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437章 在太湖岛上对医疗产业的思考

SARS**还在持续扩散,董晓宇的亲人基本都在太湖东山岛上,没有陌生人踏入岛内,也就不能担心家里人被传播,家里老人太多,这个病对老人不太友好。

董晓宇在岛上,一个人看着波光粼粼的太湖,反思自己的投资,忽然间,董晓宇想起华夏国内生物制药水平相比欧美国家差距巨大,医疗设备,许家栋已经安排米国纽约分行的投资团队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董晓宇明白,自己哪怕提前知道很多的事,但现在还是遗漏了这个重要环节,尤其明白华夏国内未来的医疗或者说现在的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差距巨大。

自己应该早一点在这个领域布局,购买合适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或者在这个领域投入研发,国内没有合适的人才,可以去国外去找,去请,去挖,不谈爱国情怀,只要钱到位,董晓宇相信还是能办到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董晓宇心里很清楚,将来因为华夏医改让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有病不敢去医院,这种大势,凭自己个人能力是逆转不了,但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些利于老百姓的工作,至少可以让老百姓付出的代价少一些,自己也心安一点,知道了一点动作都没有,自己的心也会不得安宁。

许家栋接到老板董晓宇的指示,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自己的老板有一颗为华夏老百姓的心,钱不钱的在自己老板眼中已经是其次。

不过这个任务不简单,医疗设备到现在还在做市场调查分析,在寻找合适的对象,做这个产业的外国企业根本不差钱,不容易搞定,除非在股市上下功夫,但这个也不容易,老外坏的很,控制比较严。

如果学印度阿三,直接模仿和仿制,不管专利约束;这个想法在华夏国内行不通,尤其在千禧年华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米国也会以此为借口,对华夏首都高层发难,这不仅仅是生意,还要考虑到政治因素。

董晓宇知道许家栋的难处,没有给他设置期限,不过在华夏国内哪个城市成立生物研究中心,从全世界挖人才的想法,已经在董晓宇的脑海中形成,买不到,其他渠道也搞不到,只能组建研发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但生物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需要去挖,这个应该比找到航空发动机项目负责人相对要容易一些。

想到这里,董晓宇给俞教授去了个电话,询问他认不认识生物医药方面在米国的华人科学家,待遇好商量,俞教授清楚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老板,这次SARS**可能让他感觉到华夏国内生物医药技术的落后,他一定安排人去买这类的公司。

不过有技术的外国医药公司不一定卖给华夏人,那只有一条路,自主研发,虽然起步晚,但可以起点高一些,这样与欧美国家的制药水平差距就会小一些。

暑假到来,在外上学的孩子回到苏州,回到东山半岛,朱天赐中考也结束了,现在的岛上非常热闹,而且在东山岛上居住比苏州市里面居住要凉爽一些,毕竟在太湖上,稍微刮点风,岛上的风会更加清凉。

八月份中旬,SARS病毒,在华夏国内得到有效控制,所有人又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经历SARS后,杭州有一家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突然进入大众视野,网购这个在国内新鲜的事物,董晓宇知道阿里巴巴的出现将改变老百姓的购物方式,未来对实体店冲击极大。

董晓宇每天在家花大量时间研究自动化,下一步打算发展机器人,自动化机械手臂,先把工作原理搞清楚,董晓宇需要这样的人才,林宇前世的母校有这样的领军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