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173章 集体乔迁

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173章 集体乔迁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0:08:43 来源:小说旗

董晓宇返回到申江,这次回去他在家里拿了咸肉,咸鸭,还带了点皖南的特产,也是给徐晓林夫妻,周伯和张姨俩人尝一尝。

董晓宇大二第二学期的生活,一如既往,每天两点一线,周仁德和张玉珍两人就跟着董晓宇住在申江,他们俩不太想去金陵,尤其是张玉珍,她很喜欢申江现在的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人认得自己,与自己的爱人在这里生活,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

清明节,周仁德抽空回了一趟皖南县城,给自己的父母亲坟头挂纸钱,那是皖南农村的风俗,他在县城一中的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返回申江。

而丁明辉,从年初六开始,马不停蹄的忙着,几个月过去,建设新厂的工程进度如丁明辉预测的一样,在五月底全部完工,丁明辉总算松了一口气,并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给了自己的小舅子,岳父等。

今天晴空万里,也是董晓宇的亲人和四个亲属家乔迁的日子,徐晓林、周文清和周仁德三人乘坐火车从申江回来,这个年代的房子建好就可以马上入住的,家具所用的木材上都用桐油刷过的,虽然不太好看,但耐用。

董晓宇的四姐董晓菊前段时间生了个儿子,四姐夫汤超洋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四姐姓董,全名董学文,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搬家不复杂,就是拿一些衣物,其他的都在县城新买,连董晓宇的大伯家也一样,这十套房子家里面的木制家具都是标准配制,每个房间一张木床和一个木衣柜,客厅一张八仙桌,四把木椅子,餐厅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锅碗瓢盆自己买,所以大家都是一大早就过来了,汤超洋跑了一趟,然后为每家叫来一辆三轮车,都说好地址,到时统一给钱。

汤超洋觉得只有自己家搬家稍微麻烦一点,家里的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自行车,还有岳父他老人家的几十箱茅台酒;东西虽然有点多,只能自己多跑几趟;现在搬过来也是为了在新房子里过端午节,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

李正杰的父母跟着董晓竹和宝宝一起过来的,程锦云的父母也跟董晓兰和宝宝过来了,也算认一认自家儿子家的家门;大姐董晓梅家昨天下午就开始搬了,昨晚就搬过来了,大姐夫丁明辉把家里能搬的都搬来了,也不需要买。

大家一到家属区内,看到一排厂房,还有一排宿舍楼,不是高楼,而是两层建筑,厂区与生活区用2米高围墙隔开,厂区有10栋20*100米的标准的厂房层高6米,加中间一栋两层的办公楼总高8米,占地面积也是20*100平方米,整个厂区是个长方型250*200平方米。

另外250*200平方米是生活区,生活区分成员工宿舍区和家属区,员工宿舍区与家属区之间也是用2米高的围墙隔开;厂区在生活区的南面,生活区在厂区的北面;宿舍区在西面,家属区在东面,在生活区3米围墙之外有一条约6米宽的灌溉小河。

家属区共有两个大门,东大门直接通围墙之外,大门处设有门卫室,东大门是一扇大铁门,铁门上开有一个0.75米宽的人通过的门;另一个南门通向工厂区,有1名女门卫管理。宿舍区大门设置的方式与家属区相同,唯一不同的大门朝向,宿舍区大铁门朝西,外面也有一条4米左右的水泥路,跟东面水泥路宽度一致。

最外围的围墙统一高度3米,而生活区最外围的围墙上还拉了钢丝网,都是为了生活区的安全;厂区的门卫室,设3个男门卫,宿舍区的西大门门卫由两名男门卫和一名女门卫组成;家属区的东大门门卫室内有一名男门卫和一名女门卫;所有男门卫都是退伍军人,这是晓宇的要求,毕竟以后生活区很多女工。

都是整整齐齐的白墙,现在他们都知道这是董晓宇家的产业,尤其董大勇夫妇的几个儿女亲家,更是下巴都快惊掉了,还有家属区,三排二进四合院,每排十户,都是一样的房子,也是白墙青瓦,真漂亮,出门都是水泥路,以后也不担心下雨天家里会脏了。

每排二进四合院间隔10米,中间有一条4米宽的水泥道,也是为了未来能开车,水泥路到每家都有三米的绿化带,中间水泥路与各家大门有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连接。三排四合院的两侧都是4米的水泥路,水泥路都是连通的,水泥路与四合院两侧都有3米的绿化带。每排四合院看上去像挨在一起,其实不然,中间都有间隔1米,外面看不到这种隔开,也是因为皖南多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