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九十六章 群臣震惊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九十六章 群臣震惊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过去数年之间,刚刚和平没有几年的天下,又重新陷入到了过去烽烟四起的局面。

华夏大地的南境,国力强大的楚国对曾经东南霸主的战争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势如破竹之后,开始对于越国抵抗力量旷日持久的清剿行动。

华夏大地的东方,作为上次大战失败者的梁国、赵国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之下渐渐联合起来,并在不久之后组成联军共同攻伐自己的东方邻居——齐国。

面对来势汹汹、明显不怀好意的梁赵联军,多年未曾经历战争的齐国只能仓促征召大军匆忙应战。

一方是有备而来,另一方则是仓促应战,这场军力原本就不对等的战争在开战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结局。

纵使齐国靠着数十年的不战岁月拥有了富裕的财富,纵使齐侯动用整个国库之力,齐国也无法阻挡那如狼似虎的梁赵联军的攻势。

齐国在这场战争之中那堪称糟糕的表现除了实践了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至理名言之外,也让天下诸侯看清了一个真理。

忘战必危。

不过上天总算还是眷顾齐国,当齐国大军被梁赵联军打得是节节败退之际,齐国南方的邻国陈国与陈国的盟友吴国却是在这个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

靠着陈国那数万从血与火之中磨炼出来的技击之士、吴国那数万手握吴钩的复国之军,以及齐国数十年安心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深厚家底,齐国最终抵挡住了梁赵联军的攻势。

这一场实力相当的双方大战究竟何时能够结束,那就要看哪一方率先支持不住了。

细数如今这片华夏大地之上,每一天都有一场新的战争被挑起,每一秒都有一名不知是归属哪方的士卒血染疆场。

战国,正是由这一场场战争所构筑而成的。

不过,相比较于山东诸侯之间那不断爆发的战争,位于华夏西部的秦国国内局势就要显得和平许多了。

在以秦王嬴连为首的秦国官府的指挥之下,整个秦国上下都在为着那条足以为秦国增添两万顷良田的秦渠出人出力。

崤山以东,列国诸侯正在为着各自的利益不断开战;崤山以西,秦国上下正在为着自己未来的美好日子而努力着。

如此一看,此刻的秦国倒令人颇有一种“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

当然,虽说是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秦渠的修建之中,但是秦国也没有对于东方进行的战争而有所忽视。

这不,此刻的咸阳宫章台殿之中,秦王嬴连正在听着下方群臣对于如今进行着的那两场战争的态度。

“启禀我王,臣以为以越国残余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抗强大的楚国,越国的覆灭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在殿中一干秦国群臣的注视之下,身为右庶长的孙伯灵无比自信地说出了自己对于此番楚越之战结局的预判。

不过在这之后,右庶长孙伯灵忽然一顿,然后带着几分幽幽的语气缓缓说道:“不过这个时间究竟是长还是短,那就要看是否有外力从中介入了。”

默默听着面前的右庶长孙伯灵的话语,前方王座之上的秦王嬴连眉宇之间满是沉思的神情。

秦王嬴连心中很清楚右庶长孙伯灵的意思就是要暗中资助越国残余,以此来拖延楚国完全吞并越国的进度。

不过为了一个越国而得罪如今的盟友楚国,让两国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霾,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却是需要秦王嬴连好好考虑一番的

最终,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秦王嬴连带着几分赞同神情的视线还是落在了面前右庶长孙伯灵的身上。

“此件事情寡人希望由右庶长亲自去办,并且寡人不希望从楚国使者的口中听到我秦国的什么不是。”秦王嬴连带着几分冷意的话语出现在了右庶长孙伯灵的耳畔。

当秦王嬴连的声音缓缓消失在自己的耳畔,明白自己的建议已经被采纳的右庶长孙伯灵向着前方王座躬身一礼。

“臣孙伯灵,遵命。”说完这句话语,他便缓缓退回了自己坐席之中。

等到看着视野之中的右庶长孙伯灵落座之后,秦王嬴连的目光缓缓从身前每一名臣子脸上划过,“既然外事已经说完,那么寡人有一件内政要和诸位宣布。”

说完了这句秦王嬴连缓缓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并以眼神示意一旁躬身侍奉着的宦者令那件事。

“诺。”

接到了来自秦王嬴连的指令之后,始终侍奉在左右的宦者令缓缓上前一步,在下方群臣的齐齐注视之下缓缓展开了手中的一份帛书。

“王上有诏。”

一句带着嘹亮声音的话语刚刚说出,下方秦国群臣脸上的神情顿时为之一震,他们的心中也同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在此刻大殿之中厚重之中甚至带着几分压抑的气氛映衬之下,那份帛书之上的每一个篆字在宦者令的宣读之下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位秦国群臣的耳中。

当听清楚了这份帛书之上的内容,下方的秦国群臣脸上几乎无一例外流露出了几分震惊的神情。

伴随着这一份帛书被缓缓读下去,坐席之上每一名秦国朝臣脸上的震惊神情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是越来越深。

这个过程直到前方台阶之上的宦者令,将这份帛书之上的最后一句话宣读完毕才最终结束。

“寡人自感年事已高,无力处理国政,即日起由太子渠梁主领秦国国政。”

当听到这份由自己的亲笔所写的帛书被读完之后,秦王嬴连看着下方脸上充满了震惊的朝臣们沉声说道:“诸卿,太子渠梁沉稳干练,望诸卿自今日之后能够尽心辅佐。”

“好了,寡人有些乏了,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吧。”

说完这句话,秦王嬴连从自己的王座之上迅速起身,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座章台大殿。

眼见秦王嬴连如此坚定地离场,原本还想再劝些什么的秦国朝臣们也只能怀着心中复杂的心绪缓缓离开了大殿。

就这样,伴随着秦王嬴连、伴随着除了武安君吴起、栎阳君甘龙之外的秦国朝臣的离开,这一场注定令人难忘的朝会最终还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这一场朝会所引起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

秦国,咸阳宫。

在结束了刚刚那一场明显有着乾纲独断意味的朝会之后,秦王嬴连与自己的两大臂助武安君吴起、栎阳君再次聚首于咸阳宫内宫之中。

“啪……”

轻轻从身旁的棋篓之中拾起一颗白子放在面前棋盘之上,武安君吴起神情有些复杂地看向了对面的秦王嬴连,“王上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了吗?”

“啪……”

“怎么做?命太子主领国政吗?”轻轻将一枚黑棋放在面前棋盘之上,秦王嬴连先看了看对面的武安君吴起,又看了看一旁观棋的栎阳君甘龙,“此事寡人不是已经提前和你们说过了吗,你们之前也表达过了支持的意见了吗?”

听到秦王嬴连此刻的询问,坐于棋盘左右的武安君吴起和栎阳君甘龙互相对视一眼,两人眼中明显露出了几分无奈的神情。

确实,在今日朝会之前秦王嬴连就刚刚的这个问题向他们两人询问意见。

在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两人都认为秦王嬴连确实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将主政的权力提前交给太子嬴渠梁,如此一来可以减轻秦王嬴连百年之后秦国权力交接可能产生的动荡。

不过令两人没有想到的是,秦王嬴连竟然会这么早就要将秦国的主政之权交到太子嬴渠梁的手上。

要知道秦王嬴连如今可还未到六十岁,并且按秦王嬴连这个身体康健程度推断至少还有十余年岁月。

明明身体还如此康健,却要将自己手中的权力早早交出,秦王嬴连的选择却是就连武安君吴起和栎阳君甘龙两人都感到颇为意外。

面对两人脸上这种无奈的神情,秦王嬴连将手中的一枚黑棋随意扔进棋篓,整个人迅速从摆放棋盘的几案之上站了起来。

身体背对身后的武安君吴起、栎阳君甘龙,秦王嬴连看着周围那绝美的景色似是在问两人,也似在问自己道:“师兄,甘龙,还记得我们数十年前是怎么在魏国安邑聚首的吗?”

当秦王嬴连问出这一句话,无论是武安君吴起还是栎阳君甘龙,两人脸上的无奈神情都被一脸的凝重所取代。

作为亲身经历过当年之事的两人来说,又怎么可能不明白秦王嬴连此刻的心中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呢?

“当年嬴连所遭遇到的事情,嬴连不希望重现于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

伴随着这一句无比坚定的话语,原时空数百年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一件件地出现在了秦王嬴连的脑海之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驾崩于巡游路途之上。

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密谋矫诏,杀太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当脑海之中的一幕幕渐渐清晰之后,秦王嬴连死死攥住了拳头,再次说了一声:“绝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