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夏第一皇子 > 第1352章 羽林军校尉

大夏第一皇子 第1352章 羽林军校尉

作者:鹤林小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0:34 来源:小说旗

“是!”

田化雨神色不变的转身就走。

这次科举,西厂也是在其中埋了眼线的,但是完全没打算动手给自己找麻烦。

这段时间,他们和锦衣卫保持着应有的默契,该查查,该杀杀,但是双方都不越过红线,都在规则范围之内办事,可是给他省了很多麻烦。

但这样的日子也是枯燥无味的,不能将锦衣卫一网打尽,夏皇那里就不会给他足够的权利和利益。

不过锦衣卫的实力现在越来越强,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险要彻底清除,已经没有机会了。

京城数百万人口,区区千把个人隐匿其中,想要找出来,实在太难。

只要时不时的能够发现几个锦衣卫的线索,然后抓上几个,表示有成绩,又进展,就足够了。

至于东厂,他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东厂有什么动作了,但是却并没有丝毫放松对东厂的监控。

这里,才是对他西厂威胁最大的地方。

他也从来没有小看过曹正纯。

科举三天,后面两天都进行的非常顺利,再也没有任何幺蛾子出现,考生们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考核,神态反应各异。

又哭天抢地的,也有唉声叹气的,同样也有神色振奋,甚至自信满满的,不一而足。

而就在考生们陆续离开考场之后,外面却猛然有一只军队冲了进来,直接就将考试院给围了起来不说,甚至还要接触罗成等城卫军的武器。

罗成其实忍气吞声的主,直接就带着手下士兵和对方对峙起来。

孟长安这时才来到前面,问道:“怎么回事你们是何人,竟然敢擅闯考试院,不知道现在是科举的关键时刻么”

带着军队到来的是一个身材魁梧,气质彪悍的将军,一身华丽的铠甲,看起来就来历不凡。

“孟长安,你在科举期间,谋害同僚,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等三法司之命,立刻缉拿归案,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孟长安闻言没有丝毫惧色,看着此人问道:“那这位将军是何来历,如何称呼”

那将军眉头一蹙,没想到孟长安竟然如此镇定,而且这里守卫的城卫军一个个的也同样毫无惧色,态度坚定,显示出极强的战斗意志,可以说是少见的精锐。

这让他十分惊异,这可是城卫军,说是京城最烂的军队一点都不为过,哪里能想到,这其中竟然还能有如此精锐的士兵。

而领军的将领也是让他刮目相看。

只看对方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知道是个难缠的主。

本来还以为这趟差事能够很轻松的完成,现在看来,怕是没那么简单。

这次虽然没有陛下的圣旨,但是有五部尚书支持,再有三法司共同发布命令,一般人面对这个场面直接就瘫了,哪有这般镇定自若的。

亏他来的时候,还以为只要吓唬一下就能够达成目的,现在看来,若是处理不好,自己能不能走出去都成问题。

“本将羽林军左军校尉夏侯光,奉命前来带右丞相孟长安去刑部问话!”

孟长安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

这羽林军实际上就是御林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都有五千人,由一位校尉统领,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羽林中郎将。

每一任的羽林中郎将,必定都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心腹中的心腹。

而这些能够领兵的校尉,也同样都是夏皇最信任的人。

一般即便是三法司的案子,也没到动用御林军的程度,更何况,他堂堂丞相,没有陛下的圣旨,哪怕三法司会审,也可以完全不放在眼里。

但现在怪异的地方就是,三法司没有圣旨,自己就组织起来了,羽林军也没有圣旨,竟然能够被三法司调动,但凡明白其中关系的人都知道,这肯定就是陛下默许才能够做到的。

可偏偏,陛下只是默许,但是没有圣旨。

孟长安自然知道为何没有圣旨,因为他怀中此时就揣着一份圣旨,若是再发一份互相矛盾的圣旨,那到底听谁的拿回让夏皇自己打自己的脸,也会让他的威信受到质疑,那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圣旨没法发,就只能让御林军狐假虎威,虚言恫吓。

孟长安瞬间就弄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人就更加镇定了。

“这位夏侯将军,本官斩杀礼部尚书一案,乃是奉旨行事,这是陛下亲笔写的在科举期间,若有重大突发事件,可先斩后奏后,便宜行事。而礼部尚书孟文山在科举期间,纵容舞弊,诬陷考生,更是当着本官的面,谋杀礼部官员陈登,罪证确凿,认证物证具在,不容抵赖。但是这厮竟然想要杀人灭口,遂执行陛下先斩后奏的权利,当场将其斩杀,以维持考场纪律。”

“现在事实也已经清楚,等考卷评判完毕,登记在册,本官自会想陛下说明!将军奉命行事,本官也不为难你,带着你的人速速离去,不要自误!”

夏侯光一听,就知道这其中埋了很多大雷,一旦他参与过深,即便他是夏皇的心腹,也很难脱身。

况且,他虽然效忠夏皇,但也不是愚忠,自由明辨是非的能力。

“原来如此,看来是本将莽撞了,告辞!”

夏侯光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人就走,没有一句废话。

这个局,他掺和不起,也不想掺和。

其实,夏侯光能够进入御林军,又当上能够执掌五千御林军的校尉,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背景。

实际上,他的背景一点都不小,其父正是当朝十六侯之一平阳侯,至今已经传承了三代,虽然没有了兵权,但仍旧圣眷不衰。

等这些御林军离开,罗成立刻让手下的士兵,将整个考试院封锁,大门紧闭。

剩下的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而孟长安则带着人监督着一众文官誊抄考卷,并且随时抽查,更是派人在旁边监督,确保誊抄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之后,就是评卷。

评卷之人都是朝中翰林院出身的资深编修,目光如炬,水平十分高。

只要他们不故意错判,就不会出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