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东帝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平公正

战国之东帝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平公正

作者:腊月青梅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0:19 来源:小说旗

这次各大学派支持齐王开设学院的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学派的影响了。

若是学院招收大量的贵族子弟···

平民子弟一旦学成,因为家族的束缚极少,一向都是先学派而后家族,甚至愿意为了学派而牺牲自己乃至家族。贵族子弟一向先家族而后学派,这与平民子弟有极大不同。

所以,各大学派的人,都有招收天赋出众的平民子弟或者士人后裔的习惯,如田骈与孟子,就是其中的典型。

若是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贵族子弟,那诸子开设学院就变成为官员贵族服务的了,而不是招收学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传承自己的思想服务了。

所以,学院绝不能以贵族子弟为主体,不然,那学院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可是,该如何拒绝学院外的官员贵族呢?

想着,接子沉思许久,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拒绝贵族的要求。

因为之前学院已经说好了,只要给钱就让进,根本不管学子的出身。

想着,接子脸色一沉,然后快速吩咐道:“快,推迟开门招收学子的时间,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开门招收学子。”

“是,先生。”

“快,立即派人去宫中求见大王······”

宫中。

田冀一大早起来,洗漱完毕后,正在魏夫人的陪侍下用膳,此时,一个侍者来报:

“大王,临淄学院的景春先生求见。”

田冀一听,立即皱起眉头,学院肯定出事了。

另一边,魏夫人正侍奉齐王用膳,见这么早就有人求见,顿时秀眉微微一扬。

此时,她见齐王才用膳用到一半,立即轻声道:“大王,现在时间甚早,何不用完膳再去见景春先生。”

田冀闻言,见魏夫人眼角有不快之色,立即笑道:“不,今日是临淄学院招收学子的日子,事务一定极多,可景春先生不在学院理事,反而一大早便入宫求见,必定是有紧急之事。”

说着,田冀见魏夫人露出失落之色,又揽过魏夫人的腰肢,将其揽在怀中,轻抚着魏夫人微微隆起的小腹,轻声道:“夫人,寡人这就去见景春先生,至于这早膳,就留待晚上的时候,寡人再回来陪夫人还有夫人腹中的小家伙用膳。”

魏夫人一听齐王会来用晚膳,立即依偎在田冀怀中,笑颜如花的点头道:“那臣妾今日等大王来用晚膳。”

田冀点了点头,然后松开魏夫人,然后起身向外而去。

前殿。

景春见齐王来,急忙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大王,今日来学院求学的百姓甚多,远远超过了我们原本的预计,恐怕学院容纳不下如此多的学子,所以,院长接子急派臣来向大王禀报。”

“人太多了。”田冀一怔,看着景春问道:“景子,究竟有多少人,居然能让接子派先生来向寡人求助。”

“多,非常多。”景春快速应了一声,然后解释道:“大王,现在学院四面的八条街道,已经挤满了求学的百姓,而且还有百姓从远处聚集过来。

现在临淄城中巡视的士卒全都赶往学院附近维持次序了。”

田冀一听百姓挤满了八条街,心中也是一惊:“有这么多百姓吗?”

说着,田冀沉吟道:“按照原本的预计,我临淄城中有七万余户百姓,能拿出三金现金的百姓,应该在两三千户左右,就算有豪富之人同时送几个子嗣入学,那临淄学院五千个学子的名额,也应该够用了啊。”

景春应道:“大王,按照原本的预计,应该是够了,但是,现在有百姓兄弟数人共同出钱送一人入学,还有百姓借钱入学,更有外地的富人正巧在临淄之中,然后也送子弟来临淄学院求学。

甚至···”

说到这,景春脸色沉重的道:“大王,现在学院外甚至还有许多贵族官员子弟,听说只要给钱就可以向诸子求学,所以···

现在临淄学院就人满为患了!”

田冀一听,立即便知那些官员贵族子弟是接子他们无法拒绝的。

若是让贵族官员子弟全部进入学院,那学院可能就没有百姓什么事了。

他之所以开设学院,乃是为了吸纳富裕的豪强以及商人子弟进入士人阶层,壮大士人阶层的规模,以便将来逐步推动变法。

若是学院变成了贵族子弟的培训基地,那就不是他想要的。

想着,田冀不禁皱起眉头。

官员贵族的才智,果然远在他预料的之上,他才借助齐人富裕且好议论的特点,借国人之力逼迫贵族官员不敢反对甚至破坏开设学院之事。但,转眼之间,那些贵族官员就想到了应对之策,然后将对贵族官员不利的事情,变成了对贵族官员有利的事情。

想着,田冀心中默默一叹:“寡人的那些官员贵族,果然能力过人啊!不过,寡人也必须阻止此事才行!”

想着,田冀沉思了一下,然后笑着应道:“贵族官员子弟也想进入学院求学,这正说明学院诸子学问高深,连贵族子弟也吸引了,这是好事,怎么可以拒绝呢!

而且,之前寡人有言在先,学院招收学子不问出身,所以学院更加不能拒绝。”

景春听到这,急道:“大王,可是,这···”

景春为难间,田冀又道:“不过,我齐国一向讲究公平公正。

这样吧,寡人会下诏给学院,就说求学的人太多,学院难以接受所有的人入学,故,为公平起见,无论官员贵族亦或者是普通百姓,每户人家只招收一位学子。

而且,这次设立学院,乃是在齐国各都县皆有设立,故,各学院接收学子也按区域划分,户籍是临淄的百姓,只准在临淄学院入学,户籍在历下、即墨的,只准在历下、即墨入学。

不过,为了体现官员的特权,官员子弟可以在任职地入学,也可以选择在户籍地入学。但,在任职地入学的学子,需要随官员的任职所在地流转。”

景春见齐王轻易地就解决了官员贵族甚至还有外来百姓的问题,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不久,谒者王孙贾带着齐王诏令来到学宫外,然后大声道:“奉大王令,寡人闻···”

接着,诏令宣读完,周围的贵族官员一听,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今天可是带着一大群子弟来求学的,结果,现在齐王却说一家只招收一个学子,这让他们不能接受。

然后,群贵立即围上王孙贾。

王孙贾见群贵围过来要说服,立即脸色一冷,道:“诸位若是对此不满,可以进宫对大王说,现在,在下要公布王令了。”

说着,王孙贾在一什禁卫的护卫下,然后敲着铜锣走进百姓群中,大声道:“奉大王令···”

接着,百姓一听每户只准备送一人入学,正担忧被贵族占据名额,导致自己子弟无法入学的百姓,纷纷大喜的赞道:“大王英明···”

而后,群臣贵族听到周围全是对大王的赞扬声,不禁脸色一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