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179章 善良的董大勇

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179章 善良的董大勇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0:08:43 来源:小说旗

董晓宇晚上放学回来,看到自己的周伯和张姨已经回来,也很高兴,一如周仁德看到晓宇时高兴表情,三个人吃完晚餐,玉珍收拾家务,两父子聊到田东阳,以及东阳这个可爱的孩子让自己与张玉珍睡一个房间的事。

董晓宇明显感到周伯很喜欢东阳这个儿子,而且说到东阳长相继承了自己母亲的大部分容貌,这是爱屋及乌的情感,也看出东阳对周伯情感上的依恋,虽未见其人,晓宇已经对东阳充满好感。

周仁德也把自己送东阳手表的事说了一下,这毕竟是宇儿送自己的礼物,董晓宇却不在意,说等周末休息之时再去买一块回来就是。

周仁德只想表达任何的儿子都比不上宇儿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董晓宇显然很明白他的心意,在董晓宇眼中物质是物质,跟情感没太大关系,做人不能把情感与物质过度的绑在一起,尤其他自己已经摆脱了物质对情感束缚的阶段。

缺钱之人用钱衡量情感也符合实际,灵魂之间共鸣的人早已超越物质,就像周仁德用董晓宇的钱,他是不在意的,董晓宇也不在意,那些只是用来生存或者说生活的东西而已。

董晓宇真心也替两人高兴,曾经所有的障碍现在都没有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一段佳话。

老家洪水褪去,董超洋领着自己的岳父和大伯,开着三轮车回到村里,董云龙感慨不已,自己家里也有损失,很多家具泡过水,都需要拿出来晒一晒,董大勇和汤超洋也把家具搬到院子里晒一晒,洪水过后都是大晴天,很适合晒东西,土路早已晒干,董晓宇家属于基本没有损失的那种。

而董晓宇的小舅舅家则不一样,除了电视机和装衣服的箱子提前搬了出来,其他的东西都被洪水浸泡过,整个大队,汤超洋村子地势高没有波及,周家村有部分人家受灾,但晓林岳父家不在此列,周文清家地势高,听说洪水到她家操场后很快就褪去了,她父母家没有任何损失,程金云家,李正杰家都受了洪灾,董晓兰直接让程金云的父母搬到县城服装厂的四合院去住,以后不回农村了。

董晓宇的大舅舅几个儿子家也都受灾,想一想比其他人家好很多,所有种田的人家,一季水稻全部淹死,农民损失惨重。

而董晓宇父母的亲属属于整个大队损失最小的一群人,他们这几家基本损失一点口粮,养猪场建在山里太明智,没有受一点点波及。

在外做事挣钱的一大群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家乡发洪灾,都纷纷带钱回来,让在家的父母和长辈,妻儿安心,只想表达家里有我,受灾不可怕。

政府也知道受灾群众不容易,公粮与余粮收缴全免,还在大城市募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旧衣服、旧鞋子给受灾地区群众送过去,当然这些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

董大勇知道自己大哥家不容易,直接送了2000块给自己的大哥,让他不要难过,徐兰芝也给自己的大哥家送去2000块,几个亲家没有给钱,是因为不需要,晓宇父母亲都知道去年一年,自己的儿子分给了几个女婿多少钱,最少收入的程金云,也有三万多块,李正杰有七万多块,大女婿更多近十万块,现在也就老四少一些。

董晓宇的二姨徐春华家那边也没有受到洪水的波及,整个乡里,董家村所在的大队受灾最严重,很多人家的土墙被洪水浸泡过,不能在住人,砖房则不受影响,家里通风好了,卫生处理好,一周就能住,近百户的董家村有一半人家还是土墙瓦房,徐家村还大一些,也有一半人家是土墙瓦房,这中间有一部分人家有人去外面做事挣钱,受灾的损失相对较少。

晚上放学回来,董大勇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儿子董晓宇,皖南老家洪水褪去后的损失,尤其土墙瓦房的住户们,住房可能是危房,董大勇不断地阐述乡亲们的不容易,董晓宇总算理解父亲打电话过来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拿一笔钱出来。

董晓宇这几天准备出发去香港的,既然父亲希望他伸出援手,那就按照父亲的意愿,只要父亲开心就行,于是对父亲说:“我拿两万出来,董家村,徐家村一个村各一万,如果你觉得够不够?不够你就说个数。”

“够了够了,我以为你拿一万块钱出来做点好事就行了,太多也没意思,也不需要雨露均沾,给土墙户一点钱就行了,其他我们也管不上。”

“爸,那我明天早上跟大姐夫说一声,让他从厂里拿出这笔钱,以后结算时直接扣除就可以了;这笔钱给你老,具体你怎么安排怎么支配我不管,但不能说是我拿的,我不需要这个名声。”

父子两人达成共识后,董晓宇等父亲挂上电话才放下电话,电话机安装在周仁德夫妇的房间里,董晓宇只能在他们房间里接听电话,“周伯,打扰你和张姨休息了。”

“宇儿,我跟你张姨还没这么早睡的习惯,我们俩躺床上也是在聊天。”

董大勇就把刚才儿子的通话内容跟自己的妻子重复了一遍,徐兰芝理解自己儿子的意思,他不在意这些所谓的名声,他只在意自己的父亲是否开心,简单说花两万块解决他父亲心里惦记的事。

儿子知道自己父亲曾经是一名保家卫**人,他老人家心里惦记着穷苦老百姓,但他也不想做烂好人,出点钱解决受灾的乡亲们眼前的麻烦,本来再过一段时间,农村就要双抢了,现在不需要了,洪水吞噬了即将成熟的水稻,很多人家等着早稻成熟接上自己家的口粮,现在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家里只会更加困难。

徐兰芝帮董大勇算了算,一家应该有200块,可以坚持到晚稻成熟,徐兰芝让自己的老公拿一万块钱交给自己的大哥徐利民,让他帮忙去做徐家村的事,自己的大哥在徐家村原本就很有威信。

至于董家村,请大哥董云龙帮忙去跟村长商量一下,由他与村长安排怎么发放?具体发放哪些人家。

说成是城里人知道乡亲们受灾一起募捐的,反正自己家也不需要这点名声;而且有时做好事并不容易;被人攻击沽名钓誉,农村里永远不缺少说酸话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