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568章 孝王篇三十二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568章 孝王篇三十二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几爵美酒顺着喉咙缓缓流入腹中,秦王嬴渠梁和太子嬴驷这一对父子之间因数年未见而产生的隔阂顿时之间消散大半。

又是一爵美酒灌入口中,秦王嬴渠梁将手中酒爵轻轻放在身前几案之上,抬头对着前方不远处的太子嬴驷沉声问道:“驷儿,你在巴蜀之地整整呆了数年,也曾亲眼见证都江堰的建立。在你看来,这都江堰对巴蜀、对我大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面当听到秦王嬴渠梁询问自己关于都江堰的看法之时,太子嬴驷同样缓缓放下了手中酒爵,心中开始考虑起了该如何应答。

沉吟许久之后,太子嬴驷猛然抬起视线对着对面的秦王嬴渠梁,眼神之中随即透露出了几分郑重之色。

“启禀父王,儿臣以为都江堰对于我大秦来说至关重要。”

吐露出这一句话语之后,太子嬴驷视野中看到的是秦王嬴渠梁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神情。

心中一边思索着,太子嬴驷一边缓缓说道:“父王,若是儿臣没有记错的话,早在这都江堰与秦渠的图纸一道出现在朝堂之上的重臣面前之时,少府便已经说明了这两项水利工程对我大秦的意义。”

伴随太子嬴驷这一番陈述慢慢落下,对面几案之后的秦王嬴渠梁再次端起手边被重新斟满了秦酒的酒爵,顺势将其尽数倒入了口中。

“铛……”

一道酒爵落在几案之上的声音忽然响起,然后便是秦王嬴渠梁平静地不含一丝情感的声音,“不错,那年朝堂之上,栎侯甘龙曾经有过推断倘若能够将此两项水利工程修建完毕,那么我大秦的国力将会得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提升。”

“事实证明,栎侯的这个推断并没有错。就只单单一个秦渠,十数年之间就为我大秦增添了万顷良田。这些年来渭水北岸连年丰收,也是这道横贯关中的引水长渠的功劳。”

将这些关于秦渠的消息一一吐露之后,秦王嬴渠梁原本平静无波的脸上突然泛起了一丝笑容。

“若是父王没有记错的话,在秦渠修建完毕之前,你也曾陪伴你的祖父巡视了秦渠。那么在你看来,这道巴蜀之地的都江堰相比那关中之地的秦渠,又是如何呢?”

默默听完了秦王嬴渠梁的这一番叙述,又听到他抛出的那个问题之后,太子嬴驷知道这是他父王对他的一次考教。

仔细回忆脑海之中关于这两座水利工程的记忆,太子嬴驷在一番思索之后,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启禀父王,儿臣以为若是以对我大秦的重要性为依据,这巴蜀之地的都江堰还要在关中的秦渠之上。”

如一道雷霆一般无比郑重地道出了这个结论之后,太子嬴驷开始结合自己对于两座水利工程的理解开始如雷霆之后的春雨一般缓缓诉说起了自己提出这个结论之后的观点。

若是用话语总结太子嬴驷的陈述,那么其要点一共有两个:

其一,秦渠所处乃是古来就有着“沃野千里”美誉的关中,而都江堰所在的乃是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巴蜀。

相对于改良渭水北岸、泾水以东的盐碱土地,意义多是锦上添花的秦渠;都江堰的意义是将原本蛮荒的成都平原,化为又一个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存在是让秦国在关中、汉中两地之后,又多了一个足以供给大军东出的后备粮仓。

其二,相对于关中平原为秦国开发日久的历史,巴蜀之地归入秦国版图不过区区数十年。

修建都江堰完全可以被视作秦国开发巴蜀的一个开始,而接下来秦国要做的便是利用都江堰修建之中所获的巴蜀民心,将巴蜀之地彻彻底底地归入秦国版图、将巴蜀之地的百姓完全转化为秦人。

试想一下伴随着都江堰的竣工,巴蜀这个蕴藏着巨大财富的宝库再加上秦国官府的宣传,必然会吸引来自秦国各地的百姓沿着关中通往巴蜀的官道来到这新兴的天府之国定居。

到了那个时候,在民间融合的大浪潮的驱使之下,这些巴蜀之地的百姓会将自己真真正正地看作一个秦人。

百年之后,当这些人的孩子渐渐长大并成为巴蜀之地的主要力量之后,巴蜀才会真正变成秦国永远不可分割的巴蜀。

就像来自关洛之地的华夏先民通过千年的岁月才将自己的脚步拓展到东海之滨一样,要想将一个地区彻彻底底从思想上拉入自己的版图,那么根本不是一代人可以实现得了的。

幸运的是,此刻的手中握有这个过程最为合适的助推剂,都江堰工程。

“启禀父王,儿臣身处巴蜀之地数年,曾听巴蜀之地的百姓说起过岷江泛滥之时的波涛,也曾亲眼看过成都平原赤野千里的场景。”

“对于我大秦举全国之力修建这座都江堰,巴蜀之地的百姓可以说是完全赞同。不仅如此,他们还亲身参与到这座水利工程的修建中来,工地之上更是时常能够见到巴蜀百姓的身影。”

说到这里太子嬴驷猛然从几案之后站了起来,向着对面的秦王嬴渠梁躬身一拜:“启禀父王,儿臣以为此次都江堰工程顺利竣工,正是我大秦完全收纳巴蜀之地的民心,开启大力开发巴蜀之地这个未来天府之国序幕的绝佳时机。”

“若是巴蜀能够昌盛,再加上我大秦手中已经拥有的关中、汉中,大秦便能够有足够的底气去完成历代先祖所期盼的东出大业。”

“好!”

就在太子嬴驷这一番话说完之后,秦王嬴渠梁也是迅速从几案之后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来到了自己这个儿子的面前。

看着比之数年之前少了几分锐气,多了几分沉稳但却依旧信念坚定的太子嬴驷,秦王嬴渠梁的脸上出现了几分欣赏之情。

“好啊,我的驷儿终究是长大了。”伸出右手轻轻在太子嬴驷之上拍了拍,秦王嬴渠梁带着郑重说道:“十日之后,你随父王一道参与这都江堰的竣工典礼。”

“儿臣遵命。”

……

十日之后,江水滔滔而过的岷江之侧,一座高台拔地而起。

此刻,在这座高台前方的平野之上站着的人数众多的队伍之中,既有负责整个工程具体规划的官员大匠,也有维持秩序的秦军士卒。

当然在这些人之中,占到比重最大的依旧还是那些从秦国各地来到巴蜀,与当地百姓一起作为工程建设主力的普通百姓们。

十数年之中,他们从秦国各地一批批地赶到巴蜀之地,为了这座都江堰的建设付出了无数心血与汗水。

他们曾经和当地百姓一道经历着开凿山石的艰难,也曾在挡在前方的巨石倒下之时与当地百姓一同欢呼,如今他们站在这里更是要亲眼见证这座经由他们之手修建而成的伟大工程的竣工。

要说他们这些人的心中没有开心,那是假的。不过在开心之余,他们心中也有几分淡淡的不舍。

他们舍不得这片山、舍不得这条江,也舍不得那些和他们十数年如一日同甘共苦的巴蜀百姓。

就在这些人的心中百味杂陈之际,一阵接着一阵悠长的号角之声忽然在波涛滚滚的岷江之侧响起。

“秦王到。”

伴随着这阵号角之声,以及紧随其后的一声嘹亮的报号声。

身穿一身墨色冕服、头顶十二旒王冠、腰间还佩着那柄名剑承影的秦王嬴渠缓缓出现在了高台一侧的阶梯前。

望着前方那一条阶梯,秦王嬴渠梁缓缓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太子嬴驷,而后者回给他的则是一个无比坚定的神情。

带着这份坚定秦王嬴渠梁缓缓迈上了前方那道阶梯,一步两步……

当秦王嬴渠梁的身影缓缓出现在那座高台之上时,前方平野之上众多秦人们一边行礼一边大声喊道:“我等拜见王上……”

高台之上听着耳畔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虽然那股威势无比猛烈,但是秦王嬴渠梁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异色。

左手轻轻攥了攥腰间长剑的剑柄,秦王嬴渠梁伸出右手向着前方那些秦人们大声示意:“诸位,还请起身。”

“多谢王上。”

数息之后,望着前方已经大部恢复原状的秦人们,秦王嬴渠梁右手微微偏转了几度,落在了那已经建成的都江堰之上。

“想必诸位心中都很清楚,寡人右手所指向的正是都江堰。十数年之前,诸位之中有人从故乡出发,来到此地为的就是今日这一刻的到来。”

“虽然今日都江堰才正式竣工,但是在过去数年之间,它已经让巴蜀之地感到了它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原本蛮荒之地的巴蜀,因为有了这座都江堰的存在,未来必然会成为世人所向往的天府之国。”

说到这里秦王嬴渠梁的右手猛然之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向着前方的无数秦人大声叫道:“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诸位的功劳,是你们用你们的双手缔造了这一项堪称伟大的工程。”

“诸位,受嬴渠梁一拜。”

秦王嬴渠梁的这一番话语立刻让现场的人们心中激荡了起来,他们的付出能够得到他们所效忠的君王的认可,他们的心血能够为他们所属的国家所铭记。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比自豪的,而他们唯一能够表达出自己此刻心中自豪的方式便是……

“君上万年,大秦万年……”

“君上万年,大秦万年……”

“君上万年,大秦万年……”

望着前方那一片热血沸腾的百姓,听着耳畔那一阵令人激荡的话语,秦王嬴渠梁一时之间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最终,秦王嬴渠梁口中缓缓吐出了一句简短的话语。

“大秦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