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东帝 > 第两百九十七章 所为者何

战国之东帝 第两百九十七章 所为者何

作者:腊月青梅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0:19 来源:小说旗

陈豪看着荀况张了张嘴,虽然很想反驳,但却不知如何反驳。

因为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单纯从军事的角度,都无法进行驳斥。

想了想,陈豪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拱手行礼道:“先生说的对,大行王道,即便是商汤周武也不能相欺。”

说罢,陈豪又向齐王拱手行礼道:“大王,臣以为荀子说的对,王者之师乃是真正的无敌之军。”

田冀见陈豪被荀子说服,眉目微扬,然后看着其他人问道:“诸位以为荀卿的言论如何,是不是王者之师就是天下间无敌的军队。”

其他人闻言,相互看了看,然后众人皆拱手道:“大王,荀子言之有理,王者之师可以无敌天下。”

田冀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此时,荀况见齐王摇头,似乎认为王者之师也不是真正的无敌之师,惊异的问道:“大王似乎还有其他看法,难道大王心中还有比王者之师更厉害的军队吗?”

田冀点了点头,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缓缓开口道:“王者之师固然战力惊人,但依然不是最厉害的军队。”

说着,田冀看着荀况道:“刚刚先生说,君王广施仁义,群臣百姓归附,将士全都以君王的喜好为自己的喜好,以君王的厌恶为自己的厌恶,以君王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乐意为君王效死。这样,君王指挥军队,就如臂使指一样。”

荀况听着齐王这极具儒家风格的话,仔细想了想其中的问题,发现并无问题,但依然不放心的补充道:“不错,君王喜百姓之所喜,恶百姓之所恶,以百姓为本,如此,百姓也能喜君王之所喜,恶君王之所恶,同仇同欲,上下皆同,然后可以无敌天下矣。”

田冀闻言摇头道:“好生恶死,好逸恶劳,夺百姓之所好,使百姓往其之恶,真正的仁君,岂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就算是偶尔一两次能让百姓同君王同欲,但是,天下间的战事如此之频繁,一次两次还能让百姓为君王效死,可是,十年九战,百姓必怨其君王,即便仁义之君也会变成暴君。

就好比昔日的宋康王,宋康王即位之初,以仁义笼络百姓,宋国大行王道,各国皆知,连儒家大贤孟子也曾称赞宋王在奉行王道。

可是,现在的局势,各国都危急到了极点,动辄亡国亡社稷,而宋国又处在齐魏楚三个强国之间,国家可谓市正处在存亡破灭的关键时候,不战则死。

所以,虽然宋康王大行王道,宋国百姓愿意为宋康王效死,虽然宋康王率领宋国百姓接连击败了我齐国,强大的楚国,还有魏国,扩地千里,称霸淮泗。

但是,如此频繁的战事,屡屡驱使百姓奔向战场,奔向死亡,宋国百姓也最终也厌烦了战事,厌烦了宋康王。

所以,宋康王还活着的时候,宋国就被人称为桀宋,宋康王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宋国之人已经出现许多对他非议的声音,让他不得不传位于太子宋元王,等到他父子反目,其国人皆叛之。

于是,我齐国出兵伐宋,一战而宋国灭亡。”

说到这,田冀看着荀况道:“先生,寡人以为以宋康王的本心,应该是想奉行王道做一个仁义之君的,可是,如今天下的局势,十年打九战,乃是平常的事情,甚至一战打三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频繁的战事,甚至就是自己不想打,也会有人逼着你打,就如同奉行王道的宋康王还有滕文公一样,就如同昔日的魏国一样。

所以,寡人虽然以为王道虽好,但各国会让其他国家有施行王道的机会的。

若是连施行王道的机会都没有,那又何来王者之师。

所以,先生的言论虽然容易施行,但实则在现在却无法施行。

寡人闻老子云: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荀况闻言,心中沉吟起来。

当年武王伐纣,一战定天下。可是,现在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如今天下强国有七,彼此相互牵制,关系混乱而复杂,一国强大其他几个国家就会围攻,战事刚结束,然后下一场战事有来了。

就比如现在,齐国才击退五国联军,可是,据他所知,现在齐国又在准备下一场战事了。其中休息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

难道王道真的不能施行?还是王道在现在这个时代行不通?还是王道走其他道路,仅仅只是孔子、子夏、孟子这些儒家大贤的道路走不通?

此时,田冀见荀况沉思不语,有对众人道:“王道是寡人所向往的,但是王道难以施行,这也是寡人所惋惜的,王者之师固然可以无敌,但是王者之师却不可得。

寡人思之许久,然后终于想到了天下还有一种军队,比王者之师还要厉害的军队,寡人名之为义兵。”

“义兵?”荀况一听,立即皱起眉头。

义兵者,正义也。如今各国都讲究师出有名,所以所有的军事行动,全都标榜自己为正义的,全都号称自己是义兵。

但其实···各国征战不休数百年,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谁是暴兵,谁是义兵?

若是三百年前,或许还有义兵,但现在吗?

厮杀数百年,大家满脑全是战争,所有国家都在为战而战,已经没有一个义兵了。

不然,他儒家的人又何必到处鼓吹仁义之道呢!

想着,荀况迟疑的看着齐王,问道:“敢问大王,何谓义兵。”

田冀闻言,见众人全都看过来,没有回答,而是向一侧的鹖冠子问道:“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奔走各国,又曾在齐赵楚三国用事,不知先生为何如此奔走,难道是为了功名利禄吗?”

鹖冠子闻言,又见众人都看着他,笑着道:“若是为了功名利禄,老朽当年就不会从齐国去赵国,若是为了功名利禄,老朽就不会放弃赵国回到楚国,若是为了功名利禄,老朽又何必舍赵就齐!”

说着,鹖冠子叹道:“老朽现在已经半只脚踏入坟墓了,之前已经隐居十年,已经没有多少功利之心了。而老朽现在之所以出现在这,乃是为了辅佐贤君,成就大业,结束这纷乱的天下。

所以,虽然老朽可以确定自己看不到这天下结束乱世的时候,但是,老朽这把老骨头,还是愿意为天下出力,为结束乱世而尽自己的力量。”

“善哉,善哉,先生有心了。”田冀向鹖冠子拱手一礼,然后看向荀况道:“荀卿,不知卿为何从赵国来齐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