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九十二章 两大工程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九十二章 两大工程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听完了少府公输立这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大殿之中包括秦王嬴连在内知晓内情之人自是满脸兴奋。

这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清楚,若是少府公输立所说的这两大工程皆能顺利竣工,对于大秦的意义可不是用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那可是真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相对于这些知情之人脸上的兴奋神情,大殿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秦国朝臣脸上却是浮现了几分疑惑。

不知道这两大水利工程到底有何作用的他们,完全不明白秦王嬴连以及前面那些秦国重臣脸上为何都是浮现着喜悦的神情。

这些秦国朝臣脸上的神情自然是逃不过秦王嬴连的视线,同样在群臣之中也有一人注意到了这般情势。

“启禀我王,老臣有事启奏。”

一句话语从秦王嬴连身前响起,随后殿中众人就看见栎阳君甘龙缓缓从坐席之上缓缓来到了秦王嬴连面前。

向着面前王座之上的嬴连躬身一拜,栎阳君甘龙沉声禀报道:“我王,少府刚刚所说的消息确实令人振奋,但是对其中具体细节老臣与殿中群臣倒是不甚了解,还请少府能为我等解释一二。”

“不错,有理。”刚刚便已经注意到下方群臣脸上的神情,此刻又听到栎阳君甘龙如此说,秦王嬴连在点头表示同意的同时,目光也看向了另外一边的少府公输立,“此两项工程涉及广大,对我秦国的意义也是非同一般,还请少府细细讲来。”

“公输立领命。”

听到坐于王位之上的秦王嬴连这道命令,看见周围投来的不少疑惑目光,少府公输立当即躬身领命。

等到少府公输立起身之后,在场诸位秦国朝臣就只见他缓缓走到殿门处,向着门外大喊了一声,“来人啊,抬进来。”

原来,身为少府的公输立早已经预料到今日朝堂之上会有这一幕,而他在上朝之前便为此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此刻看来,倒实在是未雨绸缪。

伴随着少府公输立的一声令下,数名少府属官抬着两卷提前卷好的纸张就进入到了群臣聚集的大殿之中,而这两卷纸张之上所绘制的便是秦国未来要建设的两大水利工程的具体设计。

一为巴蜀之地的都江堰,而另外一个则是关中之地的秦渠。

看到这两卷图纸被数名少府属官缓缓抬入大殿之中,不仅是在场的秦国群臣脸上充满了好奇神情,而且秦王嬴连脸上更是充满了一股兴奋的神情。

等到这两幅用朱砂与墨笔勾勒而成的图纸在数名少府属官动作下缓缓展开在众人眼前之时,秦王嬴连迅速从王座之上站了起来,几步之间便已经来到了这两幅图纸的面前。

尽管之前他已经见过了这两幅图纸的全貌,甚至此刻咸阳内宫之中他的案头之上还摆着比之这两张还要精细几分的工程图纸,但是此时的秦王嬴连依旧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微微平复了一下满是兴奋心情的内心,秦王嬴连先是将目光移向了那道在两千多年之后依旧造福着成都平原,让那片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上。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一个个曾经在后世初中历史书上记载的名字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秦王嬴连在感到熟悉之余,也实在不能不感叹这些“古人”的智慧。

巴蜀之地水患的根源在于那条发源于岷山的岷江。

每临夏季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便会以巨大速度从成都平原上方的灌口流入,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泽国;

而当岷江水流枯竭之时,那道横亘在巴蜀之地上的玉垒山便会将江水彻底阻挡在西边,从而给成都平原造成旱灾。

都江堰修建的目的,就是要将这种水患旱灾化害为利,使得成都平原这片原本的蛮荒之地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

缓缓伸出自己的右手轻轻放在图纸之上的那条由朱砂勾勒而成的红色岷江上游,见证着这条难以驯服的蛟龙依次经过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并最终地流入成都平原之后,秦王嬴连脸上忽然充满了笑意。

虽然自己在后世并不是专门的水利专家,也无法为这条都江堰做些什么,但是此刻见证历史的感觉却是让他的心情颇为畅快。

许久之后,秦王嬴连缓缓将手从眼前这张图纸之上收回,目光转而投向了一旁的少府公输立,“少府,还请为诸卿细细解说一番。”

“诺。”

眼见着秦王嬴连在下完这道命令便后退一步,少府公输立躬身应诺之后便来到那卷图纸之前,为在场的一干秦国群臣细细讲述起了这个堪称巧夺天工一般的都江堰工程。

从用来分散水流的分水鱼嘴,到用来排沙的飞沙堰,再到将岷江之水引入成都平原的宝瓶口……

作为多次前往巴蜀之地亲自实地考察的秦国少府,公输立如数家珍地将这些足以称之为伟大的工程一一呈现在了在场一干秦国朝臣的面前,而这些人心中自然难免生出震撼之感。

在少府公输立讲解的那一段时间之中,大殿之中更是屡屡出现因为震撼而吸气的声音。

许久之后,少府公输立将自己的手缓缓从那卷都江堰图纸之上取下,看着在场不乏震惊到麻木的秦国朝臣,只听他最后说道:“王上、诸位,现在大家应该明白都江堰对我秦国究竟有一个怎么样的意义了吧。”

“毫不夸张地说,若是这道都江堰能够建成那么原本是穷山苦水、蛮荒之地的成都平原,完全可以称之为天府之国,而且我秦国也将再获得一个大粮仓。”

“彩!”

当少府公输立说完这一番话语之后,大殿之中立刻爆发出了一道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喝彩之声。

从这声喝彩之中,我们不难听出在场的秦国朝臣对于都江堰建成之后的期待。

而就在殿中众人畅想未来的美好场景之时,群臣之中一名身穿玄鸟服袍之人却是站了出来。

等到众人定睛一看,却发现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秦国的蜀君,嬴仁。

“启禀我王,都江堰工程对于巴蜀、对于秦国皆是意义非凡。如今既然都江堰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请我王尽快开建都江堰,臣身为蜀君愿意再次前往巴蜀督建都江堰。”在殿中群臣的齐齐注视之下,蜀君嬴仁面向秦王嬴连坚定说道。

对于这位自己视之为弟弟但实际上他却是自己叔叔嬴仁,秦王嬴连并没有因为原时空之中两人的恩怨而对他有任何防备,反倒是一直信任有加并委之以重任。

如今嬴仁站出来表示愿意前往巴蜀督建都江堰,秦王嬴连心中自然是十分欢喜,不过他却不准备在此刻就答应这位蜀君。

“仁弟,快快请起。”一边将躬身请命的蜀君嬴仁扶起,秦公嬴连的视线一边投向了另外一卷图纸,“都江堰建成绝非一日之功,此刻我们不妨再听听少府的另外一项工程。”

“少府,再次有劳了。”

“既然我王有命,臣自然应命,有劳二字却是不敢领受。”

接受了秦王嬴连的命令之后,少府公输立缓步走到了另外一卷地图之前,而在场那些因为刚刚都江堰而深受震撼的朝臣目光立刻跟随着他转移到了另外一旁。

视线缓缓从自己身前划过,看着在场秦国群臣投射过来的眼神,少府公输立开始为众人介绍起了这个在原时空之中被称之为“郑国渠”,如此却被秦王嬴连与武安君吴起更名为秦渠的关中水利工程。

众所周知,泾水以北之地有着广阔贫瘠的盐碱之地,而这道秦渠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一片不毛之地。

根据关中地势西高东低以及关中中部的泾水泥沙量大等特点,秦国少府在多次勘探之后,准备从泾水上游的仲山筑起一道大堤作为起点将泾水引向东方,最终汇入曾经作为秦国与魏国之间前线的洛水之中。

有了这一条横亘于那片广袤盐碱地以北的长渠,加上中间沮水、石川等河流的灌入,就能够为泾水以北的广大土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将这一条秦渠的设计思路完完全全摆在众人面前之后,再次望着已经麻木到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秦国朝臣,少府公输立激动地道:“我王,诸位,若是这条秦渠能够建设完毕,少府估计将会为我大秦在关中之地再添至少两万顷良田。”

“两万顷上田!”

再多的花言巧语给人心灵之上的震撼,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给人带来的震撼大。

在场这些大多数都是从一县县令升上来的秦国朝臣,很明白两万顷良田对于那片土地之上的百姓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很明白这对秦国意味着什么?

此刻,这些秦国朝臣恨不得这条秦渠马上建设完毕,然后亲眼看到那广袤无垠的两万顷良田。

不过当回想到刚刚的都江堰工程之后,这些秦国朝臣的心中也认为那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应当尽早修建。

就算以大秦如今之国力,举全国之力修建两座水利工程之中的其中一个也是十分吃力,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同时修建另外一个。

那么到底是先修秦渠还是先修都江堰呢?

这可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