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三十九章 秦军动向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三十九章 秦军动向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就在秦赵两国骑兵在代郡之地的交锋以秦军获胜而缓缓落下帷幕之际,从离石要塞攻入赵国境内的秦军士卒同样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虽然在大战开始之前赵军就已经对秦军可能的进攻作出了预判,并在离石要塞通往故都晋阳的沿途之上提前作出了部署,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够阻拦住秦军的脚步。

直到与从离石要塞开出的五万秦军真正交上手之后,那些对于此战信心满满甚至心中还对即将交手的秦军战力轻视不已的赵军将领这才意识到自己到底是犯了一个怎么样的错误。

在赵军以往的交锋的对手之中,在李悝变法之中建立并在一次次与诸侯的征战之中逐渐成军的魏国甲士可以称之为战力强悍的了。

但是当这些曾经和魏国甲士交手过的赵军士卒遇到面前这支墨色军团的时候,他们这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精锐。

赵国大军在面对这次大战他们的对手,那支由秦国武安君吴起亲自训练出来的秦国大军的时候,可以说是被对面精锐的秦国大军全方位地击败了。

曾几何时,秦军常常因为身上所穿着的残破甲胄和手上所握持的老旧兵刃,从而在与山东诸侯的交锋之中屡屡落在下风。

甚至在与山东诸侯的大军交锋之中,秦军士卒往往要花费比之敌方多得多的代价,这才能够勉强达到和敌方差不多的战果。

数十年的权臣当朝、政局动荡带给秦国的除了国势的日渐衰微,还有秦军兵甲、战法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这一切的隐患最终在数十年前那一场河水西岸的大战之中,在秦军与魏国甲士的交锋之中犹如火山喷发一般爆发了出来。

而那一次爆发所造成的结果,则是二十万秦军在少梁城下获得惨败,秦国也遭受到了数十年前义渠南侵以来最大的耻辱。

如果秦军还是按照之前的脚步就这么走下去的话,纵使秦国依旧拥有组织起数万乃至十数万的能力,最终也可能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中走向最终的覆灭。

不过上天也算是眷顾地处华夏西北,在那次少梁之战以后秦公嬴连带着足以改变秦国命运的武安君吴起回到了秦国。

秦国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

在秦公嬴连的毫无保留地支持之下,秦国武安君吴起携着对义渠大胜所获得的声望,在秦国正式开启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变法。

富国一事先放在一边不说,这次我们就来说说秦公嬴连是如何将原本屡战屡败的秦军,铸就成为了今日这一柄令天下诸侯心中胆寒的锋利长剑。

首先,秦公嬴连和武安君吴起顶着国内老世族的强大阻力,在秦国实行了比之魏国李悝变法更为深彻的军功爵制。

随着军功爵制在秦国对外的一场场战争之中遍及秦国全军,无论是从中获益的秦国百姓还是那些靠着军功获得高位的秦国新兴军功贵族都成为了军功爵制最为强力的支持者。

以往秦国各项对外战争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无比沉重的负担;但在军功爵制在秦国慢慢推广以后,那一场场战争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次次获得钱财、土地乃至爵位的寻宝之旅。

可以说,军功爵制不仅打开了普通秦人的晋升通道,更是让那些秦人将以往内斗之时的那股子劲头统统投入到了对外扩张之中。

毕竟,一次内斗所能够给予这些秦人的不过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重罚,而一场外战所代表的可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啊。

从此之后秦军在看对面所站立的敌人之时,所想的就不是自己到底能不能击败对手,而是想着这次击败对面那些敌人之后自己究竟能够获得怎样的封赏。

如此这样下去,秦军在与对手交锋之时怎能不士气如虹,秦军的战力又怎么可能不强大呢?

当然,高昂的士气的确是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完善的战法以及先进的兵甲也是一支军队强大战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点之上,曾经在山东诸侯特别是魏国手中屡屡碰壁的秦军,有着极为深刻且痛苦地领悟。

不说原来历史时空之中,那实力差距悬殊而依旧遭遇惨败的阴晋之战;就说如今这个时空之中的少梁之战,那至今依旧是秦公嬴连心中一个痛苦的回忆。

痛定思痛,在秦公嬴连继位为秦国国君、吴起正式接掌秦军的统帅之位后,两人在军制、战法以及兵甲之上对于秦军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

吴起不愧是原来历史时空之中可以与孙子并称,并被后世之人尊称为“兵家亚圣”的大军事家。

在他一系列领先时代的军事改革之下,秦军不仅褪去了过去的落后形象,更是隐隐留下一份精锐的底蕴。

就在秦军统帅吴起对于秦军进行着制度、战法之上改变之时,秦公嬴连可是没有忘记对于秦军军器生产的改进。

在秦公嬴连的大力支持之下,原本乱作一团、不成体系的秦军军器生产被整合了起来,而管理整个秦**器生产的则是名义之上隶属少府、实际之上却是由秦公嬴连亲自掌控的秦**器监。

在秦**器监之中,有着来自秦国乃至秦国乃至天下各国精工巧匠,有着从秦国各处源源不断运至的铜铁原料,更有着可以说是领先于时代的标准化生产。

秦**器因为有军器监这么一个可以说是具备后世总装备部职能的部门存在,由原先的兵甲老旧残破,逐渐追赶并超越了以往那些对手的军器生产的水平。

拥有了外战之时无比高昂的士气,拥有了先进的军制和战法,还拥有了可以说是领先于时代的兵器甲胄。

拥有了这一切的秦国新军已经拥有了一支精锐的基本条件,而差的不过是一场场战争的磨练。

或许是老天就是这么地眷顾秦国,通过一系列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而接下来就是一个一个地将周边对于秦国有威胁的势力剪除完毕。

北伐义渠、南征巴蜀、西击西凉,在秦国拓展疆土过程之中的一次次的大战,让秦军最终被淬炼成了一柄无比锋利的宝剑。

五年之前,秦国与魏国的第二次河西大战秦军就已经向天下展示了他的锋芒,而今日承受秦军强大兵锋的,则是秦国曾经的盟友、如今的对手的赵国。

显而易见的是,赵军虽然拥有着防御方的天然优势,但依然不是由郎中令全旭所率领的五万秦军的对手。

几乎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开出离石要塞的秦国大军便连下吴城、兹氏、大陵三座城邑,而驻守在这些城邑之中的赵军士卒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如今五万秦军与赵国故都晋阳之间只剩下了一座梗阳,若是梗阳一下,那么赵国故都晋阳将会完全暴露在秦国大军的兵锋之下。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凭借着晋阳城中的数万赵军士卒,能否阻挡住秦国大军的攻势都是一个疑问。

不过眼看着秦国大军就要攻下梗阳、兵压晋阳之际,郎中令全旭麾下的五万秦军则是放弃了攻势,选择在大陵城停驻休整。

原本在看到数万秦军的强大攻势之后,驻守在故都晋阳的赵国宗室心中只剩下了悲观,甚至想着与故都晋阳共存亡。

不过就在他心存死志之时,原本攻势迅猛、连连夺城的秦军却突然停下了自觉的脚步,选择在距离晋阳没有多远的大陵停驻休整。

得到了这个由前线斥候传回的消息,负责晋阳防卫的赵将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也难免生出几分警惕之情。

秦军突然在此时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究竟是攻势难以为继了,抑或是有着别的什么图谋。

事实上心中对此不解的又何止晋阳城中的赵将,就连身处秦国主将全旭身旁的秦军副将西乞策对此也是满含疑惑。

“将军……”

“将军……”

“将军……”

……

伴随着耳畔传来的一声声秦军士卒的呼喊,身着墨色甲胄、腰悬长剑的副将西乞策面露平静之色,一步步地登上了大陵城依旧残留着战争痕迹的城墙。

当左脚踏上了前方的最后一级台阶之时,副将西乞策的视野之中出现了一位站在城墙边,凝望着远方的秦军将领。

站在副将西乞策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此次秦军北路军团统帅、秦国郎中令全旭。

看着面前这几日经常来到城墙之上眺望远方的主将全旭,副将西乞策先是摇了摇头,然后迈开脚步缓缓站在了主将全旭的身侧。

听着耳畔突然响起的呼吸声响,主将全旭虽然没有回头去看,却早已知晓来人正是自己的副将西乞策。

他的眼睛依旧自顾自地远眺着前方那一片广阔的平野,嘴上却是向身旁的副将西乞策询问起了各处的情况,“代郡、中山方面可有消息传来?”

“代郡方面白兴将军数日之前曾经派人来信,说是其正在按照武安君的计划顺利进行,赵国代郡之地的战局已经处于极度糜烂之中。”

将白兴军团这些日子以来的战绩向身旁的主将全旭诉说了一番之后,副将西乞策又想到秦将白兴在传回军报之中所提及的赵军动态。

“另外,白兴将军送来的军报之上还说,赵国已经派出了数万骑兵增援,似乎是要和白兴将军麾下的骑兵展开一场激战。”

“哈哈哈……”

听到赵军竟然派出数万骑兵准备与白兴麾下的骑兵展开对抗,还没等身旁的西乞策将话说完,主将全旭立刻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自量力。”

听到身旁主将全旭在笑声停止之后的这一句评价,副将西乞策心中也是有着几分赞同之情。

从军之初,西乞策便是秦军最为精锐同时也是最为危险的骑兵军团,萧关骑兵的一员。

作为一名亲眼见证秦军骑是如何由弱变强,并亲身参与到秦军骑兵建设之中秦国老兵,副将西乞策明白秦军骑兵能够拥有今日这般的战力究竟花费了多少的时间精力,又经历过多少场生死之间的战争。

在副将西乞策看来,只凭借如今的赵国骑兵就想与秦军骑兵来个一对一的正面交锋,实在是有些以卵击石、不自量力了。

虽然已经双方之间交锋的消息还未传到大陵,但是主将全旭还有副将西乞策已经隐隐约约预料到了此战最终的结局。

放下了心中对于代郡的关注之后,副将西乞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山国的方向,“半月之前乐池将军曾经来信,说是已经进入到了中山国境内,不过数日以来还是没有中山国出兵的消息。”

“不急,中山国肯定会出兵的。如今我秦国十万步骑攻打赵国,中山公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削弱的宿敌赵国的机会的。”

谈完了代郡之地以及中山方面的情况之后,主将全旭将注意力移向了近日以来大陵城中的秦军情况。

对于主将全旭问起秦军近况,副将西乞策自然是将近日以来听到的看到的悉数说与面前这位秦军主将知晓。

不过说到最后,副将西乞策却是有些迟疑地问道:“大陵城中情况大体平稳,只是……”

“只是士卒们有些不理解,为何在我军攻势正猛之时,停下了继续向北方赵国故都晋阳继续挺进的脚步?”

听到了身侧副将西乞策的询问,秦将全旭先是陷入了一阵沉默,随即伸出右手缓缓指向了前方。

“就在那个方向不到百里之处,就是赵国曾经的故都晋阳城。只要我全旭一声令下,数万大军便可以兵临晋阳城下,到了那个时候赵国迫于晋阳之地以及代郡之地的糜烂局势或许会退出这一场战争。”

缓缓吐露出这一句之后,秦将全旭却是话锋一转,“不过此刻却并没有到赵国离开战争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