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692章 董晓宇给林建华的建议

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692章 董晓宇给林建华的建议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0:08:43 来源:小说旗

不过在董翊寒看来,超越昆山实在没什么意思,用十几年超越香港才是他的目标,辉煌新城将是华夏沿海最璀璨的明珠,只是地方太小,不然给他二十年时间,超越申江成为华夏第一市也不是不可能。

申江最大的优势是背后有长三角,而辉煌新城最大的优势是政策,背后有一亿多人口的东北三省,面积更是长三角的几倍,求大不是董翊寒的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是体现当地老百姓幸福指数的。

在董翊寒看来,寸土寸金的香港也没有太多的发展情景,即使国家为他们搞了一个大湾区,高成本就是经济发展的致命伤,而导致高成本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辉煌新城是不会允许香港李家来投资,骨子里董家就看不起香港的几大家族。

在辉煌新城只有董家一家,就像新加坡李家一家一样,但新加坡李家有底线,新加坡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加坡人的幸福指数等等,大部分是董家父子比较认同的。

带动东北三省发展,也是华夏的领导跟林建华交代过的,希望林建华能把他的意见带给董家;这也是董家父子的想法,目前华夏只有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比较好,现在米国又在全面打压华夏,发展东北三省的经济刻不容缓。

曾经就有人说过,华夏如果有五十个苏州,那华夏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俄罗斯也希望辉煌新城能大力发展经济,地区经济是有辐射效应的,不是很多人经常说,苏州杭州经济发展是依靠了申江的经济发展吗?

董晓宇在得知华夏的领导的意思之后,特地去了一趟金陵,与大舅哥林建华当面交流;董晓宇建议林建华直接向华夏的领导建言,把珲春市从吉林省单独拿出来,直接向华夏国务院汇报,作为特别市,县都有省管县,跳过市,那么市为什么不能跳过省呢?

把珲春市作为东北地区发展的标杆,用10年时间打造万亿Gdp的市,如果达到目标,直接提升到副省级单列市,珲春市最大的优势就是与辉煌新城相连。

而且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用工成本过高,不利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当年把他们的制造业转移到华夏东南沿海,还不是看上华夏用人成本低的优势,东北发展起来,有利于人口的分布,减少人口的流动,对整个社会治安还有帮助。

这些道理,林建华当然都懂;董晓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提出让林子涵来担任珲春特别市的市委书记,再搭配一个从沿海地区过去常务副市长,到珲春市担任市长,或者珲春市整个常务班子都从沿海和中部地区调过来。

加上苏州云海时代投资集团的号召力,董晓宇有信心把吉林珲春市经济发展起来,而且董家有意在珲春市建立东北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再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由这个物流中心到辉煌新城的深水港口,就此一项投资,就可以拉动珲春市的整个经济,物流中心可以与珲春市一起投资经营,珲春市出地,苏州云海时代投资物流公司出钱。

董晓宇想象不出,地价这么便宜,物流发达,再来个政通人和,投资者不来,就没有天理了,而且吉林有吉林大学,这也是985院校。

以点带面来破局东北经济的发展,珲春市发展起来了,周边的兄弟市又不是傻子,只不过他们也没有信心,做了改变也引不来投资者;而投资者害怕领导更换后,政策的连续性,如果新来的领导不承认以前的承诺,作为企业是伤不起的,简单说就是政府不讲规矩不诚信,有太多投资者上当受骗过,以至于大家都在说投资不过山海关。

再加上东北地区的酒文化与南方的茶文化大不相同,南方人更喜欢与懂规矩的人做事,还不是几杯酒下肚,感情用事;外国人就把这点分得清清楚楚,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不能也不可以混为一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