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351章 董晓宇为母校县城一中捐款

董晓宇在皖南县城住了一周,就乘火车返回了苏州,因为自家二伯的事,想起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踏入皖南县城,就找到自行车修理铺工作的事,才想起曾经帮助自己的善良大叔,看了父母亲,父亲的心结也打开了,此行完美。

到达苏州,晚上一家人吃晚饭时,董晓宇跟家人分享了自己回皖南发生的两件事,林震雄特别佩服自己的亲家,这是一种胸襟,家教好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而周仁德感叹自行车修理铺唐大叔的好人好报,善良的人遇到善良的人才有不一样的结果,善良的人更容易理解或者说更加懂得别人的付出,明白什么是情分,什么是本分;他没想到董晓宇当年帮助他家,原来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事存在。

当然,董晓宇没有跟家人说与采购科长和厂长分享好处的事,这种事只能埋藏到最心底。

放下,两个字很好写,看似很简单,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真的不容易,这是一个人的心胸已经变得宽阔,或者他自己已经彻底从被伤害的事件中走了出来;善良的人更容易原谅别人的过错,或者说善良的人更容易找到治愈自己心灵伤痕的良药。

董晓宇的善良来自于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尤其是他父亲董大勇,一位了不起的抗美援朝战士,明白国家大义,更爱自己的家人;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

周仁德是看着董晓宇从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成长起来的,董晓宇的成长,他都没缺席过,这也是他最自豪最骄傲的地方。

此时,董晓宇用询问的语气对周仁德说:“周伯,我想给母校县城一中捐一笔钱,你觉得怎么操作比较好?能帮助学校里的贫困学生,让他们知道学长从未忘记母校,可我也不想出名,更担心影响到皖南县城父母亲平静安宁的生活。”

周仁德知道董晓宇一直不爱出风头,更不想惹事生非,董晓宇曾经说过,闷声最好,做好事全凭良心,“宇儿,其实也简单,我出面跟校领导交涉,不接受采访不登报,可以在母校内部宣传,你不是1981年皖省高考状元吗?就以母校81届高考状元的名义在母校成立助学金,帮助学习成绩好家庭经济差的学弟学妹们圆梦,那宇儿你觉得这样安排合适吗?”

董晓宇觉得周仁德的方法很好,考虑也算周全,就没有对周仁德的建议做任何的修改,于是赶紧说道:“周伯,你老想的很周全,就这样操作。”

“宇儿,那你这次打算捐多少钱给皖南县城一中?”

“1000万吧,分成两部分,200万作为助学金,另外800万改善学校师生间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吧。”

周仁德对这个数字,心里没有起一点涟漪,他太清楚董晓宇的实力。

“好,等开学我一个人回去一下,现在转账比以前方便,协商好,我让他们提供账号,你再安排打款,等资金到账后,我就回来。”

周仁德也是行动派,说好的事,立即就会去做,或者说董晓宇希望他做的事,他都乐意第一时间去做,能为自己内心深处最喜欢的孩子做事,而且是做好事,整个人干劲十足。

8月31号,周仁德找到县城一中的李校长,并说明自己的来意,李校长担任县城一中校长才一年多,没想到竟然有这种好事落到自己手上,很快李校长召集大家开会,因为周仁德是曾经县城一中的老师,很多与会人员都认识,还有几个与会人员是周仁德曾经教过的学生。

大家很快忆起1981年高考,那一年是皖南县城一中最荣光的时刻,皖省理科第一名落在县城一中,当与会领导听到周仁德代表董晓宇捐款1000万时,所有的老师惊的嘴巴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其实董晓宇高三班主任王老师也在领导班子成员之中,他比谁都记得清楚当年的董晓宇是多么的优秀,数理化都是满分,英语接近满分,唯一算短板的是政治。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惊讶归惊讶,事情还没有完,接着周仁德说出董晓宇的安排,准备把1000万拆分成两块,200万作为助学金,剩下的800万人民币,用来改善师生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而且董晓宇不希望这件事在外面宣传,在学校内部激励一下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就可以了,不上报纸不接受采访。

捐款人有这种要求,李校长不会了,真的是做好事不留名,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不在意出名的名声,而且是做好事的名声;在校园激励学弟学妹们,这个好,这是反哺母校呀。

很快学校负责财务的人,把学校在银行的账号递给了周仁德,周仁德借用了校长办公室的电话,给董晓宇打了电话,把县城一中的银行账号说给了董晓宇,也简单把县城一中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开会这件事也说了一下。

董晓宇又给周语彤打了电话,安排立刻打1000万到县城一中账号上,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县城一中财务人员接到银行通知,从苏州转过来1000万到他们县城一中的账户,财务人员很快去银行确认,他也是与会人员,确认确实到账,然后直接找到李校长并告知1000万已经到账。

李校长再次召集大家开会,并在会上宣布董晓宇的捐款资金已经到账,1000万,虽然县城一中没有克扣过老师的工资,但学校要做的事,很多想做却没有钱做,比如老师们的住处,学生宿舍等等。

会议讨论如何使用这800万资金,另外200万已经明确作为助学金专项资金。

周仁德知道1000万人民币的捐款资金到账,就立即回了一趟服装厂家属区的家,与自己的大舅哥,董大勇夫妇打过招呼就回苏州了。

董晓宇去火车站接到周仁德,“爸,辛苦你了,事情总算圆满。”

“宇儿,做这事本来就开心,见到很多的老同事还是很高兴的,他们没想到是我自己回来处理这么大的事,他们有的人还想起你的样子,知道你曾经住我家的事。”

“爸,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都12年。”

“是呀,我和你张姨跟着你也有十年多啦,这十多年是我过得最舒心的。”

“爸,谢谢你们的陪伴,有你们,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未来还有好多个十年,我需要你老一直陪在我身边。”

“宇儿,爸答应你一直陪伴你。”

县城一中的事很快在县城发酵,县城又不算大,也没什么新闻,81届高考状元给母校捐款1000万元,确实刺激到莘莘学子们,谁不想像学长一样出人头地,如今依旧风光无限,最关键以后成绩好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不在担心没钱读书了。

丁明辉陪着县领导吃饭时,领导说81届高考状元捐款母校县城一中1000万的事,一下子捐这么多钱,人都没到场,想认识一下都做不到,丁明辉早知道这个事,这点钱对自己的小舅子不算什么钱,自己岳父母那里有5000多万,现在想见小舅子难度不小,听老婆四妹说小舅子在宛陵市投资了40亿分三年投资资金到位,现在他也不知道小舅子多少钱,估计几百亿了吧。

唐大叔也听到县城一中81届高考状元捐款1000万的事,想一想都激动呀,自己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竟然跟状元一起做事 ,捐款1000万呀,那他多少钱呀?过亿吧,可能更多,总之现在自己的儿子女儿儿媳妇都有工作了,自己现在也没有压力了,邻居问自己找了什么关系,哈哈哈,自己怎么可能告诉他,慢慢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