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四十八章 赵使临关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四十八章 赵使临关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静静注视着面前的亲兵一步一步地走出这座大帐,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晋阳君赵垣这才将目光缓缓看向了身旁的大司马赵平。

见到此刻的大司马赵平脸上依旧浮现着几分凝重,晋阳君赵垣立刻意识到这次其所带来的消息一定非比寻常,甚至有可能影响这场战争的走向。

压抑着从心底产生的一丝担忧,晋阳君赵垣快步走到了大司马赵平的身旁,在他耳畔轻声说道:“此刻帐中已经只有你我二人,大司马有话不妨直言。”

“君上稍待。”

纵使身旁的晋阳君赵垣已经向他确认了这座大帐之内的情况,但是大司马赵平心中依旧存有几分疑虑。

只见他那无比锐利的视线缓缓打量着大帐四周,再次确定没有危险之后,大司马赵平这才将自己此次前来前线大营的目的和盘托出。

“赵侯病重,赵国政局不稳。为防国中小人作祟导致事情有变,赵侯密令君上率领大军回师邯郸、镇压朝局。”

带着无比严肃的语气说完这一番话语之后,大司马赵平轻轻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临行之前赵侯赵章身旁心腹亲手交给自己的信件,然后郑重地将他递到了晋阳君赵垣的面前。

听到大司马说出的这一番话语,晋阳君赵垣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不是真的。

明明数月之前身体健壮的赵侯赵章还曾在魏国都城安邑为自己以及自己麾下的大军举行送行仪式,怎么短短四个月过去这位一向身强力壮的君主就传来了病重的消息呢。

不过无论晋阳君赵垣如何地说服他自己,大司马赵平的星夜入营亦或是眼前的这封信件还是清楚明白地告诉他这一切就是真实的。

带着心中仅存的那一丝侥幸,期盼着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是假的,晋阳君赵垣缓缓伸出自己已经有些颤抖的右手轻轻接过了那封信件。

首先映入晋阳君赵垣眼帘就是那一手无比熟悉的字迹,作为和赵侯赵章成为君臣十数年的他如何能够认不出这就是赵侯赵章的亲笔所写的书信。

只这一点晋阳君赵垣的心就已经沉到了谷底,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他的心中已经确定了大司马赵平所带来的那份噩耗确实是真的。

努力地压抑着心中的那份惊恐与悲伤之情,缓缓展开手中这一卷用丝绢写就的帛书,晋阳君赵垣开始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双手紧紧握住这份由赵侯赵章亲笔书写的这份丝帛的晋阳君赵垣的脸色愈发难看了起来,而大帐之内的气氛也因为赵侯脸色的变化而越发压抑了起来。

“天不佑我赵国啊。”

许久之后,晋阳君赵垣先是无比痛心地喊出了这一句话语,随后他仿佛感觉自己的眼前瞬时陷入了一片黑暗。

站在他面前的赵国大司马赵平眼见情况不妙,赶紧快步上前,用尽全力扶住了就快要摔倒了的晋阳君赵垣。

“君上你可不能有事啊。如今赵侯已经是深染重病、难以理事,若是君上再有什么不测的话,那么赵国必将陷入一场内乱之中。”

大司马赵平这番话语并没有丝毫夸大,作为赵国朝堂之上威望仅次于赵侯赵章的重臣,身为晋阳君同时也是出身于赵氏宗室的赵垣在朝堂之上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如今赵侯赵章已经是深染重病甚至已经处在了死亡的边缘,若是作为赵国朝堂的撑天玉柱一般存在的晋阳君赵垣再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那么没有了支撑的赵国朝局将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如今的赵国与当年的秦国形势是那般地相似,一来同样是国君身染重病,二来同样是继位的王子还年幼无法独自承担政务。

若没有晋阳君赵垣坐镇朝堂,那么今日的赵国说不定会重演秦国当年的悲剧,而这也是大司马赵平这个赵国臣子不愿意见到的。

“如今赵国正面临着十余万秦国与中山联军的进攻,若是国内再生事端,那么赵国便有可能陷入到极度危险的境地之中。”

“君上难道忍心看着自己与赵侯的大半心血就此毁于一旦吗?”

其实原本这些话语不是大司马赵平这个赵氏远支应该说的,但是面对赵国如今的危局,身为赵国臣子的他已经顾不得这般许多了。

万幸大司马赵平的这番话语确实对于晋阳君赵垣有所效果,在大司马赵平的不断轻呼之下,晋阳君赵垣最终缓缓睁开了眼睛。

“大司马放心,赵垣没事。”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身旁大司马赵平脸上那夹杂着几分的焦急的庆幸神情,晋阳君赵垣带着几分宽慰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大司马不惜辛劳千里迢迢、星夜兼程赶到前线,刚刚又对着赵垣说出了那一番话语,这足以可见大司马对于赵国的忠心。”

面对身旁晋阳君赵垣的夸奖,大司马赵平倒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君上这一席话语实在是折煞了赵平了。”

“大司马不必过谦,你的忠心我已经知晓了。”

说完这一句之后,晋阳君赵垣心中开始了思考,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够安全地从函谷关前与关内的秦国守军脱离接触。

在从大司马赵平口中还有那封由赵侯赵章亲笔书写的信件之中得到的消息,晋阳君赵章已经确定了赵国此刻危如累卵的局势,这更加坚定了领兵回师赵国、稳定赵国朝局的念头。

不过晋阳君赵垣有心回师赵国,但是有人却不会让他轻易地离开,而这人正是在函谷关与赵军对峙数月的秦将百里邑。

假如对面的秦军收到了赵国大军即将退兵的消息,势必会派出精锐趁着赵军防备不及之际展开突袭,到了那时候晋阳君赵垣麾下的十数万大军或许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所以晋阳君赵垣要想顺利地带领着十数万回返赵国,那么首先就要瞒过驻守在函谷关中的数万秦军的耳目。

而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

感到了这件事情的棘手,晋阳君赵垣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忧虑,而他脸上的神情则是将他的心理活动完全表现了出来。

一旁默默关注着他神情变化的大司马赵平见到他此刻脸上这般模样,随即带着几分好奇沉声询问道:“君上,可是退兵之事有什么困难?”

“正是。”

轻声说出了这两个字给予身旁的大司马赵平回应之后,晋阳君赵垣将自己刚刚心中所想向他提了出来,尤其说明了秦军的战力强大。

不过令晋阳君赵垣没有想到的是,听完了他话语的大司马赵平脸上不仅没有任何的担忧的神情,反倒是露出了几分成竹在胸的自信神情。

正当心中怀着几分不解的晋阳君赵垣要向大司马赵平询问之际,便听赵平带着自信的语气轻声说道:“君上莫急,其实我军要想回师,不一定要完全躲过秦军的耳目,征得函谷关中秦军的同意也是一个方法。”

“这怎么可能呢?”听完了身旁大司马赵平说出的这一番话语,晋阳君赵垣立刻就是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神情说道,“我军与秦军虽然数年之前还是友军,但是经过此次函谷关一战双方已经是撕破了脸皮。”

“听到我方想要撤退的消息,秦军不倾巢出动、拼尽全力突袭我军已经是一件幸事,又如何可能在明知我方将要撤退的情况之下而按兵不动呢?”

眼见晋阳君赵垣脸上这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就见面前的大司马赵平依旧脸色不变地说道:“若是秦军与我赵军还处在交战之际,自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若是我赵国有意向秦国求和呢?”

“向秦国求和?”

听完了大司马赵平这一番话语,晋阳君脸上难以置信地神情不仅没有半分的消散,反倒是变得越发严重了起来。

“正是。”给予面前的晋阳君赵垣肯定的答复之后,大司马赵平带着几分郑重轻声说道,“不瞒君上,此次赵平前来前线,不仅仅是为了召君上回师赵国,而且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

话说到这里,大司马赵平的话语就是一顿看了看此刻紧紧盯着他的晋阳君赵垣,便听他继续说道:“这项使命就是向秦国递交赵侯国书,争取达成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和约。”

……

翌日清晨,赵国大营之中响起的悠长号角之声,唤醒了昨日与秦军征战数个时辰的十数万赵军士卒。

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今日十数万赵军却并没有收到进攻函谷关的命令,反倒是从主将晋阳君赵垣口中听到了撤退的消息。

当听到由晋阳君赵垣亲口说出的撤退消息的时候,赵军大营之中十数万赵军士卒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既有没能拿下对面那座函谷雄关的失落,也有对于昔日并肩作战如今生死两隔的战友的怀念,当然也有对于能够活着离开这片绞肉机的战场的欣喜。

不过无论这些赵军士卒心中有多么复杂的情感,来自主将晋阳君赵垣的命令可是无人敢于违抗,整个赵军大营之中几乎都开始了热火朝天地收拾行装。

当然,在这些收拾行装的士卒之中既不包括那些紧紧注意着秦军动向的斥候,也不包括在数名赵军士卒的护卫之下缓缓走向函谷关方向的赵国大司马赵平。

对面十数万赵军不同于以往的异常举动,自然也是没有逃过驻守在函谷关内的数万秦军的监视。

伴随着函谷关将军百里邑的一声令下,数万秦军将士迅速来到了各自的站位之上,以防赵军可能做出的疯狂举动。

与此同时身为函谷关最高将领的百里邑更是大步流星地登上了函谷关关墙,与身旁一名名秦军将士一同守卫这座雄关。

许久之后,一名身穿墨色甲胄的秦军斥候快步跑到了百里邑的身后,向他汇报了赵军今日的具体动向。

默默听完了这名精锐斥候所说的赵军动向之后,秦将百里邑心中就感觉对面的赵军不是在准备进攻而是在准备撤退。

沉吟了数息之后,秦将百里邑左手握剑向着面前这名斥候沉声命令道:“再探,务必将赵军具体动向打探清楚。”

“诺。”

等到这名斥候迅速退下之后,秦将百里邑的视线不由看向了前方那一片赵军大营,心中思考着这些赵军究竟在耍什么花招。

就在此时函谷关关城之外突然出现的一辆马车却是将秦将百里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看那马车形制以及其上悬挂着的旗帜分明是一辆来自赵国的马车。

如今秦国与赵国正处于交战之际,这辆马车却如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函谷关关前,这实在不得不使秦将百里邑心生警惕啊。

当这辆马车来到函谷关前数十步地方的时候,不等关墙之上的秦国守军喊话,马车之中便快速下来了一位身着赵国官服的中年男子。

“赵国大司马赵平,奉赵侯之命前来贵国商议两国休兵罢战之事,还请关上将军出来一见。”

听到前方数十步外的大司马赵平的自报家门,秦将百里邑微微思考之后,便准备上前与其交谈。

不过还没等他走出几步,他的脚步却被身旁副将伸出的一只手给拦了下来,“将军,小心有诈。”

“既然赵国已经派出使者前来我秦国,那么我秦国就不可能闭关不见,真是那样恐怕会令天下诸侯看轻我秦国。”

“至于有诈,不必担心。对方人数不过数名,就算有诈,我军也完全可以应对。”

对着身旁副将说完了这一番话语,看着他轻轻收回自己的手之后,秦将百里邑缓步走到了关墙的女墙处,出现在了大司马赵平的面前。

“赵使刚刚所说是为了我秦国与赵国的和平而来,不知可有凭证?”

看着自己视野之中的那名身着墨色甲胄的秦军将领,赵国大司马赵平结合着临来之前晋阳君赵垣给予他的信息,立刻猜出了此人的身份乃是秦国函谷关将军百里邑。

随后就看大司马赵平轻轻举起右手之中的节杖轻声说道:“此乃节杖,乃是我赵国君上所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