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孝王篇九

战国之大秦质子 孝王篇九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对于面前陈侯田因齐一番赞叹之后,大夫邹忌身形微动缓缓说出了自己心中对陈国前途的预判。

“数十年,不,也许不要数十年,彻底将吴国之地收入囊中的楚国必然向北进攻。”

“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陈国就算是有心抗楚,恐怕也只能是孤掌难鸣了。”

“或是成为楚国之下的一个附庸、或是被彻底纳入楚国的版图之中,一切的一切恐怕就要看郢都之中楚王的心情了。”

大夫邹忌这话刚一出口,陈侯田因齐脸上的神情忽然之间暗淡了下来,他的眉宇之间更是浮现了一丝阴郁之气。

将面前的一切都看在眼中的大夫邹忌心中明白,自己刚刚的话语已经说进了这位陈国君主的心坎。

如今,距离陈侯田因齐彻底下定决心,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大夫邹忌缓缓走到了陈侯田因齐身前轻声提醒道:“君上,可否知晓昔年唇亡齿寒之事?”

当听到面前的大夫邹忌说出唇亡齿寒这个典故之时,陈侯田因齐的目光就是一亮。

如此一个列国诸侯之间家喻户晓的典故,从小被赋予厚望并接受了正规国君教育的田因齐如何能够不知道呢?

数百年前,晋国内部曾经爆发了一场名为“曲沃代翼”的公室内斗,身为晋室小宗的曲沃一脉经过了数代人的努力、历经了多次失败之后,终于夺取了晋国大宗的君位。

在从周室天子手中得到了名义之上的承认之后,夺取了晋国君位的曲沃小宗便想借着对外征战,巩固自己在晋国国内的权威。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当时在位的晋献公最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对手,这就是有着“周室爪牙”之名并且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多次出兵帮助大宗一脉的国家。

虢国。

晋献公选定了虢国作为自己的征伐对象之后,一件有些为难的事情便摆在了他的面前。

晋国要想攻伐虢国必然要经过虞国,那么又怎么能够让虞国国君心甘情愿地借道让晋国大军通过呢?

这个时候,晋献公手下的大臣荀息建议用名***贿赂虞公以达成目的,晋献公听后欣然应允。

等到荀息去往虞国并奉上晋国的名***之后,虞公果然一口答应借道给晋国,让其大军通过攻伐虢国。

可是就在这看似宾主尽欢的时刻,一位虞国大夫突然站了出来,对于这件事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这位虞国大夫的名字叫,宫之奇。

这位推荐了后来成为秦国相国百里奚的大才,一下子就看出了晋国、虢国还有虞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并用“虢国为唇,虞国为齿,唇亡而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

但是虞公最终还是没有听从这位大才的建议,依旧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借道给了晋国。

事情的最终结果也并不难预料,有了虞国的借道之后实力本就比虢国强大不少的晋国最终灭亡了自己南方那个曾经组成了三千虎贲之士的虢国。

至于为了以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大局的虞公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结果,晋国大军在灭亡了虢国之后,转过头来顺手就将虞国给从地图之上抹除了。

除了大夫邹忌所说的唇亡齿寒的典故之外,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假道伐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今的陈侯田因齐虽然并不知道这句后世唐太宗的名言,但是此刻他心中的感受却与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颇为一致。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如今的楚国像不像当年那个横霸一时的晋国,而如今吴国又如何不是当年那个虢国。

至于自己治下的陈国究竟是否还要重复当年虞公曾经犯下的错误呢?

一时之间,陈侯田因齐脑海之中的思绪开始飞快转动了起来。

一边是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短暂安定,另外一边是危险之下可能潜伏着的机遇。

决定陈国命运的十字路口已经在陈侯田因齐面前出现,现在就看他如何去踏出这一步了。

沉吟许久之后,陈侯田因齐脚下步伐轻轻一动,让自己的视线转向了南方,转向了那个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吴国。

“昔年,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谏,其治下虽有贤臣却难以改变国家覆灭的命运;”

“今日,因齐不愿重蹈虞公的覆辙,我陈国也不愿意用未来的屈辱去换着短暂的安定。”

陈侯田因齐的这一句话说出之后,不仅他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大夫邹忌也知道了自己这位君主的选择。

与此同时,陈国的命运也在这位掌舵者的引领之下,走向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

“君上是要拒绝楚国的建议,帮助吴国抵抗楚国?”

“是又如何?”

面对大夫邹忌的询问,陈侯田因齐脱去了刚刚的阴郁之气,满含自信神情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豪迈之语。

“两百年前,吴国能够靠着数万步卒大败数十万楚军,甚至攻入了楚国郢都。”

“两百年后的今天,吴国同样是那个吴国,加上又有我陈国作为后援。凭借我陈吴两国的合力,击败楚国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先生以为呢?”

大夫邹忌听到陈侯田因齐这一番话语,虽然心中明白如今的形势早已与当年不同,但还是仍然被陈侯田因齐的话语所感染了。

“君上所言极是,昔年柏举之战出身我陈氏的孙子能以三万吴军击败数十万楚军,如今我陈国与吴国再次联手,未必不能阻挡楚国势力的北上。”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和楚国放开手脚、摆开阵势厮杀一番,看看到底谁才能更胜一筹?”陈侯田因齐右手紧握、眼中更是放射出无限自信光芒地说完这句话。

陈侯田因齐的视线转向了一旁的大夫邹忌,脸上的神情也由自信恢复成了平静。

之后大夫邹忌耳畔忽然响起了陈侯田因齐的命令声,“还请先生替因齐往使馆一行,告诉楚国使者,我陈国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盟友。”

“诺。”

……

吴国都城吴城之中那座略显简陋的吴国宫室之中,吴侯项昊神情无比凝重地看着自己面前所站立的这位陈侯特使。

数日之前,在陈侯田因齐下定决心帮助吴国并派出大夫邹忌为使者告知楚使陈国决定的同时,一名陈国使者携带着陈侯田因齐的国书踏上了前往了吴国的路程。

靠着昔年吴王夫差所修筑而成连通江水、淮水两大水系的邗沟,陈国使者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抵达了吴国都城吴城。

站在吴国都城这显得有些简陋的大殿之中,望着面前的吴侯项昊,陈国使者眉宇之间浮现出了一丝焦急。

“吴侯,情势我家君上的国书之上已经写明,刚刚外臣也已经向您禀报过了。”

“外臣以为吴国上下应当提早做好准备,以防楚国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势。”

吴侯项昊紧紧握住手中这份由陈侯田因齐亲笔书写的国书,默默听完了陈国使者给予自己的建议。

“陈侯与使者的好意,昊心中不胜感激。来人啊,送使者下去,一定用我吴国最为隆重的礼仪,好好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诺。”

眼见吴侯项昊如此盛情,陈国使者顿时觉得这趟辛苦并没有白费,不过他却并没有接受吴侯这份好意的打算。

比出手势示意靠近自己的吴国内侍退下之后,陈国使者向着面前的武侯项昊躬身一拜,“吴侯好意外臣心领了,但是我家君上还在即墨等外臣的回音,恐怕没有时间去享受吴国的款待了。”

“吴侯,待到贵我两国击败楚国之后,外臣一定前来吴国补上这一次的款待,到时候吴侯可别嫌外臣唐突啊。”

“吴侯,外臣告辞。”

说着这位陈国使者便要踏出吴国大殿,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带着沉稳的声音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田忌先生且慢。”

听到身后有吴国朝臣呼唤自己的名字,陈国使者田忌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声音的方向,视野之中立时出现了一名身着甲胄的沉稳将军。

“不知足下是?”

听到陈使田忌的询问,这名吴国将军也不准备隐瞒身份,当即轻施一礼自我介绍道:“吴国凌氏凌奕,忝为吴国上将军。”

“上将军。”当听到了凌奕的自我介绍之后,陈使田忌当即出声拜见,然后问道:“不知上将军叫住外臣可是有事?”

之后在陈国使者田忌有些疑惑的神情之中,上将军凌奕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了自己所佩的吴钩缓缓递到了他的面前。

“上将军这是?”

“此刀虽然算不上有多么名贵,但却也是吴钩之中的上品。这些年来一直跟随凌奕征战,斩杀了不知多少敌人。今日奕愿将它献与先生,还请先生务必收下。”双手托举着这柄吴钩,凌奕无比郑重地将它递到了齐使田忌的面前。

面对这一情况田忌本能就想要拒绝,不过还没有等他的话说出口,凌奕的声音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耳畔。

“先生莫要推辞,先生星夜兼程来我吴国,向我吴国通报这无比及时的消息。先生于我吴国,先生于我凌奕都有大恩。这柄吴钩能跟随先生左右,才是其最好的归宿。”

“还请先生务必收下,若是先生今日不收。凌奕则会遣人送至即墨交予陈侯,命陈侯转交先生。”

“这……”

最后眼见着上将军凌奕实在过于坚持,陈国使者田忌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如此,田忌也只能收下上将军的这份大礼了。”

就这样陈国使者田忌带着上将军所赠予的佩剑离开了吴国都城,而吴国都城的上空也随之蒙上了一层阴云。

一层大战将临的阴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