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 第224章 赵佶的心思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第224章 赵佶的心思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7:17 来源:小说旗

陈宁面色变的严肃起来,他认真的看着赵佶,道:“和金人联系是做样子给辽人看的。”

“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和金人之间暧昧的关系。”

“这样他们才会惧怕,怕腹背受敌。”

金人也不是善茬,辽人早就知道这群人的狼子野心,如果他们真敢对大宋北边执意动武力,他们就不得不考虑腹背受敌的情况。

陈宁给赵佶解释这其中的拉扯关系。

赵佶听的一愣一愣的。

他惊愕的看着陈宁,实在不知道陈宁为什么能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和联系,看的如此精准。

诚如陈宁说的那样,只要大宋和金人有点暧昧的关系,辽人的情报机构就一定能察觉到,他们就不可能不忌惮大宋。

陈宁看着赵佶,道:“所以现在就需要将一部分兵力给调到北疆,不管能不能打仗,最起码有战略威胁的意思。”

说实话,大宋的军队是真不够人家看的。

要不是用这种方式牵扯辽人,辽人真想打大宋,那就是亲爸爸打儿子,大宋一点反手的机会都没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支军队起不到威胁作用。

大宋在西北也开始动兵,想要震慑住辽人,只有这一个办法。

不然大宋一旦在西北开战,辽人那边肯定要过来打秋风要粮食。

赵佶沉默了许久,才长舒一口气,对陈宁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好!”

“在下受教了。”

陈宁摇头笑了笑,道:“你我兄弟都是自家人,不必说客套话。”

“不过。”

陈宁顿了顿,对赵佶提醒道:“虽然你我兄弟是一家人,但咱们和程老爷子不是,咱们要做懂礼貌的人,吃饭还是不能不给钱的。”

程颐:“……”

尼玛!要不是你想从中分一杯羹,老夫都不信你会帮着老夫说话。

赵佶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此事是我考虑不妥了,多谢陈小哥儿提醒。”

陈宁呵呵笑道:“客气了,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客气。”

“好了,我走了。”

陈宁将饭吃完,拍拍屁股离开。

赵佶也不继续多待着,他对一旁的杨戬道:“回宫之后,给程夫子送五百贯钱来。”

杨戬倒吸凉气。

官家你是不是不知道五百贯什么概念啊?

你为什么一个月需要这么多钱?

他整个人一个大无语,明明是那小子在坑你,为什么你还拿他当兄弟?

我杨某人不服!

当晚,陈宁再次找到程颐,将属于自己的那两百五十贯给要了过去。

陈宁是个大度的人,他只要了两百四十九贯九十九文钱。

……

三日后。

一则爆炸的消息在汴京炸裂开来。

蔡京回来了。

并且升任西府次相!

这则消息登时让整个汴京官场有些猝不及防。

蔡京是谁?不折不扣的大奸臣,将黄河引入兴仁府的罪魁祸首,祸国殃民之辈,现在任命西府次相还了得?

于是好一些文人纷纷上书,弹劾的奏疏就如这冬天的雪花一般飞入大内赵官家的案头。

纷纷要求罢黜蔡京,赵官家只是随意看一眼,便将奏疏放在一旁。

“去将蔡京叫来。”

“喏!”

没让赵官家等多长时间,蔡京便抵达宣政殿。

“臣蔡京,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赵佶挥挥手,对蔡京道:“好了,不要多礼了,这些日子你辛苦了。”

蔡京眼眶有些红润,激动的道:“臣不苦,只是在外甚是想念陛下。”

恶心。

赵官家浑身起鸡皮疙瘩,然后问道:“自你回来后,弹劾你的奏疏多如雪花,朕这个案头都快堆不下了。”

蔡京:“臣惶恐。”

同时蔡京也在思考赵佶这话的用意,如果官家真对自己不满意,那他就没必要去提这件事。

之所以提这件事,是有目的的。

要让自己反击!从而在朝堂站住脚。

说明官家有事要让自己办了,而他现在被这么多人弹劾,若是不能压住他们,那赵佶就不会用他。

想明白这些事后,蔡京便道:“启奏官家,这些小人实乃结党营私,攻讦微臣,臣冤枉。”

赵佶哦了一声,道:“说这话,你有证据吗?”

蔡京当然没有,但他可以有,于是他道:“臣已经初步掌握了证据,马上整理好后便会交给官家。”

赵佶道:“那边快点,一直如此也不是个事,总要有个定论。”

看来官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用自己了。

蔡京忙不迭抱拳:“遵旨!臣告退。”

望着蔡京离去的背影,赵佶轻松了很多,有蔡京这条疯狗在,果然什么事都好办了。

蔡京只要给他背上黑锅就行。

许多他不方便去做的,就是需要蔡京做,要让狗听话,就必须给点骨头,西府次相就是骨头。

赵佶也不介意再将蔡京朝上挪一挪,因为韩忠彦他用的很不顺手。

西北和辽金的事得快点做出决断,蔡京也需要快点在朝中站稳脚跟。

……

这两日,蔡京十分忙碌,按理说回京之后,蔡京该宴请一下陈宁和李格非,但他搁置了。

实在是这两日太忙。

御史台的旧臣们听到蔡京回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蔡京在朝堂的人脉还是很多的,他仅仅不过出去几个月,这些人脉都还可以用。

蔡京被迁到西府次相的位置,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现在依附于蔡京的这群人也在等,等蔡京发号施令,只要清流们在朝,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升迁。

蔡京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于是这日一早,无数奏疏再次飞入大内,弹劾那群人结党营私,弹劾他们尸位素餐。

奏疏说的很难听,大概的意思就是,当时需要你们办事的时候,你们没有一点魄力,所有事都让蔡大人去做了。

现在蔡大人背负骂名,你们什么都做不了,百姓也拯救不了,除了会骂人,你们就是废物。

两方顿时开始了一轮口水交锋。

最后自然以蔡京完胜,因为赵佶站在蔡京这边。

从十二月初开始,蔡京的势力正式开始在大宋站稳。

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便是,许多依附于蔡京的官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