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大唐妖怪图鉴 > 第八十八章 伟大之人,历史是不会忘记你的

舞马和刘文静赶至东城楼子的时候,一众元谋皆已到场。

李渊与昨晚参与夜袭的众人好生勉励一番,很快切入了正题。

原来他今日召集众人开会目的有两个:

一是总结昨日夜战突厥火烧连营的重大阶段性成果,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励广大晋阳兵将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砥砺奋发,意气昂扬,为把晋阳起兵事业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安排部署下一个阶段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经过白日里的忙乎,昨日火烧夜袭战果大抵列了出来,张在榜上的战绩由李渊亲自道出:

“昨夜一战,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毙贼五千余众,烧亡万余人,毁马千余匹,火烧千营,粮仓皆焚,自损不足五百余人,乃是一场彻头彻尾、振奋人心的大胜大捷!”

舞马鼓掌之余自然咋舌。

面对数万突厥,出兵不过三千,完事杀敌一万五自伤五百,可算是华夏历史中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神仙都不敢这么吹。

昨夜晋阳军虽是从容撤退,但战场在突厥大营那边,也没有谁闲着没事儿干边打仗边清点战场,有的话也早被身后黑刀砍了脑袋。

很明显,李渊贴出来的数字完全不靠谱。

舞马从前读史的时候,便对各版所谓正史中提到的以少胜多战役抱有怀疑态度,什么十万二十万赢了六十万,八万赢了八十万,还有一万打赢四十万的,原来皆是纸笔和数字的游戏。

不过眼下这等情形,舞马倒也充分理解李渊同志,先前两场仗晋阳军都吃了大亏,还折进去王康达、许世绪两员大将,好不容易盼来这次夜袭大捷,还不得往死了吹来振奋士气。

更何况,据说突厥人还在城外整顿军务布置营房,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不打算走,后面的仗有的要打。

至于昨晚夜袭军功排位李渊在与李世民细商之后也基本定了下来。

首功便是舞马。

因是夜袭之战乃无中生有,若不是舞马突然提出来,又坚持非要昨夜行动攻其不备,压根就不会有大捷这码事儿。

夜战之中舞马又身先士卒,涉险偷入敌营,妙记救出被俘百姓。而全盘谋划亦都是舞马的策划,故而这个首功旁人谁也没的说。

次席便是正面战场的指挥,又是承担突厥三千轻骑大力冲袭而稳住阵脚未乱的李世民。

裴寂正面参战英勇不惧,又帅兵赶的恰到好处救下被俘百姓,居功第三。

刘文静和裴寂早在出兵前就较上了劲,自认涉险闯入数万敌营,如何也不可能落在裴寂后面,没想到临到了却真被排在第四,气得胳膊一拧在袖子里直打抖。

再往后,宇文剑雪列上,接着便是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这些率军将领。

后面还有一些杀敌勇猛的夜袭将士都在榜上,不必一一道来。

李渊教李世民念完军功,便征询众人意见。

其实,大家都明白前面几人的排位已经定死,李渊征询的是后面低阶将士的评定,写多了倒是不怕,只怕有哪些奋勇杀敌立下大功的兵士没被列入其中,或者少写了几笔,日后军功榜贴出去可要寒人心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总算把差漏补齐。

李渊正要宣布议定,却听席间有人说道:

“我有意见。”

“肇……”

抬头一瞧,说话的人却不是刘文静而是昨夜首功之臣。

“舞郎君请讲——”李渊笑道:“你要是还嫌功劳列的少,再往上也没有地方。”

“昨日夜袭之策,”舞马道:“乃是肇仁与我提起,玄真与我完善,二郎谋划周全,唐公拍板定案,众将齐力杀敌,我何德何能居功于首,所以我坚决不同意将我列在功劳簿之首。”

听了这话,众人皆有些纳闷。

“放着军功不要,”

刘文静拿脚一个劲儿偷偷踢他,压低声音道:

“老弟是不是在我徒儿家吃错药了。”

李世民也道:“舞郎君昨夜全盘谋划又险立奇功,我们全部看在眼里,又何必自谦。”

“先前我和世民商量之时,”

李渊道:“还有私心将我儿列在夜袭首功,可世民一直与我讲昨夜你是如何临危不惧有勇有谋,还说倘使你不在首功众将士决计不服,你就安心在头名上坐着罢。”

“若是如此,我宁肯不出这般谋划。如果唐公非要我虚占首功,往后议战我便不出席了。”舞马起身拱手说道。

舞马心里头算盘打得很清楚,李渊的军功绝不是白拿的,拿了多少军功日后就要当多大的官儿。

历史上突厥人在晋阳呆了没多久就退兵了,到了六月份李渊就建了大将军府,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李世民是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管三统军。

舞马现今若是坐实了头功,待得大将军府建成之日,搞不好就得占了裴寂或刘文静的位子。

在其位谋其政,各般政务繁杂,扰不胜烦。

舞马立志学术,时间宝贵,哪来的功夫当什么长史司马。

更何况,军功什么的都是虚名,古来征战千万将,有几个军功榜传下来了。

记在史书上才最重要。

前有孔融让梨,后有舞马让功,足以名垂青史。

李渊及众人好一番相劝,见舞马打定主意不揽此功不居首位,只得将他从战功榜上移出去。

至于舞马所立功勋,全听其主张,一部分给了当日披着袈裟夜入敌营活着回来的一干兵将,另一部分则分给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权衡一番,便是首功成了李世民,次席由裴寂和刘文静并列,其后众人顺次而上。

刘文静原是排在裴寂之后,这回往前挤一挤连跳两位,总算和龟公侠并驾齐驱,心情自然大好,不停向舞马投来感激的目光。

裴寂原是排位第三,晋阶一位,也蛮高兴的。

他心里清楚论起昨夜实功,自己冒的风险不及刘文静,只不过讨了舞马救人的便宜,多出了一处功算,又沾了和唐公亲近的光,才走在了前头。现下两人并列第二,也没什么好说的。

一人让利,众人满意,宾主尽欢。

定功罢了,李渊便安排后续诸事。

由李世民率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综等人将守城门,据敌于城外伺机反击。

由裴寂、武士彟筹备兵资,筹建大将军府事宜。

由刘文静负责安抚昨夜入城的被俘百姓,如有晋阳亲戚的便要妥善送达。

其余众人也皆有安排,各自领命了。

唯有刘文静面色僵硬,兴头不大。

李渊本打算让舞马与李世民一并统领城防,再与裴寂一并筹备大将军府筹建之事,也被舞马以突厥营中的库拉达本领高强极难对付为由,提出要把全部精力用于苦研觉术以法对敌,推掉了李渊的安排。

倘使舞马是个在乎功名的,李渊还拿他有办法,偏偏他一个世外高人风轻云淡,李渊固然很想善用其智,一时间也无可奈何由他去了。

正好说起晋阳军筹建觉醒府的事情,刘文静借机推辞出去,李渊便说定由舞马研究觉术之余顺带统管了。

舞马心想觉醒府建成,试验场地、科研经费就都有着落了,便痛苦答应下来。

议事会散了,一众谋将围向舞马,誉美之言不绝于耳:

“舞郎君高风亮节。”

“舞郎君义薄云天。”

“舞郎君真乃大丈夫,站位高,格局大。”

在一片发自肺腑的褒扬声中,舞马与众人拱手作别,出了东城门楼,寻了僻静处,拿出随觉记,忙写了一句:

“六月二十一日,渊论功行赏,曰不立马于首功不足以服众。

马道:成事在众人,吾何功之有?

众人皆赞高风亮节义薄云天大丈夫也。”

舞马写完,反复瞧看,只觉得言简意赅又谦虚谨慎,写的再好不过。

收了《随觉记》,舞马方去寻找城墙根独自落寞的刘文静。

边走边喃喃自语:

“伟大之人,历史是不会忘记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