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七十二章 函谷军情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七十二章 函谷军情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听到大良造吴起提到老将军百里都,秦公嬴连在惊讶之余也不禁为这位从军数十年老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而感到敬佩。

自从那年以副将身份率领大军出萧关攻伐义渠以后,这位秦国老将便因为年纪的增大而渐渐退出了秦国的对外战争活动。

数年之前,这位老将军更是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理由向秦公嬴连辞去了卫尉的官职,返回家乡关中腹地郿县养老去了。

虽然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是平日里经常习练武艺的老将军百里都依旧精神矍铄。

秦公嬴连听说这位从军数十年的老将军,在返回郿县度过了一段悠闲时光之后,又有些闲不住了。

身为百里一族族长,又是孟西白三族之中曾经做到九卿高位的人,老将军百里都在整个郿县的声望可以说是无人能比。

在他一声令下,整个郿县的年轻后生在农闲之时都被聚集了起来,由孟西白三族之中曾经经历战阵的老人教习阵战之术。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按老将军百里都的话说就是:“他们孟西白三族世代将门,后世子孙就算不能出将入相,也要有能力护卫家国。”

当从来自郿县的宫中郎卫口中亲耳听到这番话语之时,秦公嬴连感觉自己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流动。

如今又听到韩军威逼函谷关之时,这位已经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将军更是重新披上甲胄亲自赶赴战争前线,秦公嬴连又怎么能不为秦国有这样的将军感到自豪呢?

微微平复一下心中情绪,秦公嬴连看向对面大良造吴起的眼神忽然变得无比严肃,“告诉前线将士,务必保证老将军的安全。”

“秦公放心,函谷关方向我军凭借坚固关隘与险要地形进行防守,老将军的安全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老将军曾经镇守函谷关多年,对于其周围的山川地理应该早已了然于胸。有老将军坐镇,函谷关方向便可高枕无忧了。”

听完对面大良造吴起的分析,秦公嬴连虽然仍然还有几分担忧,但是脸上却是渐渐恢复了平静。

将视线转向函谷关所在的西南方向,秦公嬴连喃喃自语道:“老将军,函谷关方向就拜托您了。”

就在身处安邑城外军营之中的大良造吴起和秦公嬴连在议论着函谷关战事的时候,函谷关外却是正在经历着一场堪称惨烈的厮杀。

在损失了不知道多少条士卒的性命之后,韩军终于是将攻城的云梯架上了函谷关的关墙之上。

见到如同一个又一个巨浪一般击打着函谷关关墙的绿色韩军,身处函谷关关墙之上秦军将士们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阻挡着关外韩军的猛烈进攻。

一颗落石被秦军士卒从函谷关的女墙之上砸下,将下方云梯之上正在卖力向上爬的一名韩军士卒砸了下去,连带着在他身后的一连串的韩军士卒全都从云梯之上摔了下去。

在那一声又一声凄厉的喊叫声之中,是至少十数名韩军士卒丢掉了他们性命,也代表着函谷关城下那已经遍地尸体的土地之上再添了几条亡魂。

这不过是这场围绕着函谷关的激烈争夺战的一个缩影罢了,而想要拿下眼前这座秦国自春秋之时就已经在修筑的雄关,也不知道韩军究竟要耗费多少条人命。

除了函谷关关墙之上秦军士卒仿佛不知疲倦的顽强防守,依靠着函谷关而始终占据着这场战争上风的秦军一方自然不可能被动挨打。

“公输车,放……”

“床弩,放……”

伴随这一条来自各自将领的军令,分布在函谷关关城之内的公输车还有床弩部队开始进行属于他们的独特发言。

当一颗颗巨石划破优美的弧线,当一颗颗火弹燃烧着熊熊烈火,当一枝枝弩箭闪耀出属于他们的锋芒,关墙之外正在向着函谷关方向冲来的大片韩军士卒仿佛听到了一阵虎啸龙吟之声。

然后那些带着无穷力量的攻击就如期而至,毫不费力地将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函谷关外的土地之上。

秦韩两军围绕着函谷关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堪称惨烈的厮杀,直到天上的太阳渐渐西斜。

“铛铛铛……”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鸣金之音响彻这片战场,函谷关关墙之外的韩军士卒如同退潮一般撤离了战场,而他们离开之后战场之上留下的也只有一具又一具没有了生机的韩军士卒。

函谷关关墙之上,看着关墙之外那一片绿色海洋的退却,激战了一天的函谷关守军却是并没有多少的兴奋之色。

至于为什么他们神情之中看不出多少胜利之后的兴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打退了多少次韩军的进攻了。

在过去的数月时间之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韩军就会如同今日一般集结重兵对函谷关进行一次攻击。

至于攻击所取得的结果嘛,那自然全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城内秦军的顽强抗击以及函谷关关城的险要,无论是从战力还是从人数方面都不占优势的韩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事实上,在过去的数月时间之中,十万韩军都根本未对函谷关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依靠着险要的地形,函谷关足以阻挡数倍于己的敌军,乃是真真正正的“天下雄关。”

站在这座天下雄关的关墙之上,遥望着渐渐退却的绿色韩军,身为函谷关守将的百里邑眉宇之间有一股化不开的愁思。

忽然从他的身后传来一阵厚重的脚步声,然后他的耳畔却是出现了一道饱经沧桑的声音,“如此入神,在想些什么呢?”

听到这道熟悉的声音,秦将百里邑猛然惊醒。

等他回头一看发现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亲,同时也是秦国前任卫尉曾任函谷关守将十数载的秦国老将,百里都。

“拜见父亲。”看到百里都缓缓走到自己的身旁,秦将百里邑连忙躬身一拜。

“不必多礼,战场之上你是主将,我不过是一名前来观战的秦国老兵罢了。”轻轻扶起身旁的儿子,百里都同样将视线移向了关墙之外已经几乎看不清身形的韩军士卒,“在旁边看了你许久,发现你一直皱眉。”

“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说出来。”说着百里都将视线转向自己的儿子,脸上带上了几分宽慰的笑意。

面对自己父亲的宽慰与询问,秦将百里邑几乎毫不犹豫便将心中忧虑和盘托出,“韩国国土虽然没有我秦国广袤,但是韩军战力却是不可小觑。”

“通过过去数月之间数十次的交锋,韩军无论是从兵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还是从士卒的训练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天下顶尖的军队。”

说到这里又回想起大战开启之初秦公嬴连所传来的军令,秦将百里邑心中却是有些为难。

“大战开始之处,秦公传来军令说是可以趁韩军立足未稳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经过几次失败的试探之后,韩军的戒备程度却是超乎预料。如今我军与韩军只能在这函谷关下僵持,纵使有麾下有十万精锐也难以发挥战绩。”

听完了身旁儿子的诉说,百里都的眼神之中多了几分了然,“韩军战力之强,兵器之先进确实超乎了我们之前的想象。”

话到一半,百里都的视线忽然就是一顿,然后话锋突然一转说道:“不过要想击破眼前这只韩军精锐,打破僵局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父亲请说。”听到父亲有击败城外韩军的计策,秦将百里邑连忙急切询问道。

看着身旁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儿子,百里都说了一声跟着来,然后便自顾自地走下了关墙。

跟随着自己父亲的脚步,秦将百里邑在这座函谷关城之中兜兜转转,最终却是踏入了整个函谷关最核心的议事厅之中。

刚一进入熟悉的议事厅之中,面前墙壁之上一幅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地图却是让秦将百里忽然一愣。

回头看着自己身后有些发愣的儿子,再看看墙壁之上的那一幅地图,百里都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个有些得意的笑容。

“好了,该清醒了。”一声轻喝将儿子唤醒,指着面前那幅地图百里都有些得意的介绍了起来,“镇守函谷关十数载,对于函谷关周围地形我倒是有些研究,而这幅地图就是最终的成果。”

“过来看。”

轻声招呼了一下儿子,百里都脚下一动,几步之间便站到了那幅不知道耗费了他不知道多少心血的地图之前。

只见老将军百里都指着地图之上的一个红点,转身看向已经走到自己身后的儿子,“这里便是我军驻守的函谷关。”

“如今韩国大军围困函谷关数月之久依然没有结果,虽然前线参与激战的韩军依旧警惕,但是久攻不下后方的韩国城邑必然已经松懈。”

听到自己父亲的分析秦将百里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当即说道:“父亲的意思是截断韩军后路,将韩军活活困死在这函谷关前。”

秦将百里邑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百里都却是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而是缓缓问出了一句话,“还记得崤之战吗?”

当父亲百里都提到崤之战时,秦将百里邑脸上忽然浮现了一丝凝重。

身为肴之战主将孟明视的后人,他百里邑怎么可能忘记两百多年前那一场可以说是他们百里一族耻辱的战役。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主帅,率领大军趁着晋文侯重耳薨逝的机会偷袭郑国。

因为商人弦高的通报,郑国提前知道了秦军偷袭的消息,知道战机已经失去的秦军主帅孟明视也就准备撤兵回秦。

没有想到的是当秦国大军走到崤山隘道之时,突然被断绝了前后退路,在此设伏的晋国以及姜戎大军趁势杀出。

崤之战以秦军的全军覆灭而告终,而这场有着决定意义的战败过后,秦穆公渐渐放弃了与山东晋国中原争霸的野心。

虽然距离那场战役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的时间,但是身为孟明视后代的百里一族永远记得那次战败的耻辱。

小时候祖父拉着自己的手走在百里一族的家庙之中,为自己诉说先祖孟明视战败崤山的情景,百里邑至今历历在目。

再将这一场崤之战和父亲刚刚所说的韩军后方懈怠一结合,秦将百里邑的眼神之中忽然多了一道精光。

他的视线开始在面前的那幅地图之上不断移动,最终停在了韩军后方的一个代表城邑的小点之上。

“就是这里!”

只见秦将百里邑右手紧紧握成拳头,然后用尽全身气力砸在了面前那幅地图之上。

顿时之间,议事厅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道沉闷的巨响。

百里都循着这道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向那幅地图,发现自己儿子右手落在地方分明是……

渑池。

看到这一幕百里都忽然笑了,“正是渑池。”

“函谷关之外便是魏国的陕县,而距离函谷关最近的韩国城邑便是渑池。”

“一旦渑池为我秦军所有,那么不仅韩国的后勤线路会被切断,而且十万韩军只能龟缩在西有函谷、南有秦岭、东有渑池、北有河水的一片狭长区域。”

“今日这支韩军的命运也会如两百年前崤山之间的那支秦军的命运一般……”

说到这里百里都和百里邑两父子的视线交汇在一处,然后就听两人带着几分默契不约而同地说道:“全军覆灭。”

百里都重新将视线移向面前的那幅地图,伸出右手食指在函谷关以东的崇山峻岭之间勾画出了一条隐秘小路。

“这条路可直通韩国渑池。等到战机到来,我军可以从这条路直抵渑池城下,到了那时这十万韩军便是我秦军的掌中之物。”看着这一条十数年镇守函谷关生涯之中摸索出的一条隐秘小路,百里都有些兴奋地说道。

同样看着这条足以改变函谷关战局的小路,身为函谷关守将的百里邑双眼之中勃发而出的是勃勃战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