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孝王篇六

战国之大秦质子 孝王篇六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楚国,郢都。

一辆造型古朴的马车缓缓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之上,用这一种不快不慢速度向着楚国都城郢都的西门驶去。

待到马车的足迹渐渐逼近郢都那宽厚高大的城墙之时,一道嘹亮的控马之声忽然在马车车厢之前响了起来。

“吁……”

驾车的御手嘴中喊着控马号子的同时,用来控制方向的右手也是紧紧攥住了自己前方骏马的缰绳。

感受到从后方传来的那股拉力,前方拉车的健壮马匹顿时明白了自己主人的意思,脚下刚刚飞快迈动的四蹄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停了下来。

伴随着这些马匹渐渐停下自己的脚步,这驾马车恰好停在了楚国都城郢都的城墙之外。

抬起右手轻轻做了一个搭棚的手势,驾车御手看向前方的视野之中随即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篆字。

“郢都。”

确认了自己等人已经抵达了正确的目的地之后,驾车御手转身向着身后的车厢恭敬说道:“主上,郢都到了。”

在这道禀报声落下之后,后方车厢之中先是传出了几声窸窸窣窣的细小声响,随后一名身着墨色衣衫的中年人缓缓掀开了马车车帘。

透过被自己掀开的车帘端详许久,看着距离自己前方不远处郢都城门那忙碌的人流,中年人带着一丝笑容缓缓点了点头。

“都说楚地繁荣,都城郢都更是繁华非常,其街市之上更是摩肩接踵。单单从眼前这座城门景象来看,楚国都城的繁华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在这繁华的楚国都城郢都之中,我又是否能完成王上的嘱托,大良造的对楚谋划又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呢?”

心中一阵疑惑生起之后,黑衣中年人再看了一眼前方繁华的郢都城,然后缓缓放下了手中握着的马车车帘。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马车车厢之中忽然传出了这位黑衣中年人的淡淡话语:“入城,往令尹府一行。”

“诺。”

驾车御手在接到自己主上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身子一动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手中马鞭挥动之下顿时响起了一声破空之声。

听到耳畔响起的这声马鞭之声,伴随着前方马匹的一阵嘶鸣,这驾古朴的马车再一次地动了起来。

它的方向正是前方不远处的楚国都城,郢都。

或许有人会好奇这位墨衣中年人的身份,他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秦国典客高嶷。

自从那日大朝会之上大良造孙伯灵的一番慷慨陈词之后,秦王嬴渠梁治下的秦国便制定下了“西进西域、东稳诸侯、北收魏韩、南和强楚”的十六字对外方略。

秦国典客高嶷此次之所以会从秦国都城咸阳千里迢迢来到这楚国都城郢都面见新一任的楚王芈良夫,正是因为要执行大良造孙伯灵所制定下来的和楚方略。

说来也巧,就在秦国先王嬴连去世之前数年,或许是因为连续大战的胜利而比历史之上多活了不少岁月的楚肃王芈臧最终还是因为病重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楚肃王芈臧没有子嗣,所以楚国贵族封君们在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选定了他的弟弟芈良夫继承了楚王之位。

这就是原本时空之中的楚宣王。

而秦国典客高嶷此番入楚除了是要执行秦国大良造孙伯灵的和楚之策之外,也有巩固因为两国换王而有些生疏的秦楚关系的打算在里面。

当秦国典客所乘坐的车驾的车轮缓缓碾过楚国都城郢都街道之时,这一次秦楚这两个盟国之间有些同床异梦的外交行动便缓缓拉开了序幕。

穿过人流如织的楚国郢都街道,典客高嶷所乘坐的车驾缓缓停在了如今楚国令尹景言的府邸之外。

等到车轮缓缓停止下来之后,身着一身墨色服袍的秦国典客慢慢走下马车,望着前方那一座繁华的府邸露出了一弯浅浅的笑容。

“烦劳通禀令尹,就说秦国高嶷来访。”

“还请贵客稍待。”

……

楚国,郢都,楚王宫中。

令尹景言身着楚国官服,手中握着一卷帛书,脚下带着越发急促的步伐就要往楚王芈良平日里经常呆的大殿而去。

眼见令尹景言如此风风火火地就要冲到楚王芈良夫近前,在外侍候的楚宫内侍连忙拦住了他。

不顾这位楚国令尹脸上的焦急神情,这位楚宫内侍先是对其躬身一礼,然后迅速说出了楚王芈良夫的命令。

“启禀令尹,大王此刻正在与大司马对弈。此前大王特别嘱咐任何人都不得打扰。”

“我也不行吗?”

说完这句话,看着面前脸上一脸严肃神情的楚宫内侍,令尹景言当即明白自己要想就这么冲进去是万万不可能了。

思来想去之后,令尹景言对着面前的楚宫内侍说道:“还请禀报大王,就说令尹景言来访有要事禀报大王,记住了是有要事。”

“还请令尹稍待。”

似乎是被令尹景言的话语特别是那一个要事,震慑到了,这位原本十分硬气的楚宫内侍连忙向着身后的大殿快步走了过去。

望着前方那一名楚宫内侍渐渐消失在自己视线之中的身影,手中握着那卷帛书的令尹景言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无奈。

一朝天子一朝臣。

身为楚肃王芈臧时期倚重的大臣,虽然新王继位之后他的左徒之位得以保留,甚至在上任令尹屈宜臼因病离世之后他得以接任令尹之职,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得到过楚王芈良夫的真心信任。

而要说起如今楚王芈良夫最为信重的臣子,那就非刚刚楚宫内侍提起并曾在原时空之中留下狐假虎威这个典故的楚国大司马昭奚齐莫属了。

或许有人发现了。

无论是上上任楚国令尹屈武、上任楚国令尹屈宜臼、如今的楚国令尹景言,乃至楚国大司马昭奚齐都属于同一个势力。

这便是在楚国朝局之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屈昭景三族。

楚国王室乃是芈姓,熊氏;而出自楚王室的屈昭景三族同样是芈姓,只不过他们的氏因为各自先祖的不同而变得有所不同。

若说当今天下谁才是周王室分封制度的最好继承者,那一定非地处南方的大国楚国无疑了。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分封宗室、有功之臣、前朝后裔总计七十一国;而楚国则在数百年的对外扩张之中,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地方封君,楚国国内俨然一个缩小版的周王室。

春秋时期,周王室依靠着与自己同出一脉的强国晋国得以保存最基本的体面;而楚国同样起用了若敖氏、屈氏等芈姓分支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辅助力量。

到了如今,周王室的依靠晋国被魏赵韩三家一分为三;至于楚国朝堂之上的芈姓分支也变成了屈昭景三族。

虽然如今的周王室已经彻底没落,芈姓王族统治的楚国却依旧强大,双方之间的命运可谓天差地别。

但是在冥冥之中这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或许有一些殊途同归的命运在其中。

又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让我们重新将视线回到楚王宫之中,回到已经在殿外等候了一段时间的楚国令尹景言身上。

就在其思索着楚王芈良夫会不会见自己的时候,那名刚刚入殿的楚宫内侍缓缓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启禀令尹,王上请您入殿。”

“有劳。”

轻施一礼之后,令尹景言跟随着这名楚宫内侍的脚步进入了大殿,来到了端坐在棋盘之前的楚王芈良夫面前。

轻轻看了看这位在朝局之上德高望重的重臣,楚王芈良夫的余光轻轻撇了撇侍立在一旁的大司马昭奚齐。

数息之后,楚王芈良夫面对令尹景言沉声问道:“令尹有要事求见寡人?”

“正是。”说着令尹景言上前一步,将手中那卷帛书递到了楚王芈良夫的面前,“启禀大王,秦国典客于昨日抵达郢都,这是他托臣转呈大王的国书?”

“哦!秦国国书?”

听到令尹景言的禀报,楚王芈良夫带着一脸好奇接过了这份帛书,缓缓展开细细观阅了起来。

许久之后,楚王芈良夫轻轻放下手中帛书,用着一脸平静的神情看向了身旁的令尹景言。

“令尹以为秦国此番派出典客来我楚国,所图为何?”

“启禀大王,秦国新君继位不久,正要借助盟友来稳固朝局。此番遣使来楚无非是想与我楚国重申友好的盟友关系,以震慑国内外怀有异志的宵小之徒。”令尹景言沉吟了一番之后,缓缓将自己心中的看法说了出来。

听完了令尹景言的答复之后,楚王芈良夫又追问道:“照令尹如此说,秦国此番是为了交好我楚国而来了?”

“那么我楚国若要对他国动兵,秦国是否会出手干预,又是否会站到我楚国的对立面呢?”在刚刚那句话问出之后,似乎是觉得刚刚的问题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楚王芈良夫继续发问道。

“这……”

当听到楚王芈良夫问出的话语,令尹景言双眼之中先是闪过一道精光,然后便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思考之中。

许久之后,就听令尹景言沉声回答道:“启禀大王,臣以为至少短时间之内,秦国会选择与我楚国交好。”

“一来,秦国正在举全国之力修筑都江堰,短时间之内抽不出另外的力量来干预我楚国的战略。”

“二来、天下诸侯之中秦国最重信诺,只要我楚国没有表现出威胁秦国的实力,那么秦国必然不会冒着背叛盟友的骂名来攻打楚国。”

“综合以上两点,臣推断秦楚之间的盟友关系或许还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端坐于棋盘之前的楚王芈良夫听完了令尹景言的话语,缓缓点了点头,随后整个人便陷入到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楚王芈良夫拾起棋篓之中的一枚白子摆在了棋盘之上,看向一旁的令尹景言说道:“或许寡人该见见这位远道而来的秦国典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