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十一章 赵国酒肆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十一章 赵国酒肆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不管秦公嬴连的《求贤令》让秦国朝野产生了怎样的非议;也不管这道《求贤令》让秦国之内那些有心人起了什么样的心思;嬴连的这道《求贤令》还是不可避免地传向了天下各国。

在嬴连的一声令下,黑冰台在天下诸国的分部全都行动了起来。他们将一张张印着求贤令的纸张偷偷贴到了天下各个大城邑的显眼处。

再加上来往于秦国和山东诸侯的商人的宣传之下,秦国新君颁布《求贤令》的消息迅速在山东诸国的士子庶民之间传播。

秦国在这些山东士子庶民的眼中不过是个地处西陲之地的边僻之国罢了

虽然在穆公之时秦国是天下有数的强国,但是这两百年的沉寂让秦国逐渐消失在了山东诸国国人的印象之中。

让秦国再次为这些人所知的还是数月之前秦国二十万大军与魏国会战于河西之地。

这一战的结果天下诸国之人都已经知晓,那就是秦国大败。

这一战的结果让天下人看到了秦国的衰弱,也让天下人看到了一位新兴霸主的崛起。

这场大败之后秦国再次传来一个消息,现任的秦国国君嬴悼子病逝,前任国君灵公的独子嬴连继承秦公之位。

在听说嬴连不足十六的年纪之后,天下人都开始对这位年轻的秦公感到好奇。

他们想要知道这位临危继位的年轻秦公究竟会将秦国这个曾经强大到令天下之人瞩目的诸侯国带向何方。

嬴连也没有让他们久等,在继位的第一时间废止人殉的法令便发了出来。

这道命令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正在改变的秦国和一位敢于担当的秦国新君。

毕竟可不是每一位刚刚继位的国君都敢于对抗本国已经实行了数百年的传统。

更何况就算是以周礼规范的中原诸国也不见得都废止了人殉,比如那个和秦国同出一源的赵国人殉之事还是时有发生。

就在天下人感叹着秦国新君的担当之时,《求贤令》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不问出身,只看才能。”

当天下之间的士子看懂了这份并不难懂的法令之时,这八个字就不约而同地出在了他们的心中。

他们一方面对于秦国这道前所未有的法令感到震撼,另一方面也对敢于颁布这条法令的秦国新君的气魄感到敬佩。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以才授官还不是天下普遍通行的规则。

除了魏国的李悝变法采用了选贤任能的授官方式之外,其他各国还普遍都是贵族掌控朝堂。

尊贵的贵族站立的朝堂哪有留给那些卑贱的庶人容身之处。这或许是天下大多数上位者的想法。

即使有一些精彩绝艳之辈能够通过知识获取高位,也被那些贵族大臣所看不起。

这样的现状如何不让天下间千千万万的庶民士子们感到不满。

这种不满已经酝酿了很长的时间,而《求贤令》的出世让这种不满彻底爆发了出来。

“一路向西,到秦国去。那里有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在诸国的庶民士子之间就流传了开来。

在这句话感召之下,天下各国的士子们都纷纷整理起了行囊开始向着西方赶去。

赵国都城中牟的一个酒肆之中几个士子打扮的人正聚集在一处,他们的脸上都出现了无法抑制的兴奋神情。

他们其中一个人的手中正拿着一卷抄录下来的《求贤令》。

“国人宾客贤士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位士子用激昂的声音喊出了这句话的时候,整个酒肆之中的士子都沸腾了起来。

“好。”一个穿着普通的中年人坐在他们身后,听了这话,大声喊道。

中年人的叫好立刻引起了刚刚那位念出这句话的士子的注意,他恭敬的来到了这位中年人面前躬身请教道:“敢问先生,这句话好在何处?”

“这句话你刚刚读的如此的激昂,难道不知道这句话好在何处吗?”听到士子的请教,中年人有些疑惑的问道。

听见中年人的问题,士子有些不好意思。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尴尬。

“我们每次读到这句之时都感到心中顿时生出了一股豪气,这股好奇让人不自觉地激昂了起来。但是要真正说这句有什么好处,我们却是说不出来。请先生为我们解惑。”

就在刚刚那位士子尴尬之时,他的同伴为他解了围。然后他恭敬的向着这位中年人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请先生为我等解惑。”

在他的带领之下刚刚那桌的士子全都起身站立恭敬的向着这位中年人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好好好,既然诸位有如此好学之心。那公仲连就为诸位说说这秦国新君嬴连的《求贤令》好在何出。”

看着面前这几个人如此的恭敬,公仲连也不好推辞。走上前去扶起他们之后,高声对他们说道。

然后公仲连又看着周围的其他士子朗声道:“诸位如果想要听的,公仲连的也不藏私。如果公仲连说的有错的还望大家包涵。”

等到公仲连说完这句之后刚刚还嘈杂之声响成一片的酒肆都纷纷安静了下来,他们很好奇这位名叫公仲连的到底会说些什么。

“这《求贤令》到底好在哪里呢?”看着周围安静地注视着他的士子们,公仲连脸上浮现了一股笑意。

“其一,《求贤令》首先列举了秦国的这次河西之败。大家都知道秦国曾经也是天下有数的强国。如今的秦国败在了我三晋之一的魏国手中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秦国在天下士子之中的分量。但是秦公依旧说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公仲连先说了一下求贤令发出的背景,然后就向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让酒肆之中的众人都纷纷交头接耳了起来,他们开始纷纷猜测嬴连为何要写河西之败。

“秦公此举想要告诉诸位,即使是强大如秦国者也会因为国势衰微而导致大败。但是这也是秦公的自信,他相信秦国不会一直衰败下去。而秦公知道如何才能使得秦国富强吗?”

公仲连的第二个问题依旧让周围的士子感到迷惑,他们又不是秦公肚里的蛔虫哪里知道秦公知不知道如何让秦国富强。

“我公仲连认为秦公也不知道。于是他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天下之间的贤才,这也就有了公仲连所说的这《求贤令》第二好的地方,秦公要召的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如同太公孙子那样使得秦国再次强大的人才。”等到周围再次安静看着他的士子,公仲连继续说道。

“第三好又好在何处?”就在公仲连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周围有士子急切地说道。

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公仲连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第三个好:“这第三好就好在那句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大家都知道这秦国的土地都是当年周天子分给秦国的。也就是说这些土地都是秦公的,秦公将土地与大家分享就是在和天下之间的贤士共享秦国。这足以显示秦公嬴连的胸襟气魄。”

说完之后公仲连平复了一下自己心情,他再看看周围恍然大悟一脸激动的众位士子们继续说道:“《求贤令》有这三好,那诸位认为公仲连刚刚说的那个好有没有道理?”

“有理。”

在公仲连问完之后全场之人一齐说道,然后一股巨大的声音由四面八方向公仲连处袭来。

面对这股气势公仲连微微一笑,心中没有半分的惊慌。

“我看先生就是秦公所说的强秦之才,先生有没有想要前往秦国一展才华?”人群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声音让公仲连微微一愣。

正当公仲连静静思考之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到了公仲连的耳中。

“先生大才想要施展才华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然后一位看着很年轻的士子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他慢慢地走到了公仲连面前躬身拜道:“赵氏子弟赵籍拜见先生。”

赵籍自报家门让酒肆为之一震,在这赵国之中能叫赵籍的只有一位那就是赵国未来的继承人,赵侯赵浣之子。

“公仲连拜见公子。”知道了他的身份,公仲连的心中没有一丝波动。只是简单地回了个礼。

“先生如果想要一展才能,何不就在赵国。赵籍答应先生,如果将来赵籍继位为侯一定拜先生为相。”面对公仲连,赵氏下一代继承人给出了天底下除了诸侯之外最为具有权势的相国之位。

这话一出酒肆之中立刻就沸腾了起来,相国高位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公仲连想问公子一个问题,只要公子的答案让公仲连满意,公仲连就会出仕赵国。”面对周围人群的议论公仲连没有半分的波动,反而又是一个问题抛出。

“先生请说。”

“公子可有勇气向天下再发一道《求贤令》?”

“这……”

公仲连的问题让公子赵籍十分地为难,赵国同样也是世卿治国的国家。面对朝堂之上的非议,他真的不敢说有勇气去发《求贤令》。

“先生往何处去?”看着慢慢走出酒肆的公仲连,赵籍焦急的喊道。

“向西,去看看那个年轻的秦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说完这句之后公仲连走出了酒肆,只留下了遗憾的赵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