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 第107章 蜀郡的危机

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第107章 蜀郡的危机

作者:世家千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38:35 来源:小说旗

“关于五斗米教,你都知道多少?”

曹操凝望着苏固,寄予了厚望。

苏固简单地迟疑后,明白了曹操的棋路。

曹操已经摸索到了深层次的一步!

板楯蛮作乱,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五斗米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张修除了是五斗米教的师君,还被称为‘巴巫’,他对巴人的巫术是十分熟悉的。”

巴人,也是板楯蛮的别称。

苏固拖着长长的轻蔑之音,曹操推测,这人和五斗米教虚与委蛇,或别有所图。

如此心思深沉的人,肯定会在背后留一手。

苏固对五斗米教是有所防范,没理由对曹操言听计从。

这人的话,只能信任七成。

“张修以巴郡为基础,向汉中扩张,鹿仙子正是布道汉中的负责人。”苏固补充道。

“张修人在何处?”曹操的话语幽幽响起。

在这浮沉和浑浊的乱世中,张修凭借着自己搞事的才能,和大贤良师张角名声并列,可想而知他绝对不是简单货色。

“张修此人深居简出,几乎不在人前露面。不过据在下所知,他目前在蜀郡传道。”苏固沉声道。

益州主要分为四块区域,分别为汉中、蜀郡、巴郡、南中。

五斗米道占据了巴郡、汉中,势力正逐渐向富庶的蜀郡延伸。

巴郡还存在着很多土着,反观蜀郡要纯粹得多。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蜀郡为平原,背靠着都江堰。

汉人迁徙而来,占据了最富庶的蜀郡,巴郡目前比汉中还要落后。

曹操嘴角微微一翘,凤求凰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等到和卢氏、张鲁摊牌,再把张修干掉,即可稳住五斗米教。

没有五斗米教从中作梗,板楯蛮重新归顺朝廷要简单得多。

“御史中丞萧瑗的死,可有什么蹊跷?”

曹操了解了张修的情况后,继续追问他最关心的事。

“使君,在下的确不知。”苏固叹息道。

曹操颇为遗憾。

“此去蜀郡,谁能助我?”

苏固举荐了南郑赵氏出身的赵嵩,担任曹操的随从。

“嵩事太守苏固,固为米贼张修所疾杀。”

“嵩痛之,杖剑直入修营,杀十馀人,几获修,死。”

这是赵嵩的史料记载。

曹操见过赵嵩后,立即将人选定了下来。

夏侯渊都不禁赞叹:“此人行事沉稳,言行举止有义薄云天之气,可堪重任。”

曹操拾掇清楚,留下了一封信,嘱托苏固道:

“鹿仙子回来后,麻烦苏府君交给他。”

苏固拱手施礼,双手接过信件,而后将一份重要的情报呈递给曹操。

“这是五斗米教在蜀郡的据点,一共有五处,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变更。”

曹操眼前一亮,他的推心置腹有了效果。

“启程!”

“成都!”

曹操振臂高呼,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使团的队伍浩浩荡荡奔赴蜀郡,夏侯惇纵横驰骋,在前方开路。

曹操的思绪飘荡得很远。

五斗米教的发展如火如荼,已经能够撼动一郡、影响一州了。

大贤良师张角治下的太平道呢?

曹操俨然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黄巾贼再过几年将席卷神州。

他掌控兵权的时机,悄然到来。

只要麾下有了兵将,何须畏惧皇权?

到时候该颤抖的就是刘宏父子了。

然而!

曹操深知乱世的恐怖,倘若任由黄巾贼发难,大汉的百姓能够承受得住吗?

无论如何都要以最快的速度,镇压黄巾贼寇。

这是减少损失的唯一办法!

大汉危如累卵,张角不掀起起义,以后也会有王角。

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生与死的改革是最有效的。

曹操一路上都在考虑这个重要的问题,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与其煎熬未来,不如风流当下。

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是曹操的性格。

他们接连赶了数天的路,终于抵达了繁华的蜀郡。

蜀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几乎所有的天灾,都避开了天府之国,简直是一座得天独厚粮仓。

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提供了防洪、灌溉、水运等用途。

沃野千里,物阜民丰。

这是曹操对蜀郡的印象。

“大兄,弟兄们都累了,不如休息休息吧。”夏侯惇提议道。

战马打了一个响鼻。

“善。”

曹操刚吩咐下去,队伍中立即引发了躁动。

“使君不好了,溪流中没有水,战马渴得很。”赵嵩面色凝重道。

曹操来到溪流旁,心中一股不妙之感。

“蜀郡干旱?”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能够回答。

“溯流而上看看。”

曹操带头行动,还没走一里之地,就发现了堤坝。

河水澄澈汹涌,根本不像是缺水的样子。

夏侯渊勒紧缰绳,下马汇报道:

“启禀大兄,所有堰口都被堵住了,还有官府的封条、告示。”

“谁敢擅自用水,罚万钱。”

曹操发懵了,他走南闯北,第一次遇到这么“横”的官府。

这不是把百姓得罪死了吗?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改稻为桑!

郤俭在蜀中,这么丧心病狂?

后来曹操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赵嵩找到了一名偷偷用水的百姓,终于打听清楚情况。

“这里的土地,限时整改为桑田。谁敢种粮食,官府会将青苗都拔掉。”老农泣血道。

曹操心里拔凉拔凉的,被这么折腾谁不反啊?

也就欺负老百姓,心向汉室。

再怎么说大汉都传承将近四百年了,统治深入人心。

那些不满朝廷、官府的百姓,基本上会被太平道、五斗米教吸纳为教徒。

难怪张修要来蜀郡布道,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可能错过!

现在官府的规矩实在是多,变着法子敛财,收取百姓的土地。

等到自耕农完蛋了,地方还怎么收税?

他们敢向士族、豪绅、地主施压吗?

地方收不上来税,朝廷就没有钱花,刘宏的日子更是紧巴巴,他只能卖官弼爵了。

卖官弼爵相当于向士大夫收税,好歹也算有了个名堂!

“郤俭继续留在益州,别说板楯蛮反叛了,汉民都承受不住剥削啊。”

曹操心中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