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六十五章 秦国沸腾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六十五章 秦国沸腾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秦国,河西,临晋城主府中。

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相对站立于府内空地之上,两人的右手之中分别紧握着两柄传世名剑。

秦公嬴连手中的乃是传说中兵主蚩尤的佩剑天月剑,而大良造吴起手中的则是天下闻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龙渊长剑。

互相对视站立于前方的对手,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视线渐渐汇聚一处,战意也在这一分一秒之中达到了顶点。

忽然而来的一阵清风吹动了空地旁边的一棵树木,也将树枝之上的一片绿叶吹了下来。

就在那片绿叶缓缓落定的那一刻,空地之上的两人仿佛是收到了什么命令似的,一场战斗也就在这一刻开始了。

怀着先发制人的想法,秦公嬴连将手中长剑轻轻一横,随即向着对面的大良造吴起迅疾而去。

看着几步之间便已经来到自己面前的秦公嬴连,大良造吴起脸上并没有一丝慌乱,手中长剑片刻之间便已经做好了迎击的准备。

“铛……”

数息之后,两柄长剑猛然相交一处,空地之上忽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之音。

眼前一击不成,作为进攻一方的秦公嬴连并不恋战,脚下步伐微动便已经脱离了对面大良造吴起手中长剑的攻击范围。

秦公嬴连想的是迅速脱离并重新蓄力发动下一轮的攻势,不过对面的大良造吴起可不会让他轻易如愿。

大良造吴起的剑法和他的用兵风格相似,不动则已,一动便如同九天雷霆一般迅捷狂暴。

但见大良造吴起脚下一踏,整个身体便在这股力量推动之下,向着对面快步后退的秦公嬴连急速接近。

看着距离自己愈来愈近的大良造吴起,看着他右手之上那一柄锋芒尽显的长剑,秦公嬴连心中清楚一味的后退便意味着落败。

既然对手都已经到了自己身前,后方也没有多少退路了,那么自己又何不持剑上前迎战这一击呢?

打定主意之下,秦公嬴连脚下后退步伐快速停住,手中那柄长剑也摆出了进攻的架势。

“铛……”

又是一声清脆悦耳的声响,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手中长剑再次相交,这次交手同样是不分胜负。

接下来的两刻钟之中,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时而遭遇角力,时而分离对峙,空地之上更是回响起一阵阵两人长剑相交的清脆声响。

秦公嬴连的剑法脱胎于秦人先辈与西戎的征战之中,既有着秦国剑法的迅疾果敢,也有几分西戎之族特有的大开大合。

而大良造吴起的剑法则是以卫地游侠的迅捷灵动为基础,后来又吸收了来自儒门、法家以及兵家征战之术的特点。

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谓各有千秋。

如果两人都处于同一年龄,那么凭借着不相伯仲的剑术,两人之间的这场剑术对弈终究会以平局落幕。

不过别忘了,大良造吴起如今已经是天命之年,而与他交手的秦公嬴连可比他年轻了不少。

就见又是一次双方的角力之后,呼吸明显有些急促的大良造吴起知道自己体力已经消耗大半,随即脚下一动就准备脱离于秦公嬴连的交手之中。

大良造吴起脚下轻动向后退去的时候,秦公嬴连自然也是看出了吴起的异状,手中长剑犹如一条游蛇一般死死追逐着他的身影。

数息之后,大良造吴起平静地站立于空地一侧,而他前方不远之处便是秦公嬴连所佩天月剑的剑刃。

到了这个时候,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再次相对而视,两人的脸上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丝笑意。

“哈哈哈……”

那一声声金属相交的清脆声响不见之后,这片空地之上则是出现了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两人奕剑过后酣畅淋漓的笑声。

片刻之后,等到两人笑声渐渐停止之时,收剑入鞘的大良造吴起来到秦公嬴连躬身一拜道:“秦公剑法精湛,吴起不如,心服口服。”

“师兄过谦了。”面对自己身前的大良造吴起,秦公嬴连笑着回复了一声,然后只听他继续说道:“若是师兄还是嬴连这般年纪,恐怕嬴连早已经落败在师兄手中了。”

“嬴连心中很清楚,今日嬴连之所以能胜,不过只是依靠稍小一点的年岁罢了。况且师兄最精通的乃是兵法战阵,这剑术对弈对于师兄来说不过小道耳。”

“师兄,你可是秦国的军神、秦国的大良造啊!”

听到秦公嬴连说完这番话语,大良造吴起的视线再次和秦公嬴连汇聚一处,而两人脸上的笑意也是愈加灿烂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突然起来的禀报声忽然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和谐气氛。

“报……”

“启禀秦公、启禀大良造,全旭将军已经率部拿下了蒲坂渡口以及合阳城,河西之地联通魏国的线路已经掌握在了我军手中。”

这道禀报声还没有落下,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还没有反应过来,两人视野之中突然再次出现了一道兴奋身影。

“报……”

“启禀秦公、启禀大良造,白兴将军率领麾下骑兵军团已于两日前取下少梁,如今大军正向着临晋城赶来。”

这一份接着一份的消息不仅让站立于空地之上的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两人心生振奋,更是让整座临晋城主府的气氛都为之一肃。

缓缓将手中长剑收入腰间剑鞘,细细整理了一下身上衣服,秦公嬴连缓步走到了这两名突然出现的秦军身前。

伸出虽然已经努力克制但是依旧还是有些颤抖的双手,秦公嬴连将这两名秦军士卒传回来的捷报一一取下,然后缓缓打开看了起来。

看着两张帛书之上一个又一个篆字,秦公嬴连的双眼之中满是兴奋之情,与此同时他的心中也满是激荡。

许久之后秦公嬴连缓缓收起这两份帛书,微微平复胸中几乎已经难以抑制的激荡之情,对着身后的大良造吴起躬身沉声说道:“师兄,河西已经彻底收复。”

“臣吴起为秦国贺。”身后的大良造吴起躬身说道。

事实上,为秦国庆贺的又何止大良造吴起一人。

在这则消息经由秦公嬴连同意并迅速传播于临晋城中之后,整个临晋都陷入到了声势震天的狂欢之中。

临晋城的秦军军营之中,上至将军下到普通士卒,每一名秦军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们笑着、跳着、狂欢着,他们和那些来自秦国各地的同袍们一起庆祝这属于他们更属于每一个秦人的伟大胜利。

就在临晋城化作狂欢的海洋的时候,数名身着墨色甲胄的秦军骑兵却是策马驶出了临晋城门。

……

夜已经深了,秦国国都泾阳大部分地方也都已经被黑暗所笼罩,可是依然有一处地方在这漆黑深夜之中依然绽放着光芒。

这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主持朝政的御史大夫甘龙的府邸。

自从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率领大军出发以来,整个秦国的国政几乎都压在了身为御史大夫的甘龙肩上。

加上还要照看着对于前线大军至关重要的粮草辎重,这些日子以来御使大夫甘龙可谓是忙碌异常。

白日里与朝臣们商议国中之事和前线战事还不够,御史大夫府后院的烛火也是每每亮到深夜。

今日深夜,御史大夫甘龙依旧借助着书房之中微亮的烛火,处理着一份份来自秦国各地的政务。

“咚咚咚……”

“启禀主上,前线有重要军情传回。”

就在这个时候,书房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以及府中老仆饱经沧桑的声音。

听到是河西前线的重要军情,御史大夫甘龙赶紧放下手中毛笔,起身来到了书房的大门之前。

打开书房大门之后,首先映入御史大夫甘龙眼帘的是打着火把的甘氏老仆,而在他身后的则是数名身着墨色甲胄,明显风尘仆仆的秦军士卒。

看到从书房之中走出的御史大夫甘龙之后,那数名秦军之中的领头之人快速取出背在胸前背囊之中的一份帛书,然后郑重地走到了甘龙面前。

“奉秦公之命,将此份前线捷报亲手交到御史大夫甘龙手中。”说完之后,这名秦军士卒单膝下跪,将手中帛书递到了甘龙面前。

“捷报?”

“捷报!”

听到这名秦军士卒的话语,御使大夫甘龙心中先是生出了几分疑惑,反应过来之后便又被一阵激动给取代。

努力抑制住心中的激动,御史大夫甘龙伸出他那同样颤抖的双手,从身前的秦军士卒手中取过了那份来自河西前线的帛书。

帛书虽然分量很轻,但是在此时的御史大夫甘龙心中却是不亚于千钧。

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将这份帛书缓缓展开,御史大夫甘龙将自己全部精力都完全投入到了手中这份并不算长的帛书之中。

一刻钟之后,将这份帛书之上每一个字都牢牢刻印在心中的御史大夫甘龙终于忍不住胸中激荡,大声呐喊道:“天佑我秦国啊。”

用尽几乎全部的气力喊出这句话语之后,御使大夫甘龙缓缓闭上了双眼,他的脑海之中忽然出现了自己父亲秦国老太师甘凉的面容。

身为儿子的甘龙知道,自己父亲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嬴氏,自己父亲将他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生他育他的秦国。

秦国国内政局动荡之时,他会为之揪心不已;秦国朝堂争权夺力,他会为之痛心疾首;秦国大败割让土地之时,他更是会独自一人嚎啕大哭。

甘龙认为父亲甘凉对于秦国的热爱,不比秦国之中任何一个秦人差。

自从秦公嬴连即位为君并强力推动秦国新法以来,父亲甘凉亲眼见证秦国一天天地强大起来,他的脸上更是时常露出那过去数十年很少露出的笑容。

甘龙知道父亲在看到秦国逐渐强大,心中的欢喜不比任何一个秦人少。

那一日父亲甘凉虽然意识模糊地躺在床榻之上,但是他的喃喃自语之中依旧夹杂着河西、秦国。

甘龙知道父亲弥留之际,依旧在为秦国操心,依旧在为没能亲眼看见秦国收复河西而遗憾。

就在今日,来自河西前线的战报终于送来了这个他的父亲甘凉以及不计其数的秦人企盼了数百年的消息。

河西之地,这片秦国梦寐以求的土地,今日终于完全纳入到了秦国的版图之中。

想到这里御史大夫甘龙缓缓睁开双眼,任那充满激动的泪水划过自己的脸颊。

高高举起手中的这份帛书,御史大夫甘龙放声喊道:“父亲、秦国的历代先祖,你们看到了吗?”

……

翌日清晨,秦国都城泾阳街头一片肃穆,值守于街道两侧的秦宫郎卫更是让这份肃穆之中增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一个时辰之后,由负责主持秦国国政的御史大夫甘龙率领的秦国百官在街道两旁秦人的簇拥之下穿过了泾阳的街道,并最终登上了泾阳城的东门。

看着城墙之下那不断聚集而来泾阳秦人们,御史大夫甘龙缓缓上前一步,来到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从一旁的郎卫所拿的托盘之上取过那份昨日加急送来的前线军情,御史大夫甘龙向着在场铺天盖地的泾阳百姓大声呐喊道:“诸位,河西传来捷报。经过了数月激战之后,我秦国大军赢得了此次河西大战的胜利。”

“河西,已经被完全纳入我秦国的版图。”

在御使大夫甘龙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城墙之下随即陷入了一阵死一般的寂静,然后便是一阵又一阵前所未有的狂欢。

泾阳秦人们跳着、笑着、狂欢着,以最为热烈的情感来迎接这一份期待了整整数百年的捷报。

自穆公之时到如今,秦国为了河西之地奋斗了两百余年,更是有无数秦人倒在河西的土地之上。

过去二十六年以来,秦国虽然因为变法而日渐强大,但是河西之地一直是秦人心中的一根刺,一根痛彻心扉的尖刺。

如今,这根尖刺终于被拔除了,秦人们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畅快大笑了。

就在一瞬之间,城墙之下突然响起了泾阳秦人几乎一致的呐喊。

“秦公万年,大秦万年。”

“秦公万年,大秦万年。”

“秦公万年,大秦万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