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 第59章 这小子有点意思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第59章 这小子有点意思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7:17 来源:小说旗

李格非起初认为陈宁是一名读书人,有着读书人共同的特点,只读圣贤书,不知政治事。

其实这不稀奇,当初他自己也是如此。

在没有进入官场之前,甚至于在成为苏轼学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压根不懂任何政治事。

在这种还没经过政治毒打前的读书人,他们都很单纯,他们的观念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这个世界没有灰一说。

但进入政治场的历练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世界是混沌的。

李格非用了几十年参悟明白的道理,但陈宁似乎还没踏入官场就有点感悟?

李格非认真的看着陈宁,询问道:“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这一派会很快土崩瓦解?”

“还有,你怎么知道朝廷的派系?”

陈宁一脸无语,我是没接触过朝政,但我也不是傻子啊。

陈宁道:“从熙宁变法开始,大宋一直在寻求一条强国强军之路,所以王安石开始变法,力求强宋。”

李格非不屑的道:“他不是在强宋,他是在搅浑大宋这摊水,让他自己结党营私。”

陈宁不与李格非争论这些无聊的事,也不想定义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好是坏。

“在熙宁后,到前朝哲宗继位,开始元佑更化,实际前朝皇帝还是在求变法以强宋。”

李格非认真的盯着陈宁,他忽然感觉这个小子和他想的不一样。

在他没见陈宁之前,他最初认为陈宁是个纯粹的商人,商人趋利。

柳园文会后,他认为陈宁有点才华,最起码能对出太学国子监祭酒的千古绝对,才华不低。

可这毕竟只是文坛雅事,文人雅事和朝廷政治有着云泥之别,不能说你有才华就能做好官,就能做出点政绩。

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柳园文会后,李格非稍稍对陈宁有些改观,从商人变成了读书人。可也仅仅如此。

但今日他再次刷新了对陈宁的观念。

他是一个不一样的读书人,最起码和大多数泛泛之谈空口鉴朝政的迂腐读书人不同。

陈宁道:“李大人方才问我为什么很快旧派会土崩瓦解?”

李格非道:“是,最起码现在没有任何苗头,新帝登基后,韩学士从知大名府被召拜到吏部尚书,短短几个月内,从吏部尚书升到门下侍郎,又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当朝右相。”

韩忠彦在前朝哲宗时期,因为是守旧派,被主张元佑更化的哲宗皇帝贬为知大名府。

在宋徽宗赵佶继位后,短短几个月,直接从知大名府升到了右相的高位。(注:这里的宋徽宗是方便阅读,活着的时候自然不会这么叫他)

这还不足以说明,新帝是偏向守旧的吗?如此情况下,他们守旧派何愁不发迹,为什么到你小子口中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

陈宁认真的道:“李大人说的没错,但看待问题不该这么看的,你们政治家不都是说走一步要看三步吗?”

“未来局势若不看清,当下不就会陷入泥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李格非回以肃穆,他此时抛开先前所有成见,抱拳道:“让老夫听听你的高见,怎么才能走一步看三步,看哪三步?”

陈宁道:“其一,回顾历史。”

“向太后是守旧派对也不对?”

李格非点头。

陈宁反问:“向太后当初支持谁登基?”

李格非愣了一下,不解的道:“他支持端王,也就是当朝官家,这怎么了?”

陈宁道:“向太后三朝在后朝,她一言可定官家登基与否,一言可罢黜当时最有希望的简王赵似、申王赵佖。”

“其势力之大,遍布朝野,当朝官家会不会忌惮?”

李格非神色复杂,沉默许久,却没开口,只是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没有刚来的那种轻浮,多了几分稳重和沉稳,尤其在分析这些朝事,他眼中的睿智,面上的自信,一言一行,洞察一切的精明,无不高屋建瓴,这是李格非从未见过的神采!

就宛如知晓大宋未来走向的神一样。

李格非不知道也不清楚他此时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感觉,总而言之,他对陈宁已经开始有些惧怕起来。

可他明明只是汴京一个不起眼的读书人而已!

陈宁反问:“官家若想在朝中站稳,会不会清除向太后的羽翼?打击向太后势力的第一步就是反对守旧,摒弃向太后朝中所有势力,以期站稳他皇帝的脚步,是也不是?”

李格非惊恐的看着陈宁,倒吸凉气,半天没有开口。

陈宁继续道:“其二,执政章惇反对端王继位,当朝官家继位后,会不会对章惇动刀?”

李格非反驳道:“你前后矛盾,章惇是变法派。”

陈宁道:“可我并没有说官家立刻就会对守旧派进行打击,但凡他懂点朝政,都不可能立刻打击以向太后、韩相公为首的守旧派,因为这个派系势力太广。”

“所以他会先打击变法派,从章惇极其辖下势力开始。”

李格非有些懵,他有些理解不了陈宁的思维。

陈宁端着茶呷了一口,认真的道:“打个赌吧,用不了多久,新派的一些人会被贬。”

李格非:“你确定?”

陈宁微笑了一下,并没有开口。

许久后他将茶盏放下,才对李格非道:“我分析这么多,其目的是想劝李大人,不要在和那群人走的太近,做个孤臣没什么不好,最起码将来暴风雨来的时候,它不会牵扯到你。”

李清照前半生意气风发,这其中是因为她有个好爹,但她这个爹现在也不能意气风发多久了。

顶多还有一两年时间,李格非就会作为元佑党第五号人物被驱逐出京,后半生清贫悲惨,又加上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不和……嗯,当然现在不太可能了。

总之李清照父女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遭遇灾厄。

而李大才女也从前半生意气风发时不时伤春悲秋的小资诗词,变成后面的命途多舛的感慨。

大才女,我在救你啊,这都不给钱?爸爸也不叫一声,过分不过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