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571章 孝王篇三十五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571章 孝王篇三十五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对于距离后世两千六百多年之前这个战国时代的人来说,这句话在其心中的意义越发显得深刻。

经过一年饱经风吹日晒的辛苦耕耘之后,收获足以支撑来年一家所需的口粮甚至还有富余,这恐怕是这个时代大多数贫苦百姓心中最大的期盼了。

至于什么沙场建功、什么封侯拜将之类的事情,那就不是这些衣食所安有时都难以保障的平民百姓可以奢望的了。

正是由于农业对于广大百姓而言实在是太过重要,所以一位精通农事的大才便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很显然,眼前这一位躬耕于田野阡陌之间,向那些衣着朴素的农人教授耕种之法的许行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大才。

秦王嬴渠梁脚下步伐轻动,数息时间便越过了太子嬴驷,快步走到了这位许行先生的面前。

“初听先生刚刚那番话语,我便觉得其中道理实在精妙;细想片刻之后,又有几道疑问逐渐生出,不知先生能否为我解惑?”

“这有何不可之说?”

听到面前的秦王嬴渠梁对于自己的学说十分感兴趣,许行脸上顿时充满了畅快的笑容。

又听闻其心中有几个疑问要向自己请教,一向待人和善的许行也没有什么拒绝的打算。

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一身农人打扮,又看了看周围那一片又一片的田地之间重新恢复劳作的秦国农人们,许行心念一动向秦王嬴渠梁抛出了邀请。

“若是不介意的话,我等一边行走在这田野之间,一边探讨学说,如何?”

“求之不得。”

接到来自对面许行的要求之后,秦王嬴渠梁脸上随即带上了一缕笑容,身形之间尽显一位老者的慈祥与和蔼。

就这样一身农人打扮的许行先行几步,秦王嬴渠梁和太子嬴驷跟随在后,三人一道游览起了这片田野之间的风光。

迎着从前方不断吹拂而来凉爽秋风,看着周围那一波又一波的粟浪翻涌,秦王嬴渠梁脸上那股笑意愈发灿烂了。

此番他之所以仅仅带着太子嬴驷微服出宫,为的便是想看一看眼前这一幕秋日里的美妙景象,为的就是想要看一看普通秦人收获之时那发自肺腑的真挚笑容。

从视野之中周围那一片显得无比和谐的田间风景来看,显然秦王嬴渠梁此行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

带着那份灿烂笑意环顾了周围景色许久之后,秦王嬴渠梁转头望向走在前方的许行。

“先生以为,我秦国的农人如何?我秦国的农事又如何?”

秦王嬴渠梁这道带着几分豪迈的话语,立时对着走在前方不远处的许行就抛了过去。

只是,秦王嬴渠梁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一直带着几分轻笑走在两人前方的许行脸上的神情忽然就是一滞,脚下的步伐也情不自禁地加快了几分。

很显然,许行的心乱了。

只不过这份心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许行便平复下了自己的心神,恢复到了之前那般的平和神态。

学着身后的秦王嬴渠梁环顾了一圈周围景象之后,许行转身向着秦王嬴渠梁躬身而立:“不满老先生,秦国的农事与我的家乡楚国却是有极大的不同,秦国的农人同样与我楚国之百姓有许多的差异。”

“哦,可否详细说说?”听到许行提起秦楚两国之间的不同,秦王嬴渠梁带着几分好奇轻声问道。

面对秦王嬴渠梁的询问,许行自然也是没有什么隐瞒的心思,可是为两人介绍起了秦楚两国之间农业的不同。

当今天下若以国土广大而言,首推地处华夏西部的秦国,以及位于华夏南方的楚国。

秦国如今所拥有的国土除了关中、汉中、巴蜀这三处算得上是适合农耕的地方之外,其余地方要么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要么是不适宜耕种的贫瘠山地,甚至有些地方干脆是寸草不生的苍茫大漠。

相比较于秦国国土大部分都不太适合于农耕,地处南方的楚国国土就显得格外肥沃了。

虽然在这个距离两千六百多年之后的战国时代,后世那些产粮之地都还是一片瘴气弥漫之地。

但是楚国所开发出来的土地却是足以供给整个楚国人口的消耗,甚至还能有不少的富余。

此时,身在南方之地的楚人在农事之上依旧还是执行较为原始的刀耕火种,不过饶是如此那些地方在秋日里也能生长出一片片累累硕果。

可以说那一片片掌握在手中的肥沃土地,便是楚国这个南方大国与中原诸国争雄的依凭之一。

而相比较于只要简单耕耘便能收获累累硕果的楚地农人来说,身处关中之地的秦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辛苦太多了。

春季,当万物渐渐复苏之际,数不清的秦国农人便已经在治粟内史派往各地的农官的指导之下,开始了新的一年耕耘。

夏季,当烈阳高悬于天际之上时,秦国的农人们忍受着那无比的酷暑在田间地头辛苦的操劳着。

秋季,经过了大半年的辛苦耕耘之后,秦国农人们依旧不能停歇,他们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中将自己这年的辛苦所得收获下来。

可以说,除了大雪冰封天地的冬季,秦国的农人一年之中根本没有多少休息的机会。

和这个时代其余诸侯的农人一般,秦国的农人们之所以如此辛苦,便是为了自己、妻子和儿女在第二年能够没有饥饿的忧虑。

当然,也正是这些朴素且勤劳的农人的存在,铸就了华夏这个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灵魂。

“以农为本”,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四个字,它暗藏了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的秘密。

话题或许有些偏了,让我们重新将目光拉回到这片关中之地的田野之间,拉回到眼前亲切交谈的三人身上。

默默听完了面前这位许行先生关于秦楚两国农事的对比,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农业的学说之后,秦王嬴渠梁似是有意也似无意的轻轻点了点头。

缓步走到这位许行面前,秦王嬴渠梁淡淡询问道:“不知先生对当今秦王如何看?对如今的秦国又如何看?”

这句话还未说完,许行双眼之中的神色随即便是一变,然后他的话语之中不由带上了几分郑重。

“老先生若问当今秦王,许行未曾见过其人,只从这些普通秦国农人口中听到了几分对于他的评价。”

“在这些秦国农人眼中,当今秦王倒是一位治国有方、待民和善的有为之君。”

几句话语说完了对于秦王嬴渠梁的评价之后,没有顾及面前眼中那位神情微变的老者,许行又缓缓道出了自己对于秦国的看法。

“至于秦国嘛,据许行看来对于农事农人格外重视。每逢春种秋收之时,总能有各地的农官奔波于田间地头之间的忙碌之举。”

“如此一个以农为本之国,倒是许行一个好去处。许行有心在这秦国落下脚来,只是不知道这秦国是否欢迎许行?”

“善,善,大善……”

还没有等许行将话语完全说完,听到他有心留在秦国的秦王嬴渠梁当即带着喜悦称了三声善。

话落秦王嬴渠梁面色忽然变得郑重,几步之间便已经来到了这位许行先生的面前:“先生若想留在秦国,我秦国上下自当欢迎之至。不仅如此,嬴渠梁还想邀请先生入我秦国朝堂,治粟内史之下司农一职已虚位以待先生。”

嬴渠梁这三个字一出口,加上先前其身上显现出的那份气度,许行如何还不清楚眼前的状况。

这是当今天下的第一诸侯亲自邀请自己入秦国朝堂为官,而且一出手便是此前秦国所设立的主管农事的最高官职。

秦王嬴渠梁的诚意不可谓不厚重,秦国对于自己的邀请不可谓不真诚,那么自己又是否要留在秦国呢?

这个问题许行并没有思考许久,就像原时空之中多年之后他也曾带着弟子从故乡楚国前往滕国一般,许行最终还是接受了秦王嬴渠梁这份邀请。

身形微微上前几步,许行来到了秦王嬴渠梁面前躬身一拜:“臣,许行,拜见王上。”

“好好好……”

眼见自己此行不仅看到了秋收时节秦国农人那夹杂着畅快的忙碌,又遇到这一位精通农事的大才许行,秦王嬴渠梁只觉得这番行程格外的畅快。

……

一刻钟之后,在周围农人有些依依不舍的眼神注视之下,许行跟随着秦王嬴渠梁一起踏上了回返秦国都城咸阳的路途。

只是几人的脚步还没有走出多远,远方地平线之上忽然传来了一阵马蹄踏击地面的厚重响声。

在一手紧握腰间长剑的太子嬴驷的戒备之下,一道矫健的墨色身影忽然出现在地平线之上。

数息之后,当那道身影渐渐靠近到太子嬴驷已经能够看清其面容之时,一道带着兴奋的呼唤突然出现在了这片原野之间。

“疾弟!”

策马扬鞭很快便来到了秦王嬴渠梁所乘坐的马车之前,作为此次传令之人的蜀君嬴虔之子嬴疾利落地翻身下马。

“启禀王上、太子,韩侯、魏侯的车驾距离咸阳已不足三日行程,蜀君请王上、太子即刻返回咸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