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 第196章 大灾!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第196章 大灾!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7:17 来源:小说旗

次日一早,陈宁去了一趟李府。

今日李格非旬休,早晨的时候就派人来接陈宁入府一叙。

李清照寻日都在金石社,今日听闻老爹邀请陈宁来府上做客,便也从金石社回来了,名曰想家了。

李格非自然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思,所以他才将陈宁给叫了过来。

李府侧院的凉亭内。

苏轼和李格非对坐饮茶。

苏轼的家人此时已经从眉州来到汴京,房屋也置办好了,今日苏轼便打算搬出李府。

尽管李格非三番五次的相劝,苏轼依旧没有答应留下来。

眼看着快要入冬了。

苏轼觉得他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或许顶多还有一年光阴。

他想和家人一起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陈宁笑着走了过来,道:“李大人,东坡先生,早呀,我还没吃饭。”

陈宁开门见山的说道。

李格非一脸无语,吩咐下人尽快去将早餐弄好。

他示意陈宁落座,然后才问陈宁道:“距离科考的时间不多了,准备的怎么样啦?”

婚事不能在拖下去了,这段时间,李格非顶住了很多压力。

随着李清照在汴京的名声越来越盛,来和李格非提亲的人越来越多。

来提亲的人都是官场上的显贵,李格非自然也不想和他们撕破脸面,只能借口说李清照希望嫁给明年的状元。

这话被传出去之后,汴京的读书人仿佛疯了一般,纷纷开始立志考状元娶李清照,走上人生巅峰!

李格非也没想到他随口一句话的搪塞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当然,他的影响力固然不大,大的是李清照,汴京的这群读书人什么心思,大家都心照不宣。

谁不想娶个千古才女,给自己扬名啊!

李格非现在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今日休息的第一时间便把陈宁叫来,问一问陈宁准备如何。

陈宁哈哈一笑,道:“李大人大可放心,在下不吹牛逼的说,我若第二,无人敢第一!”

李格非面皮抽了抽。

他依旧这么大言不惭,依旧这么不要脸。

之前李格非心中还能一笑了之,现在不行了啊!

他沉思片刻,便问了陈宁几道前两年的科考题,陈宁打个哈哈,道:“都会都会,大人放心便是,何时吃饭?”

李格非心跳的越来越厉害,他怎么感觉陈宁这吊儿郎当的话,一点都不可信?

“不是,你说会,你倒是和我说说如何破题解题啊!”

陈宁:“额,今日在下不想说这些无关痛痒之事,哈哈,以后再说吧。”

李格非惊愕的看着陈宁,狐疑的道:“你究竟会不会,你莫要骗我,我可在外面说过话了。”

陈宁:“啊?说什么话了?”

李格非:“你到底行不行啊你……老夫说了,清照择婿的标准就是明年的状元……”

陈宁愕然的看着李格非。

好!很好!

你这是把你女儿朝火坑上推!

陈宁稍稍严肃起来,道:“李大人,在下略微有些吹嘘的成分。”

“不过无妨,若真有人考中状元,那我只能说和令女有缘无分,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哎,可惜,可惜啊!”

李格非:“……”

你!

你个王八蛋!你在说什么!

你不是说汴京读书人还欠你三分把握吗?

你现在怎么了啊!

李格非身躯渐渐颤抖了起来,若是李清照听到这话……

完了!

陈宁叹息道:“哎,李大人啊李大人,你此番,着实大意了啊。”

……

今日一早。

赵官家晚起了一会儿,因为今日旬休的缘故,朝堂官吏都不上朝,赵官家也没必要起来那么早。

他洗漱一番后,便背着手来到后宫,后宫养了一些鹦鹉,赵官家训练了很久,鹦鹉已经可以开口说两句话。

“官家万岁,官家万岁。”

鹦鹉的声音将赵佶逗的哈哈大笑。

一名小黄门急促的朝赵佶走来,躬身行礼,道:“官家,韩相和曾相来了,说有要事禀告。”

赵佶有些兴趣索然,不悦的道:“不是旬休吗,来找朕干啥?真烦人。”

赵佶骂骂咧咧的抱怨两句,道:“让他们去垂拱殿外等朕。”

“喏!”

韩忠彦和曾布站在垂拱殿外,两人面色极其凝重,迈着碎步来回走动,神色很是焦急。

不知等了多久,赵佶才缓缓的走了过来。

“官家!”韩忠彦急忙开口。

赵佶不慌不忙的道:“进去大殿说。”

等他进入大殿,韩忠彦和曾布急忙跟了上来。

韩忠彦现在都顾不得客套了,径直开口,道:“黄河决堤了!”

才端着茶盏准备喝茶的赵佶,手中的茶盏应声落地,摔个粉碎。

再也没有刚才的淡定,猛地站起身,厉声道:“你说什么!”

“那里决堤了!”

赵佶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他才登基没多久啊,就遇到如此天大的灾难,这是要让他死啊!

韩忠彦哭丧着脸,道:“自京东路开始溃堤,口子越来越大!”

自景佑开始,黄河就进入了暴走期,几乎每过一两年,就会决堤。

大宋朝廷在治理黄河上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到现在为止,黄河还在每两三年就决堤一次。

现在京东路的黄河段才开了一个口子,但堵不住,按照韩忠彦的经验预测,顶多不过七天,这个口子就会彻底被打开,一路顺着地势而下,会直接淹没到大名府,进而逼近开封!

所以这七天的时间,朝廷一定要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不然一旦黄河彻底暴走,开封府将会再次经历大水灾。

一场灾厄固然还能应对,难以应对的是天灾后的政治军事影响。

北疆的匈奴人会不会乘势而下,会不会直接入侵大宋……

这些都是赵佶需要考虑的。

所以当赵佶听到黄河决堤,面色才会如此惨然。

七天,仅仅七天,怎么对抗这次天灾?

赵佶看着韩忠彦和曾布,道:“快!快给朕想办法!”

“让所有官吏不许旬休,全部给朕来当值!”

“你们给朕想出对策,不能祸水东引,汴京淹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