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五十三章 大战前奏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五十三章 大战前奏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当听到耳畔那一道无比威严的声音之时,在场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投向了大帐帐帘处,随后在场众人的目光之中无一不夹杂着几分惊异。

只见此刻缓缓进入这座大帐之中的不是别人,正是此次宜阳之战的秦军统帅,武安君吴起。

见到身着一身墨色劲装缓缓向着自己等人走来,在场之人哪里还敢如同先前一般安稳地坐着啊,纷纷起身在吴起面前排好了队列。

“拜见武安君。”

在刚刚那名秦军簪袅的带领之下在场的秦军士卒向着面前的武安君吴起躬身一礼,同时他们的见礼之声也是响彻了整座营帐。

等到众人的见礼之声缓缓停息,武安君吴起脸上带着几分笑容,用着几分亲切的语气招呼着在场这些秦军士卒赶紧坐下。

虽然武安君吴起的话语之中充满了亲切而又友善的语气,但是面对这位秦**神,在场这些的秦军士卒们又哪里敢坐下呢?

数息之后,环视了周围一圈默默站在原地不愿意坐下的秦军士卒,武安君吴起也不着恼只是学着其余人的样子默默地站在了众人的旁边。

“既然诸位都不愿意坐着,那么我吴起也就陪诸位站着聊一聊。”

听到武安君吴起说出这么一番话语,营帐之中的秦军士卒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如此僵持数息之后,终究还是那个平日里在这些士卒之中颇有威望的簪袅先行打破了大帐之中的沉默,“武安君,我们坐,我们坐还不行嘛。”

随后就见这名秦军簪袅一边缓缓坐了下来,一边连忙招呼着身旁那些秦军士卒一起坐了下来。

眼见着众人都已经坐了下来,武安君吴起这才露出了几分微笑,然后如同一名普通士卒一般坐在了这些秦军士卒的中间。

“诸位不必紧张,你们不必将我当作什么武安君,也不必将我看得有多么威严,我吴起和你们一样,也是一名秦国将士,充其量不过是我加入的时间比你们长了一些罢了。”

一番带着轻松与宽慰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使得身旁这些秦军士卒渐渐放松心情之后,武安君吴起的视线缓缓从自己周围的每一名秦军士卒的脸上划过,并最终落在了刚刚诉说自己心声的那位名叫阳的年轻人身上。

“你刚刚说的很好,叫什么名字,来自我秦国哪个地方?”带着几分欣赏的神情,武安君吴起对着阳轻声询问道。

“秦国陇西郡狄道县,公士阳,拜见武安君。”听到武安君吴起的询问,公士阳大声地将自己的出身说了出来。

“狄道公士阳,不错不错。”轻轻对着公士阳缓缓点了点头之后,武安君吴起的目光转移到了在场其余人的身上:“刚刚这位公士阳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你们也不妨说说自己都是出身何地啊?”

“秦国关中郿县,公士白水,拜见武安君。”

“秦国北地郁致,上造鱼,拜见武安君。”

“秦国汉中南郑,簪袅王住,拜见武安君。”

……

因为刚刚公士阳已经为众人带了一个头,所以当武安君再问起众人出身之时,这些士卒无比坦诚地将自己的家乡依次说了出来。

而在他们诉说着自己籍贯的时候,坐在这些人中间的武安君吴起一边暗暗记下这些人家乡,一边还轻轻地点头示意。

等到大帐之中最后一人说完了自己的情况之后,武安君吴起的视线再次环顾了一下自己周围这些秦军士卒,不过这一次他目光之中的神情却少了那么几分的笑意。

“通过刚刚大家的一番介绍,我了解到大家来自秦国各处,有着情况各异的家庭,也有着并不相同的境遇。”

“不过就在此刻,我们这些来自秦国各地的人汇聚于此只为了一件事情。有谁能够告诉我,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武安君吴起这个问题刚刚问出,在场这些秦军士卒心中的思绪便开始飞快地流动了起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此次前来坐落于秦国最东方的宜阳城的目的。

当这种思考持续了许久之后,一声虽然朴实却坚定的话语突然出现在了大帐之中,“我们千里迢迢赶到宜阳,就是为了让对面的魏韩联军知道我们秦军的厉害,然后让他们滚出我们秦国的疆土。”

“让魏韩联军滚出我们的疆土,嗯,这算一个目的吧。”

轻声念叨了这位士卒说出的这番话语,武安君吴起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人。

数息之后,又有一名秦军士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启禀武安君,我此次前来宜阳是为了杀敌立功,在大战之后风光无限地回到家乡去迎娶我心中的那位淑女。”

“杀敌建功,赢取高爵,娶女过门。嗯,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目的。如果将来有幸的话,我吴起愿意去见证你与那位淑女的昏礼。”

等到这名士卒说完自己话语之后,武安君吴同样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用着和善的语气对着这对新人表示了祝愿。

在这两人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后,营帐之中原本紧张的气氛立刻便沸腾了起来。在场围绕着武安君吴起坐着的秦军士卒纷纷出声,将自己的心声大声地说了出来。

也就是在场这些秦军士卒说得热火朝天之时,一道显得有些突兀的声音却是出现在了众人的耳畔,“末将斗胆敢问武安君,您来到宜阳是为了什么?”

听着耳畔这道由自己将军问出的话语,在场这些秦军士卒的视线全都汇聚在了武安君吴起身上,他们很想知道武安君吴起此战究竟是为了什么。

“胜利!”

无比平静地吐露出了这两个字之后,武安君吴起在周围一干秦军士卒的注视之下缓缓站了起来,一步步地走到了这些秦军士卒的中间。

环顾一圈再次将这些秦军士卒的神情收入囊中之后,武安君吴起轻轻吐了一口浊气,缓缓说道:“数月之前,当二十五万魏韩大军逼近宜阳重镇的消息传到秦公手中的时候,秦公当即命我率二十万秦军精锐驰援宜阳。”

“可以说秦公是将全部的信任都交托给了我吴起,而我吴起能够回报秦公的东西唯有胜利。”

说完了如此一番话语之后,武安君吴起就是一顿,随后只听他话锋一转大声吼道:“将士们,诸位愿意助我吴起一臂之力,去夺取下这一场宜阳之战的胜利吗?”

听到了武安君吴起问出的这个问题,在场的这些秦军士卒并没有多少犹豫,齐齐起身站在了武安君吴起的面前。

“我等谨奉武安君军令。”

“好。”一声叫好之后,武安君吴起带着锋芒毕露的语气对着众人说道:“这一战,我要让天下之人都知道我秦国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就在那些秦军士卒因为主将吴起的一番话语而斗志高昂之际,距离那座秦军大营不远处的宜阳重镇的城墙之上却是站着一名身着墨色服袍的青年人。

虽然天空之上的那轮明月是那么的宁静祥和,但是这位青年人仿佛并没有注意到眼前的美景,他的目光始终注意在不远处那座沐浴在银色月光之下的魏军大营之中。

就这么看了许久之后,这青年人的身后忽然出现了一阵厚重的脚步声,随即又响起了一道有些粗犷的话语声,“渠梁,城中一切安好,并没有魏军斥候行动的踪迹。”

一边说出不久之前巡视城防的情况,作为声音主人的秦国公子嬴虔一边缓缓走到了宜阳的城墙边并最终停在了此刻依旧注视着前方的秦国太子嬴渠梁左右。

“渠梁,近些日子以来魏军营寨之内活动频繁。据斥候传回的消息来看,对面的魏将庞涓随时有可能会动手,你看我们要不要将这些事情通报武安君知晓?”

“武安君已经知道了。”听到身旁公子嬴虔的询问,太子嬴渠梁缓缓转过身来眼神之中却是多了几分兴奋的神情,“武安君乃是沙场宿将,如何可能会忽视魏军这些日子以来的异动呢?”

“在我看来武安君之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按兵不动,不过是在默默积蓄着力量罢了。而从对面魏韩联军不断调动的情况看来,这股力量应该已经积蓄得差不多了。”

“现在所差的不过是一个节点,一个将双方之间的平衡打破的节点,这个节点应该已经不远了。”

听到了身旁太子嬴渠梁缓缓吐出的一道话语,公子嬴虔眉宇之间是难以掩饰的强大战意,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大展拳脚了。

“渠梁,既然大战在即,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把守好城池、训练好士卒,然后静静地等待着战事的发生。”

“然后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给予对面的魏韩联军最致命的一击。”

“没错,这正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互相对视一眼,太子嬴渠梁和公子嬴虔握手成拳,然后用力地砸在了一处。

……

秦国,宜阳城外,魏军大营之中。

身为魏韩联军主将的庞涓和副将的龙贾此时正站在大帐之中悬挂的一幅地图之前,两人的目光之中皆是一股凝重的神情。

“武安君不愧是武安君,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就让我犹如芒刺在背。”如此沉默许久之后,主将庞涓带着几分凝重又带着几分钦佩缓缓说道。

魏将庞涓所说的正是此前武安君吴起所作出的分兵举动,而就是这个看似无意的动作却是让携二十五万大军前来的魏军主将庞涓的气势为之一泄。

事实上,在收到对面武安君吴起的分兵举动之时,魏将庞涓心中曾经生起过凭借着兵力之上的优势去突袭兵力分散的秦军大营的想法。

不过在经过一番深沉地思索之后,魏将庞涓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数月之前魏军初至这宜阳城下、立足未稳;若是贸然出击,不但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还可能遭受原本不应该受到的损失。

二来,他这次对决的可是以善战之名闻名于天下的秦国武安君吴起;就算是之前就有了充足的准备,普天之下又有哪一位将军敢于说可以击败对面的这一位秦**神呢?

更不用说他麾下的二十五万大军是初来此地,而对面的秦国大军可是以逸待劳啊。

因为上述的这两个理由,魏将庞涓最终放弃了贸然出击的打算,而是选择原地休整,并且做好了和对面的武安君吴起打持久战的准备。

到如今二十五万魏韩联军抵达宜阳城下已经数月有余,在此期间魏韩大军不仅休整好了精神,更是将对面秦军的动向摸了个**不离十。

在看见了自己麾下那二十五万战意高昂的士卒之后,在为与秦军的大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之后,魏将庞涓心中终于有了和武安君吴起一决高下的信念。

这些日子以来秦军密探所探听到的魏韩联军调动频繁的消息,并不是魏将庞涓放出来的假消息,而是联军真的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在做准备。

如今的宜阳战场就像是一根死死紧绷着的琴弦,只要有一点点外力的刺激,这根琴弦便会在顷刻之间崩断。

而这个外力或许只是双方主将的一道命令。

就在大帐之中的联军主将庞涓与龙贾为着即将开启的大战而沉思之际,帐外忽然传进来的一道禀报声却是打断了两人的思绪。

“报……”

“启禀将军,安邑急报送到。”

听到是来自魏国都城安邑的紧急战报,魏将庞涓与自己身旁的副将龙贾互相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之中的那份凝重却是更加深沉了。

大战在即,位于后方的魏国都城安邑却有急报送到,这让两人的内心之中本能地生出了几分不妙之感。

不过纵使大帐之中的魏将庞涓两人是如何的不安,但是这份来自魏国都城安邑的战报却是不得不接。

数息之后,大帐之外的那名魏军传令兵得到了来自主将庞涓的命令。

“进来吧。”

“诺。”

微微一躬身之后,这名身着赤色甲胄的魏军传令兵迅速掀开自己面前的帐帘,快步走入了大帐之中。

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这名魏军传令兵手脚飞快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帛书,随后恭恭敬敬地将他呈递到了主将庞涓的面前。

看了这个因为一路之上奔波而显得有些风尘仆仆的魏军传令兵几眼,主将庞涓伸出右手从他的手中取过了那份来自魏国都城安邑的帛书。

也不着急打开来看,主将庞涓先是走到那名魏军传令兵面前带着几分温和的语气轻声说道:“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多谢将军。”

等到这名带着心中的几分感动的魏军传令兵迅速退下之后,魏将庞涓脸上的神情忽然由温和变成了平静。

带着这份平静魏将庞涓缓缓打开了手中的这份帛书仔细地浏览了起来,可是这份帛书之上记载的消息却是让这位联军主将脸上的平静迅速转化为了压抑。

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这份压抑逐渐积蓄了起来,静静地等待爆发的那一刻。

“赵国误我!”

这份爆发并没有等待多久,数息之后伴随着联军主将庞涓的一声怒吼,大帐之中的气氛立时为之一变。

再看看这位刚刚想着要和对面的武安君一决高下的主将庞涓,此刻却是仿佛遭受了重击一般。

眼见自己面前的主将庞涓如此剧烈的神情变化,眼见着其手中的那份帛书缓缓飘落在了地上,一旁的魏将龙贾对于那份帛书之上所记载的内容却是生出了几分好奇。

轻轻走到主将庞涓的身前弯腰捡起那份飘落的帛书,副将龙贾也开始观阅起了手中的这份帛书,可是其上记载的内容却让龙贾心中就是一震。

这份帛书之上的第一件事乃是东南之地的战局,曾经的东南霸主越国已经在楚国、陈国和项氏一族的联合夹击之下节节败退。

其实对于东南之地的那场战争演变到了如今这一副局面,魏将龙贾的心中并没有多少惊讶。

在越国所要面对的这三个对手之中,楚国所拥有的军力就足以击败被誉为东南霸主的越国。

若不是楚国所拥有的土地实在太过于庞大、国土周围敌人又过于众多的话,楚国恐怕早已经集结兵力对越国发动全面进攻。

如今越国不仅要在昭关与楚国展开激战,而且还要面对内部的项氏一族还有北方的宿敌陈国。

如此多线作战之下越国要想获取胜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越国的失败并没有出乎魏将龙贾的预料,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越国实在是败得太快了,快得连楚国、陈国、项氏还有越国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战局变化如此之快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楚国已经能够从东南之地的战局之中部分抽出手来,使其拥有了可以插手秦国与三晋之间战局的可能。

而这份来自魏国都城安邑的急报之上记载的坏消息可不只已经陷入了糜烂的越国战局,与魏国、韩国同为三晋的赵国的局势可也并不是那么好。

秦国十万步骑大军此刻正在赵国的土地之上肆意纵横,中山国六万大军此刻正在向着赵国都城邯郸猛冲猛打,可以说此刻的赵国已经是烽烟遍地。

面对国内被十万秦军搅得天翻地覆的局面,赵国国内不免生出了退出这场战争的念头,而这份急报之上所记载的赵国晋阳君赵垣率领大军回返赵国的消息便是最好的证明。

甚至这份战报之上还隐隐约约地提到了赵国使者或许已经前往秦国,向身处泾阳的秦公嬴连呈递上赵国的求和书。

默默看完了自己手中这份急报的最后一个字,副将龙贾拿着这卷丝帛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脸上更是浮现出满满的无奈。

这场秦国与三晋的战争发展到如今这种局面,可以说三晋已经彻彻底底地输了,从此之后他们再也不可能阻止秦国的东出。

原本足以影响整个战局进程的宜阳之战到了如今已经变得有些可有可无了,现在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恐怕也只有的尽量体面的退出这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的战争。

念及此处副将龙贾缓缓走到了主将庞涓的身旁,想要劝说主将庞涓尽快退兵,但是话到嘴边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虽然没有转过头来,但是主将庞涓仿佛已经猜到了副将龙贾到底要说些什么,“龙兄,是想劝庞涓放弃这一场宜阳之战吗?”

“正是。”听到主将庞涓的询问,刚刚心中还有所迟疑的龙贾最终带着坚定的神情对他说道:“将军,如今赵国已经生出了退出这场战争的念头,合我三晋之力或许还可以与秦国一战,但是现在……”

虽然身旁的副将龙贾没有下面的话说全,但是主将庞涓还是能够听出他话语之中潜藏的意思。

单单凭借魏国与韩国之力,却是无法与秦国抗衡,这一点五年之前那场战争之中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就在主将庞涓因为这一句话而面色阴沉之际,身旁副将龙贾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耳畔,“将军,现在退兵还来得及。若是等到赵国退出战争尘埃落定,十余万秦军彻底腾出手来,那一切都来不及了。”

此刻二十五万魏韩联军对付二十万秦军,两人都没有把握在武安君吴起手中夺取,若是再加上十余万的秦军士卒,那么这一场战争恐怕就真的没有什么悬念了。

“一切都来不及了吗?”

听到身旁副将龙贾吐出的话语,主将庞涓先是一阵的喃喃自语,念着念着他的神情变得越发坚定了起来。

“不,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能够击败对面的武安君吴起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将军,这……”眼见主将庞涓说出刚刚那话之时的坚定神情,副将龙贾本能地就要阻拦。

可是他的话语还没有说完,便被主将庞涓给拦了下来,“如今三晋对秦国已经处在了劣势,若是能够拿下这一战,或许还可以绝地反击。”

“退,苟且保全;战,或许惨败,或许功成。”

“我庞涓决心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