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七十二章 大战前奏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七十二章 大战前奏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辅佐国政数十年的相国武义于昨日在相国府之中溘然长逝。

当身为相国之子的武羽将这个消息亲口禀报给蜀王杜乙之时,这位年轻的蜀王只觉得自己仿佛彻底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当那有些斑驳的记忆再次出现在这位年轻蜀王的心头,当自己父王临终之前抓住自己的手向自己嘱托身后之事的场景再次出现他的脑海的时候。

蜀王杜乙终于意识到武义这位辅佐蜀国国政数十年的老臣,对于如今这个风雨飘摇的蜀国来说有多么重要。

可惜啊,虽然蜀王杜乙心中已有悔意,但是尽忠职守的相国武义却是再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

看着双眼无神、目光呆滞的坐在那王座之上的蜀王杜乙,相国武义之子武羽深施一礼之后,缓缓退出了那象征着蜀王无上王权的大殿之中。

看着如今这般模样的蜀王杜乙,看着如今这般尽是最后疯狂的蜀国,武羽心中忽然想起了父亲临终之前嘱托的自己的话语以及那寄托着父亲一生心血的几页纸张。

如今的蜀国已经不是他所想要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了。

念及此处武羽不由自主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北方的天际,在那里有着他父亲武义所描绘的希望之地。

数日之后,将自己父亲的灵柩葬入武氏祖坟的武羽换上了一袭白衣,在父亲封堆旁边茅庐之中开始了自己三年守孝之礼。

就在相国武义之子武羽在为自己父亲的葬礼而忙碌的这段日子之中,蜀国国内也陷入到了最后的疯狂之中。

没有了老成持重的相国武义的阻拦,雄心勃勃的蜀王杜乙那几乎是要调动蜀国仅剩的一丝元气的征兵计划以极快的速度被推行了下去。

伴随着蜀王杜乙那一道又一道不可置喙的王令的下达,仅剩的十万可战之兵从蜀国各地齐聚国都华阳。

就在这些蜀国最后的精锐士卒齐聚国都华阳的同时,处于各个贵族领主控制之下的大批奴隶也开始在蜀王杜乙的命令之下开始向着华阳进发。

一时之间,原本因为连续的败仗和南征秦军的虎视眈眈而显得有些冷清的蜀国都城华阳,在这三十万人的进驻之下倒是有些人声鼎沸的架势。

对于自己手中仅剩的这三十万大军,蜀王杜乙几乎是将自己的全部心力都倾尽在这上面。

蜀王杜乙不仅为这支大军安排了蜀国最为优秀的统帅,更是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待遇,可以说蜀王杜乙就是在用整个蜀国来供养这最后的三十万大军。

之所以蜀王杜乙会对这支大军如此重视,那是因为蜀王杜乙对于自己手中最后的三十万将士寄予了厚望。

蜀王杜乙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有一天他能够率领这支大军北出剑阁,收复在自己手中被秦国夺取的南郑地。

甚至蜀王杜乙还想在收复南郑之后北上秦国腹地关中,一雪秦国给予他蜀王乃至整个蜀国的耻辱。

不过蜀王杜乙的这一份野望真的能够变为现实吗?这一道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了。

不过就在蜀国国内正在调兵遣将,积极准备着北出剑阁的时候,作为战争另外一方的秦国却也是没有放松对于战争的警惕之心。

半年之前,当秦国十三万南征大军拿下南郑之地的核心南郑城之时,来自国都泾阳的一道紧急军令让十三万将士停下了准备南下的步伐。

在这一道命令之下,十三万已经征战了数月的秦国南征大军驻守原地,开始了进行战后休整。

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休整之后,南郑之战之中伤病员大多已经伤愈归队,十三万南征大军的战斗力也已经有了显着的恢复。

数月之前,当蜀君嬴仁所率领的七万秦军由秦国关中通过褒斜道进入南郑之地以后,驻扎在南郑城的秦**队规模已经达到了整整二十万。

原本十三万人的秦国南征军团在这支人的七万生力军加入之后,整体战力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在手中握有这二十万精锐之师之后,身为秦国南征主将的老将百里都心中对于胜利更加有信心。

老将军百里都相信凭借着自己手中这二十万精锐之师,他可以击败一切来犯之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就在这二十万南郑大军战意高涨,大军主将充满信心之时,一道来自蜀国都城华阳的情报送入了大军所在的南郑城之中。

三十万大军,蜀国为了收复在不久之前被秦国夺取的南郑之地,并洗雪兵败南郑的耻辱,整整调动了三十万大军。

当从那名黑冰台蜀国分部的细作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在场的秦军高层无一不被这个消息所震撼。

无论是刚刚接触军伍之事的蜀君嬴仁和白兴,还是已经久经战阵的宿将百里都、子车明还有全旭,在听到三十万这个数字的时候心中都不由升起了一股凝重之情。

虽然已经做好了蜀国会举全国之力前来进攻南郑之地准备,但是在听到三十万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没有一个人敢于掉以轻心。

毕竟就算是三十万头彘也能给秦国带来极大的压力,更何况自己等人即将要面对的是三十万即将进犯的蜀国大军呢?

在这个消息的影响之下,位于南郑城核心之地的城主府议事厅之中充满了一股压抑的气氛。

“如今已经收到情报。为了收复被我大军夺取的南郑之地,蜀国几乎调动了自己的所有兵力,召集了整整三十万大军。我军如何应对,诸位不妨畅所欲言。”面对自己面前的一张张凝重面容,秦军主将百里都沉声问道。

在这个问题被抛出之后,在场的秦军高层纷纷在心中计较应对之策,议事厅之中立时陷入了一阵的沉默之中。

正在此时,一声还有些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感到压抑的沉默。

“小子有一些心中所想,不知可否诉说一番?”

听到这个略显稚嫩的声音,议事厅之中的诸位秦军将领四处打量,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了那个位于蜀君嬴仁坐席之后那个一袭白衣的青年的身上。

看着那和自己战友兼同乡白复长相有些相似的青年,坐在上首的秦军主将百里都心中再次生出了几分激荡,与此同时这位青年的名字也是出现在了他的心头——白兴。

在知道了白兴的身世,又想到他作为大良造弟子的身份之后,秦军主将百里都忽然对这个还显出几分稚嫩的青年起了兴趣。

他想知道这个被整个白氏所护佑,被大良造吴起所欣赏的青年到底能够说出怎样的真知灼见。

念及此处带着几分欣赏与期待,秦军主将注视着白兴说道:“既然本将已经说了畅所欲言,那无论是谁都可以尽情抒发自己心中所思。”

“请。”

伴随着秦军主将百里都的这一声请字,一袭白衣的白兴从蜀君嬴仁身后缓缓起身,来到了议事厅的中央。

面对在场的秦军诸将,白兴不卑不亢躬身一礼道:“小子白兴,见过诸位将军。”

在听到白兴说出自己的名字之时,在场参与此次会议的秦军将领心中渐渐褪去了轻视之意,开始变得郑重了起来。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是从数年之前跟随大良造吴起迎击义渠之战脱颖而出的将领,对于大良造吴起这些人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

如今见到白兴这位传说之中的大良造弟子,心中对于大良造吴起的敬畏让他们不敢对白兴生出半分的轻视之意。

就在这些秦军将领渐生郑重之意的时候,站在他们中间的白兴却是缓缓吐出了自己的第一句话:“不知诸位可还记得牧野之战。”

当白兴缓缓吐出这四个字的时候,在场这些秦军将领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种石破天惊之感。

六百四十五年之前,诸侯联军四万五千士卒犯朝歌之时,商王帝辛征召了七十万奴隶成为士卒。

两军对垒之际,商军阵营之中的七十万奴隶倒戈相向,引得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商朝军队大乱。

对面四万五千诸侯联军趁着商军大乱这一绝佳战机,跟随着那些倒戈相向的奴隶大军趁势掩杀,最终击败了看似强大的商朝大军。

这一场牧野之战,不仅宣告了商朝这一统治了华夏六百年强大王朝的灭亡,更是标志着周朝这个位于华夏西北部的诸侯在经历了两代的努力之后终于定鼎天下。

许久之后看着那些从心神之中渐渐醒转过来的秦军将领,白兴继续沉声说道:“白兴常听人言:兵不在多而在精。若是麾下士卒都如当年商王帝辛麾下的奴隶一般,那么就算拥有再多的大军又有什么用呢?”

“再看如今这三十万蜀军士卒。虽然人数达到了这三十万之众,但是其中精锐不过区区十万,剩下二十万都是蜀国奴隶临时出来的而已。”

“如此大军就算有五十万甚至百万之众,在白兴眼中也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面对在场诸位秦军将领,白兴双眼之中充满了神采,整个人尽显自信之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