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 第204章 朝廷之难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第204章 朝廷之难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7:17 来源:小说旗

等陈宁处理完这边的事后,再次来到李清照面前。

他无奈的道:“你们就没有想过会有人滥竽充数么?”

“这样赈灾,多少粮食也不够你们糟蹋的啊。”

李清照脸色有些羞赧,红着脸嘴硬道:“我早就知道了!本来打算今天用你的办法做的……”

陈宁:“呵呵。”

宁佩雅:“哈哈。”

李清照:“……”

她无奈的叹口气,道:“好吧,我确实没想到,这行了吧,你厉害,你了不起,你是人才!哼!”

你看看,就是不能和女人讲道理,道理讲不过就开始无理取闹。

此时大名府和开封府的胥吏萧规曹随,照着陈宁的办法,将其他混入人群的假灾民全部抓了。

这种人开封府和大名府的官吏只要不是傻瓜,都会加重处理,以为震慑。

这些事和陈宁无关。

李清照又对陈宁道:“可即便如此,我们的粮食顶多只能多支撑一天,还是于事无补。”

陈宁问李清照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组织一场募捐?”

李清照没有开口,宁佩雅就气咻咻的道:“怎么募捐啊!”

“现在京籍的粮商们都将粮食藏起来了,都打算待价而沽,现在有钱都未必能筹措到粮,更别提募捐了。”

人性就是如此,在灾难面前,你让他们无偿捐献自己的粮食,凭什么啊?

人家赚更多的钱不好吗?

虽然陈宁也是这种想法,但不妨碍他这个双标狗去鄙视别人。

陈宁哦了一声,道:“我想想,看看有没有办法。”

“成了,你们继续赈灾吧。”

李清照嗯了一声,目送陈宁离去,看着陈宁离开的背影,幽幽的叹息。

宁佩雅倒是很乐观,他对李清照道:“没关系,宁哥儿说了,他会出手。”

李清照白了一眼宁佩雅,道:“你就算再信任他,也不要这么盲目好吧?”

除非他能说动整个汴京的粮商们,别说他了,就算天子和韩相出头,又能如何?

你朝廷总不能抢别人的粮食吧?人家不给,将粮食藏匿起来,又能有什么办法?

这是道德的问题,法律无法约束。

所以李清照对陈宁也不抱什么希望。

……

大内。

近日的赈灾,韩忠彦很是重视,今日一早他便去了宣政殿找赵官家。

赵佶见到韩忠彦,忧心忡忡的问道:“韩相,怎么样了?”

韩忠彦摇摇头,叹息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京畿的粮商们将粮食都藏匿起来了,都在打算待价而沽。”

“朝廷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太多的粮食。”

更别提现在朝廷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

赵佶沉思片刻,道:“能不能用以前苏州府抬高盐价的方法?”

这是陈宁教给赵佶的方法,当时赵佶觉得惊为天人。

抬高苏州府盐价,从而吸引更多的盐商入苏州府,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盐的价格就自然而然的降下来了。

不过韩忠彦却反驳了赵官家这个提议。

这种办法用一次惊为天人,用第二次就无济于事了。

民间的商人也不是傻子,你朝廷用过什么经济手段,人家都清楚明了呢。

第一次人家是不知道你们手段高明,现在知道了,他们还会那么傻么?

“哎,那怎么办?四十多万灾民,若没有粮食,会死多少人?”

“百姓会如何看咱们朝廷。”

朝堂没有公信力,政府没有处理安置百姓的能力,那大宋的百姓还会信任朝廷吗?

一旦地方上有人闹事,那就是四十万灾民一起附庸啊!

这么庞大的数字,赵佶听了都头皮发麻。

他咬牙,红着脸道:“京畿的这群粮商,该杀!都该杀!”

“国难当头,这群狗东西居然还想着待价而沽提高自己的利益,一点家国荣誉感都无,他们不配为大宋子民!”

“朕待他们不薄吧?朕对这群大粮商大士绅不薄吧!”

韩忠彦听到赵佶的话,心跳陡然开始加速。

因为这一类人,和他们这一派系的关系非同寻常。

韩忠彦代表着守旧派的势力,这一派的势力就是维系旧大家族大官僚大士绅的力量。

现在天子开始对这一派的力量生出怨恨之心了。

韩忠彦怎能不紧张!

当初陈宁就对他分析过,他们这一派系的力量迟早会下台。

现在想到陈宁的话,韩忠彦有些不寒而栗。

那小子的眼光,真毒辣!

韩忠彦赶紧换了话题,道:“官家,今日在大名府外赈灾,倒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赵佶有些不悦的道:“百姓都在受苦受难,能有什么有趣的事。”

韩忠彦道:“有人在赈灾的粥盆内撒了一把泥土。”

赵佶火冒三丈:“该杀!谁!”

韩忠彦忙道:“陈宁。”

赵佶:“……”

“额,他如何这般顽劣?算了,说到底都是个孩子。”

尼玛!

韩忠彦一脸无语,刚才你还说该杀,现在听到陈宁就变成他还是个孩子了。

讲道理,但凡换个人这么做,恐怕都不等韩忠彦解释原因,坟头都长草了。

也就陈宁了。

韩忠彦笑着道:“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赵佶狐疑道:“哦?什么目的?”

韩忠彦道:“为了辨别哪些是真灾民,哪些是混进去蹭吃蹭喝的。”

赵佶有些不理解,他没有吃过苦,不知受灾百姓究竟会苦到什么程度,所以他理解不了陈宁,也想不出陈宁的目的。

别说赵佶了,韩忠彦和李清照他们都是一样。

他们都想着赈灾,却不知在真正天灾面前,百姓究竟会面对什么。

当韩忠彦对赵佶解释完后,赵佶恍然大悟,旋即笑着道:“这个陈宁,当真是聪慧。”

他眯着眼,对韩忠彦道:“你告诉大名和开封两府,这群滥竽充数的人,要顶格处理!”

这群害群之马,吸食百姓的血,定要严重处罚。

不过小民好处理,大士绅们却难处罚。

赵佶真正想对付的,是比这群人更该杀的那一部分!

“诺!”

韩忠彦开口。

赵佶挥挥手,道:“成了,韩相你好好处理,粮食的事,你想想办法,朕也好好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