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570章 董晓宇与两个儿子交谈

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570章 董晓宇与两个儿子交谈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0:08:43 来源:小说旗

朱天赐对自己的父亲崇拜不已,这时董晓宇说道:“用人以德才兼备为主,如果做不到就要退而求其次,有才是前提,在想办法配人去监督,如果对方不同意,则不可重用。”

同时,董晓宇给两个儿子讲什么是管理和监督制度的意义,打个比方,你家有块钱,别人也知道你家房间里有这笔钱;假如家中没有人在,出门时要锁上自家的大门,锁门这个行为就代表那个监督制度。

第一种品行高尚的人,你家有没有锁不锁门,无关紧要,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压根就不想拿走这笔钱,这类人自我要求极高,而且他们的约束感极强,做事有自己的底线,根本不受外面的诱惑影响自己的行为。

第二种就是盗贼,这类人只要知道你家里有这笔钱存在,一旦你家里没人在家,你用了再多的锁,他都会想办法进入你家偷盗你的这笔钱。

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第三种,你有锁他不会去偷,没有锁他们会顺手牵羊把钱拿走,监督制度只能约束第三种人,第一种人不需要,第二种你约束不了。

因此做事情之前,首要任务就是识别人,判断对方是哪一种,第二种不接受监督制度的,基本就是想偷盗你的钱,第一种人他不会在意你的制度,有更好,省的出现问题他解释说不清,不会跟你辩驳的,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这些生活经验,或者说这些人生阅历,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老师也没有教,大道至简大道相通,这给了两兄弟一些启发,他们俩都是极聪明的人,一点就透,董晓宇特地强调人性不可考验,防范于未然才是真正的高手。

然后他又把自己的投资理论说了一遍,不要追求最高峰时抛售,更不要追求在最低点时买进;这个道理,两兄弟都明白,这主要考验一个人的贪念,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自控力,在巨大利益面前是否把握的住,这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干成大事的先决条件。

董晓宇很清楚这些道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明白,董晓宇更明白知道一回事,做成是另外一回事,接着董晓宇跟两个儿子说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念,知难行也难,知行合一难上加难;大家都明白,**这个东西最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意志。

一个人选择处事做事的方式往往与整个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纯理性的人不多,这种人一般自控力特别好,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这样讲,风险偏好者总想着开拓新领域,风险厌恶者不敢有丝毫的冒险,更喜欢按部就班,是公司制度的维护者,这样的人合适做财务管理,稳定是一切。

朱天赐终于明白,父亲让自己管理家族产业的所有资产,自己确实不喜欢冒险,所以哥哥做的很多事,自己都不会去尝试,父亲其实早已经知道自己两兄弟的性格,难怪父亲说自己和哥哥是双子星座,有冒险精神是好,但风险也大。

就像父亲和姑姑搭配,父亲喜欢以小博大,按父亲的说法他就是一名风险偏好者,尤其前苏联的投资,说起来简单,其实所冒的风险极大;假如前苏联没有解体或者推迟十年八年解体,那父亲的投资收益不一定能赚到多少钱,投资就是这样风险越大收益也大,没有什么风险的生意,收益自然就少。

父亲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不只是自己的努力,也有自己的运气存在,所以有空多做点善事,让自己的心宁静,绝不能唯利是图,这是大忌,更不能因为利益失去良知,失去做人的底线,不然早晚功亏一篑的,做任何大事必须站在道义的一旁,哪怕暂时输了,也会赚取到名声。

我们华夏人,讲究金字招牌,就是包含诚信和道义,这两条一条都不能放过,就好比自己家在金三角用自己家的军事训练基地的成员去屠杀毒枭,这就是道义,哥哥董翊寒拿钱让自由主义联盟杀去消灭闽南黑板组织,这样就能保护更多在米国的华夏普通人,这也是道义。

做人不能滥杀无辜,但一定要遵循古训,对坏人一定要赶尽杀绝,不能留后患或者说隐患,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总之后患无穷,妇人之仁要不得,朱天赐清楚自己的个性,自己做不到哥哥现在所做的工作,他明白只要自己帮哥哥管好家族的产业就可以了。

两兄弟现在算是明白父亲做事的底线和做事的逻辑,心狠手辣也不是错,关键额是看针对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智者不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