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七章 犁庭扫闾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七章 犁庭扫闾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太仆何在?”

“臣太仆九方途拜见秦公。”

在听到秦公嬴连呼唤到自己之后,两年前接任原太仆杜会职位的九方一族族长九方途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待命。

“太仆近两年设立的几大国有马场之中,可有足够补充我秦国骑兵所需的战马数量?”看着自己眼前这位九方皋后人,秦公嬴连沉声问道。

面对秦公嬴连提出的问题,太仆九方途立刻躬身说道:“启禀秦公。太仆下属各大马场设立不过两年,所畜养的战马还未到可以出栏之时。不过太仆原先还有些存栏战马,如果按照一人双马来配备的话,可以供给三万骑兵。”

“三万骑兵吗?”

听到太仆九方途所禀报的战马存栏情况,秦公嬴连先是发出一声疑惑,随即继续说道:“够了。”

等到主管粮草辎重的治粟内史公仲连、主管军器制造的少府王栎以及主管马政的太仆九方途禀报完各自所属部门的情况之后,秦公嬴连脸上立时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神情。

环顾在场的秦国重臣们,秦公嬴连大声问道:“诸卿,听完这三位说的了吗?”

“臣等已经听到。”面对秦公嬴连提出的问题,在场的秦国重臣们齐声回道。

在政务厅之中的群臣回答完之后,秦公嬴连又继续问道:“那么诸位对此次秦国攻伐义渠可还有何异议?”

“臣等没有异议。”在场的秦国重臣们再次齐声回复道。

伴随这一声回答,原本心中还有些顾虑的秦国重臣们也是打消了自己心中最后一丝顾虑。

其实这些秦国重臣们也是在为了秦国着想,他们是不想看到秦公嬴连为了一时的虚名而损害秦国好不容易得到的大好局面。

在从萧关大营主将西乞铸亲笔所写的书信之中,知道了义渠正在渐渐整合的现实之后。

在从治粟内史、少府以及太仆三位九卿的描述之中,知道了秦国这四年来积攒的家底足可以应付这一场战争之后。

这些真心为了秦国考虑的重臣们又如何能够不知道,如今正是秦国覆灭义渠这个北方宿敌的最佳时机呢?

在政务厅之中的秦国重臣们脸色渐渐变化之时,一直关注着他们的秦公嬴连的脸上也是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几分笑意。

不过这份笑意还没有持续多久,便被一个无比郑重的神情所替代。

“诸卿。”

随着秦公嬴连的一道声音,在场所有秦国重臣的视线都汇聚到了众人之前的秦公嬴连的身上。

在秦国重臣的注视之下,秦公嬴连面色郑重,沉声说道:“既然诸卿对于此次出兵法覆灭义渠已经没有了异议,那么这一项议题就算过去了。”

说到这里,秦公嬴连看向了早就在一旁等候多时的秦国大良造吴起:“下面由大良造吴起为诸卿介绍一下此次我秦国出兵的具体计划。”

“臣吴起遵旨。”

在秦公嬴连将自己推到前台之后,大良造吴起躬身随即向着站在上首的秦公嬴连躬身一礼。

起身之后大良造吴起随手抄起一支长棍,来到众人中间的那幅巨大的义渠沙盘面前,为现场诸位秦国重臣开始讲述起此次出兵的各项细则。

“四年之前那场抗击义渠大战胜利之后,我秦国大军携大胜之威收复了三十年前因为义渠南侵而丢失的萧关以南广大地区。”

“如今,曾经占据过广大国土的义渠国已经只剩下萧关以北的腹心之地义渠草原。”

说到这里,大良造吴起手中的长棍在沙盘之上轻轻地划了一个圈,那里面代表着的正是义渠国所在的义渠草原。

等到在场秦国重臣的视线都汇聚到沙盘之上时,大良造吴起手中的长棍微微南移指向了重山之前的萧关。

“诸位请看这里便是萧关。原先这里是防备义渠等戎狄入侵的第一线,而从四年前开始这里的职责已经从防御转变为进攻。”

“在这四年之中,无数的秦国骑兵从萧关向义渠草原进发。给那些分散在义渠草原各地的义渠部落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也极大地消耗了义渠的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义渠的各个部落会逐渐整合的原因。”

说完了秦军从义渠草原南部的萧关向义渠之地发动袭扰作战的情况之后,大良造吴起将手中的长棍移向了义渠草原的西方以及北方。

“诸位再看,义渠国的西方以及北方乃是以乌氏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草原部落。四年之前,他们的实力远不如国力强盛的义渠,所以一直对义渠国俯首称臣。”

“随着四年之前义渠在我秦军手中遭遇大败之后,这些曾经对义渠俯首称臣的草原部落们逐渐开始脱离义渠国的掌控。有的甚至在暗中对义渠国的各大部落实施突袭。”

在大良造吴起介绍完义渠西方和北方的情况之后,在场的秦国重臣的眼神之中忽然冒出了一丝精光。

新任奉常子车明看了看那些坐落在义渠国周边的草原部落之后,沉声问道:“可不可以利用这些小国来牵制义渠国的一部分兵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看啊,不如趁着这场大战将这些坐落在我秦国北方的草原部落们一举扫灭。以免将来这些草原部落壮大起来,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作为华夏正统支持者的典客公羊高,对于奉常子车明的提议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甚至对于奉常子车明的话提出的反对意见。

面对自己手下这两位秦国重臣的意见向左,在大良造吴起诉说形势之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秦公嬴连站了出来。

“这些草原部落畏威而不怀德。今日他们能够对虚弱的义渠暗中出手,明日我秦国虚弱之时,他们也有可能南下犯境。”

说完这句之后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的视线目光对视片刻,然后对着在场的诸位秦国重臣沉声说道:“既然我秦国此次出兵是要维持我秦国北疆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安稳,那么这些义渠周边可能形成威胁的草原部落自然也是我们秦国大军征伐的对象。”

在秦公嬴连说完之后,在场的秦国重臣们齐声回道:“秦公英明。”

在场的秦国重臣们听出了秦公嬴连对于这些草原部落的态度,也听出了秦公对于此战维护秦国北疆数十年安定的决心。

等到群臣的回应声渐渐停止之后,介绍完义渠周边形势的大良造吴起将手中的长棍用力地砸在了政务厅的地面之上。

“嘭”的一声巨响,将所有秦国重臣的视线都汇聚到了自己的身上。

“此次出兵义渠草原,覆灭义渠之战,我秦国将会调集由九万步兵以及三万骑兵组成的十二万大军。这支攻伐义渠十二万人的大军将会被分为两部。”

“第一部由泾阳出发的一万骑兵加上萧关大营原有的一万骑兵组成。这支两万人的全骑兵部队将首先从秦国最北方的萧关出塞。”

“在横扫义渠国西部的草原部落之后,一路斜插到义渠国王庭的北方待命。”

“第二部由泾阳出发的九万步兵加上一万骑兵组成。这支步骑混编的大军将会在第一部两万骑兵横扫完草原部落之后从萧关出塞。”

“这支十万人大军的主要职责就是对秦国正面的义渠部落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支大军最后将在此处聚合一处,给予义渠致命一击。”

顺着大良造吴起手中长棍所指的方位,在场的秦国重臣们很快就意识到这里是什么地方。

“义渠王庭。”

当熟悉义渠地理的廷尉甘龙将这个地名叫出来的时候,在场所有秦国重臣的双眼之中闪烁着的却是一道道炙热的精光。

听到廷尉甘龙将这个地名报出来之后,大良造吴起轻轻点头说道:“没错,这就是义渠人的圣地,义渠王庭。”

说完了这句之后大良造吴起放下手中的长棍,缓步走到了秦公嬴连的身前躬身一拜。

“启禀秦公,此次秦国作战计划以及作战意图已经讲解完毕。”

“好,大良造辛苦了。”

听到秦公嬴连的答复之后,大良造吴起随即躬身退下。

看着慢慢回到自己位置的大良造吴起,再看看此时周围双眼炙热地看着自己的秦国重臣们,秦公嬴连的心中忽然生出了几分责任感。

“诸位,自平王东迁之时起,义渠和秦国为了争夺周王室遗留下来的关中故地,已经打了数百年。在这数百年之中,有无数秦人也有无数义渠人死在了对方的长剑之下。”

“此次我秦国十二万大军从萧关出塞,就是要一举扫灭义渠以及北方的草原部落。为我秦国的北境,打下一个数十年乃至百年和平稳定。”

“对于此次秦国对义渠的作战,嬴连想用四个字来概括。”

说着秦公嬴连伸出了四根手指,一字一句地念出了自己心中对于此次大战想要说的四个字。

“犁。”

“庭。”

“扫。”

“闾。”

“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

在秦公嬴连的四个字说出之后,在场的秦国重臣们纷纷齐声呐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