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三十三章 任命主将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三十三章 任命主将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将三晋之中魏国与赵国先行踢出战局,然后再对付三晋之中实力最强的魏国,这便是秦公嬴连与武安君吴起所定下来的战略目标。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配合秦国南北两大军团,五年之前秦国所占据的渑池至陕县一线将会被全部放弃,而这些城邑的守城秦军也会撤入秦国关中的东部屏障函谷关之中。

到时候这些士卒将会和原先的函谷关守军一起,组成人数大约为五万、由原先函谷关守将百里都所统率的五万中部军团。

其实原本秦公嬴连也曾担心过函谷关方向是否不稳,想要再行征调五万秦军增援函谷关,但是在与武安君吴起商议之后还是选择暂时不做征调。

武安君吴起之所以反对增兵原因有二,一来、如果函谷关兵力过于充裕会使得三晋联军放弃对于函谷关的攻击而集中兵力决战宜阳,二来,凭借函谷关所拥有的险峻地形,五万秦军防守住函谷关绰绰有余。

不过以防万一,武安君吴起还是在距离函谷关不远的蓝田大营之中准备了五万大军,随时可以增兵函谷关方向。

北部军团与中山国一起夹攻赵国,南部军团战略决战完毕之后投入到对韩国的进攻,中部军团凭借地理上的优势防御三晋联军对于关中本土的进攻。

这便是秦公嬴连与武安君吴起所制定的此次对三晋大战“南北夹攻、中部防御。”这八个字的战略方针。

若是未来的一切都按照秦公嬴连和武安君吴起所计划的这样执行,那么秦国大军将会在南北夹击魏国,再次重现五年之前那一幕秦国大军攻入魏国腹地的场景。

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魏国这个过去数十年的天下霸主在接连遭遇两次战败之后,也必然会一蹶不振。

站在政务厅中那张巨大的沙盘之前看着其上的一座座城邑,心中默默推演着接下来的大战,在场的诸位秦国重臣们心中都有几分的激动。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此战过后,赵国和韩国提前退出战争、魏国从此一蹶不振的场景;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此战过后,秦国大出天下、成为众望所归的天下第一霸主的场景了。

“咳咳咳……”

就在政务厅之中的秦国重臣们畅想着未来的美好之时,秦公嬴连一阵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咳嗽声却是将众人从美好之中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看着自己面前的十数位的秦国重臣脸上浮现的喜意,秦公嬴连面露严肃之色郑重说道:“诸位,刚刚的那一切不过是武安君的战略构想罢了,要想将其变成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还需在场诸位同心勠力。”

“诸卿,此战我秦国不仅要胜而且要胜得干净利落,我要让三晋与天下诸侯都知道我秦国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侮的秦国。”

一番慷慨陈词之后,秦公嬴连严肃的目光从面前每个人脸上划过,随即无比郑重地躬身一礼,“诸卿,嬴连拜托了。”

“愿为秦公效死。”

“愿为秦公效死。”

“愿为秦公效死。”

……

当看到自己面前的秦公嬴连如此一番大礼之后,在场十数位秦国重臣们在武安君吴起的带领之下向着秦公躬身回礼。

等到秦公嬴连与在场众多秦国重臣齐齐起身,等到大殿之中的声音渐渐落下,秦公嬴连的目光却是再度看向了此战的秦军统帅、武安君吴起。

“武安君吴起何在?”

“末将在。”

“任命武安君吴起为此次大战统帅兼任南部军团统帅,授予其节制南部军团各部士卒及此次三路共计三十万大军之权。”

“多谢秦公”

“武安君,此战秦国结局是胜是败,嬴连就全都交托给武安君了。武安君,请下军令吧。”面露郑重之色,秦公嬴连对着武安君吴起大声说道。

“臣吴起谨奉秦公君命。”在接受了秦公嬴连的命令之后,武安君吴起缓步上前一步,目光先行移向了郎中令全旭、将军白兴两人,“全旭、白兴何在?”

“末将在。”在听到了武安君吴起的大声呼唤,同为此次秦军北部军团统帅的全旭与白兴两人上前一步大声应道。

看着自己的这两位弟子武安君吴起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郑重下令道:“命郎中令全旭为此次北部军团的主将,将军白兴为副将,北部军团一切决策可由两人共同决策。”

“同时北部军团主将全旭下属五万步卒即刻前往上郡之地待命,副将白兴下属五万骑兵依旧在大漠草原之上时刻待命。”

“等到赵国大军完全开出赵国国境之时,你们两部便可趁势攻入赵国境内,按原定计划实行。”

说完了这一番命令之后武安君吴起身上的气势顿时为之一变,双目之中也是浮现出了一丝寒光,“你们二位可听明白了?”

“谨遵武安君军令。”在听到武安君吴起问出的这一番问题,郎中令全旭和将军白兴当即躬身应道。

回应完了这一句之后,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迅速回到了自己两人刚刚所站立的位置。

看到两人回到原位之后,武安君吴起的目光移向了此次三大军团之中兵力最为薄弱同时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中路军团统帅、函谷关守将百里邑。

虽然身后仍有五万人可以在危急之时调用,但是在大战之初函谷关守将百里邑就要以五万人迎接对面十五万人的围攻。

虽然秦军处于防守的一方,虽然其驻守的函谷关拥有着易守难攻的绝佳地形,但是在兵力达到一比三的情况之下,秦军要想稳稳守住函谷关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函谷关究竟能不能守住就要看直面三晋十五万大军的函谷关守将百里邑的本事了。

想到这里武安君吴起收起了自己心中的几分担心,目光之中忽然浮现了几分郑重,向着函谷关守将百里邑大声说道:“函谷关守将百里邑何在?”

“末将在。”听到武安君吴起呼唤自己,函谷关守将百里邑当即上前几步躬身一拜。

“命函谷关将军百里邑为中路军团主将,授予临机决断之权。如遇有大事,可以先行处置然后回报。”武安君吴起之后大声下令道。

“诺。”听到武安君吴起这番军令,函谷关将军百里邑当即躬身一拜道。

看着这位风格就如同他父亲一般稳重的将军,武安君吴起带着几分欣赏之色轻声问道:“函谷关方向情况如何了?”

“启禀武安君,近日以来函谷关方向虽然有大批民众入关,但是并未发生什么骚乱,派出的斥候也暂时没有发现三晋联军有进攻的迹象。”

“如此便好。”听完了函谷关将军百里邑禀报,武安君吴起轻轻点头说道:“记住函谷关乃是我关中东部屏障,万不可疏忽大意。”

听到武安君吴起说出这番叮嘱,函谷关守将百里都再度躬身一拜,“请秦公放心、请武安君放心,我百里邑愿意用生命守住这座雄关。三晋联军若想要攻破函谷关,那便让他们从我百里邑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好,昔年云阳五千烈士以死殉国,铸就了我秦军的军魂。”听到函谷关将军百里邑的话语,刚刚一直出声的秦公嬴连当即大声说道,“今日百里将军的一席话语,却是让嬴连切实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秦军将士的烈烈军魂。”

说到这里秦公嬴连将视线缓缓移向了在场每一位秦国重臣顿了一顿之后补充道:“前次大战,嬴连为酬赏武安君、栎阳君功绩,赐予了两人封君爵位以及土地,此战过后嬴连同样会给予此次大战之中的有功之人奖赏。”

“将士为国血洒疆场,文臣为国劳心勠力。诸位为秦国所做的一切,嬴连不会忘记,秦人不会忘记,秦国更不会忘记。”

说着秦公嬴连面色一肃,向着函谷关将军百里邑、向着在场的诸位秦国重臣们再度躬身一拜。

起身之后,秦公嬴连缓缓走到了武安君吴起身旁,目光看向了站在了文臣一方的秦国栎阳君甘龙。

“栎阳君,此次大军的粮草辎重调运及一切后勤事宜,嬴连就拜托给你了。”对着这位自己内政之上的左右手,秦公嬴连带着几分和善的说道。

而听到了秦公嬴连的命令栎阳君甘龙脸上立即露出了几分郑重,向着秦公嬴连躬身一礼便听他沉声回道:“请秦公放心,甘龙明白此战对于我秦国来说意味着什么,甘龙也必将倾尽全力保证前线大军粮草辎重充足。”

“善。”

在将此战的军务和后勤都安排妥当之后,秦公嬴连当即就准备宣布散朝,可是众臣之中的一句话语却是将他原本要说的话打断了。

只见一袭白衣的孙伯灵缓缓来到秦公嬴连面前,躬身一拜道:“伯灵初至秦国便受到秦公如此礼遇,如今秦国即将遭遇大战,伯灵愿为秦公、秦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这……”

听到孙伯灵的话语秦公嬴连原本想要拒绝,但是在想到原来历史时空中这位兵圣后裔的声名之后,他便越发觉得此次大战若是让孙伯灵前去或许会有什么意外收获。

思来想去之后,秦公嬴连想到了一个最为合适孙伯灵的职位,“既然如此,嬴连便任命客卿为我秦军随军军师,不知客卿意下如何?”

“臣孙伯灵多谢秦公。”听到秦公嬴连这一份安排,孙伯灵当即躬身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