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八十八章 暂缓修筑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八十八章 暂缓修筑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蜀郡之地,方圆可达数千里,在这块土地之上不仅分布着数目可观的铜铁大矿,更是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奇异生物。

若是只论其中生活着的奇异生物的话,蜀郡之地的勃勃生机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

但是距离后世数千年前的战国时代,蜀地这片被后世之人称之为“天府之国”的区域却真正是蛮荒之地,而这一切都与一条河息息相关。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一个文明形成的重要因素。

古往今来,在世界之上滚滚流淌的河流沿岸,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令后世之人感到惊叹的璀璨文明。

在北非的尼罗河畔,一座座矗立于此的巨大金字塔默默讲述着古埃及人曾经强盛的王朝。

在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一块块已经快要被风沙侵蚀完全的石板之上书写楔形文字,记述着的是属于苏美尔人曾经的璀璨文明。

在滚滚向东流淌的黄河与长江横亘其中的华夏大地之上,那勤劳朴实的华夏人所传承的,正是数千年以来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

……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不断演化的过程之中,不断流淌的河流在其中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可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在文明演化的过程都能起到正面的影响,流淌于成都平原的岷江便是这么一条不太和善的大江。

每当雨水丰沛的时节,流淌于险峻之地的岷江便会升腾起令人惊骇的滔天水势,再然后整个成都平原都会变为一片泽国。

而到了干旱时节,那在雨季引动洪水的岷江便没了声响,这又使得急需水源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赤地千里。

前事已经不可考,谁也不知道岷江究竟带给了成都平原多少的苦难,但是随着一个人出现这一切的一切即将被改变。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冰。

关于蜀郡郡守李冰的家族流传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已经无法弄清,有人说他的家族来自后世的山西运城一带,也有人说他的家族乃是地地道道的秦人。

如今讨论李冰到底出生何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只要知道正是在他和他儿子的手中,蜀地这个曾经的蛮荒之地变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国”这便已经足够了。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当时身为秦国蜀郡太守的李冰和他的儿子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修筑完成了在数千年后依然发挥着作用的都江堰工程。

在分水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这三大主要工程的共同作用之下,曾经桀骜不驯的岷江终于变得十分温顺。

在李冰父子和当时的蜀郡百姓的齐心协力之下,往日里作为成都平原灾害主要成因的岷江,从此变成了属于生活在其上的蜀地百姓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降水丰沛之时泄洪,雨水不足之时引流,有了这可以调节岷江的水利的都江堰的存在,成都平原终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而在富饶的关中平原之上又多了成都平原这一个大粮仓的秦国,也终于有了可以独战山东列国诸侯的底气与实力。

身处一片寂静的政务厅之中,坐在坐席之上的秦公嬴连回忆着自己脑海之中那关于都江堰的记忆,与此同时他脸上的神情也是愈发的坚定了起来。

看了看正摆在自己面前的那几张由蜀相武义亲笔所书的纸张,秦公嬴连面对一旁的大良造吴起沉声问道:“师兄以为蜀相武义在这几页薄纸最后简单提到的那个水利计划,如何?”

看着双眼之中闪烁着灼灼光芒的秦公嬴连,听着他话语之中带上的那种无可置辩的语气,和他相处已经这么多年的大良造吴起又如何不明白秦公嬴连的意思呢?

秦公嬴连话语之中所提及的那个蜀相武义提出的水利工程,至今回忆起来他都是记忆犹新。

初见那个堪称庞大的水利工程之时,身为秦国大良造的吴起就不禁被其中精妙绝伦的设计所吸引,更是期待着自己能够看到这座水利工程能够真正被完成。

相信到了那座水利工程完成之时,本就在变法之后快速崛起的秦国国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甚至大良造吴起想过,一旦这个足以将巴蜀之地变为秦国的第二个粮仓水利工程完成,秦国便有了可以与此时如日中天的三晋同盟叫板的实力。

想到这里,想到这座水利工程完工之后能够带给秦国的巨大利益,大良造吴起甚至恨不得立刻上书建议秦公嬴连开启这座足以改写秦国史册的水利工程建设。

但是在强迫自己从那种兴奋之中冷静下来,在详细地分析了一下秦国周边的形势以及秦国修筑这座水利工程的可能性之后,大良造吴起最终还是放弃了现在修建这座水利的打算。

此刻,面对询问自己意见的秦公嬴连,大良造吴起沉声说道:“这水利工程是一定要建的,但现在却并不是最为合适的时机。”

听到大良造吴起的回答,秦公嬴连随即脱口而出:“为何?”

“臣之所以会说这水利工程一定要建,那是因为它对于蜀地乃至整个秦国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这座还处于设想之中的水利工程可以修筑完毕,蜀地便会由曾经的蛮荒之地,变为真正的天府之国。至于对于我秦国来说,蜀地将会成为我秦国在关中之地之后的第二个粮仓。”

“有了蜀地的充足的粮食供应,我普通秦人的生活将更加富足,我秦国大军将能够拥有更加强大的久战能力;再加上来自蜀地的精良的铜铁原料供应,我秦军将士将拥有更上一步的战力。”

“由此可知,此项水利工程对于蜀地,对于整个秦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坐在政务厅上首的主座之上,秦公嬴连一边静静倾听着大良造吴起的进言,一边不时点头表示自己的赞同。

对于灵魂来自后世的秦公嬴连而言,都江堰这座到了两千多年之后的现代都一直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再次向大良造吴起发问道:“师兄,为何说现在并不是秦国修筑的这座水利工程的最佳时机。”

在听到秦公嬴连的第二个发问之后,大良造吴起面色严肃地站起身来,向着坐在上首的秦公嬴连就是郑重地躬身一礼。

“启禀,秦公。臣吴起之所以会说出,现在不是修筑这座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三点。”

说着大良造吴起伸出自己的第一根手指,沉声说道:“其一,如果要修建这座水利建筑,按照我秦国如今的国力来看是要举全国之力花费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我秦国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虽然魏国因为战略东扩与魏侯魏斯身体欠佳的缘故,逐渐放松了对于我秦国的戒备。但是只要魏国一日还占据着对于我秦国腹心之地危险极大的河西之地,我秦国便一日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臣吴起在此进言,我秦国应该秉持先收失地,再谋修筑的国策。”

听着大良造吴起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尤其是当他提到魏侯魏斯身体欠佳时,秦公嬴连的眼睛里突然生出了一道精芒。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魏侯魏斯恐怕在这几年便会去世,而等到对秦国充满敌意的太子魏击上台,秦魏两国之间应该是免不了一战。

如果此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于都江堰的修筑之上,那么又拿什么来和如日中天的魏国交手呢?

看着秦公嬴连在听完自己的解释之后,那几乎微不可察点头颔首,大良造吴起当即乘胜追击开始抛出自己的第二个理由。

“其二,吴起以为这座水利工程的修筑必定是要依靠蜀地百姓的大力相助才可能修筑完毕。如今蜀郡才刚刚被我秦国大军所夺取,还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情况。”

“在臣看来,我秦国完全可以等金牛道修筑完毕以及成都新城修筑完成,整个蜀地的民心都安定下来之后,再开始这一座水利工程的修筑。”

说完这番话语,大良造吴起看着秦公嬴连那不时点头表示同意的动作,当即抛出了自己的第三个观点。

“其三,如此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势必要经历了一次次实地勘察,方能确定最终的修筑方案。”

“如今我秦国所拥有的不过是一个来自蜀相武义的设想和一些武氏提供下来的蜀地水文资料,要想真正将这些转化成为真正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没有数年乃至十数年的详细规划,恐怕是难以达成的。”

“臣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至于是否接受,还请秦公定夺。”说完自己的建议之后,大良造吴起面对秦公嬴连沉声说道。

面对大良造吴起的这番话语,秦公嬴连在思考再三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在短期之内便修筑都江堰的打算。

之后,秦公嬴连来到大良造吴起面前沉声说道:“大良造吴起何在?”

“臣在。”

“即日起选派少府之中精通水利建设的大匠入蜀,开始对蜀相武义临终提到的水利工程开始展开探查。”

“臣吴起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