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 第277章 定科举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第277章 定科举

作者:零七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14 来源:小说旗

“诸位爱卿多方朝议,定下三种策略,其一:科举首创立,所有参与考试的人,全部录用。

朕之意,便是不想天底下有滥竽充数之辈,为我大秦官吏。

这样的人,身居高位,则天下必乱;居庙堂之远,为地方官,则为祸一方。

所以,此决议废止,怎可所有参与的人,都全部录用?

但,天下总有怪才,或许科举不行,并不代表他无所建树。

朕可在科举放榜之后的第三天,于章台宫静坐,但凡有觉得自己心中韬略,不可以科举表意之人,都可来章台宫求见朕。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为求天下贤才之心,臣等惊服!”

嬴胡亥又道:“第二种办法,则是诸子百家等额录用,六部官员,多出自于诸子百家。

这样的做法看似公平,可是诸位爱卿可曾想过,这天下非儒即墨,说的是儒家和墨家之人最多。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就相当于儒家和墨家将会有诺大的一批人才无法一展胸中抱负。

此非是朕之过?

也不可!”

“第三种,朝廷根据官员需求,规定一定数量,若今年需新晋官员三千,则录取三千,明年需两千,则录取两千。

此办法颇为中肯,只是诸位爱卿可曾想过,天下读书人,齐鲁大地为首,人数也众多。

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这朝廷需求的官员数额来录取科举士子,那无需测试,便也知道官员皆出自于齐鲁。

其余地方的读书人,又该如何?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朕立科举的目的,是为天下读书人开龙门。

天下!

齐鲁读书人,并不能就代表了天下!

天下者。

繁华之所,是天下。

不毛之地,亦是天下!

尔等可明白朕的意思了?”

朝堂之上,诸公面有愧色。

李斯率先拱手出列:“陛下,若是如此,那便以天下四十余郡为基础,根据每一个郡的读书人多寡,而划分下来一定的录取比例,可否?”

嬴胡亥道:“若是如此,自然也可,但是切记,考生户籍所在之地,需追溯三代,保证不是科考前夕,临时找人改换户籍。

此等欺瞒行为,朕深恶痛绝!

但,如果有人改换户籍,比如此人从齐鲁之地,往西南之地而去,因为两地读书人区别很大。

他至少需要在西南之地待上二十年,方才可用西南之地的户籍参加科考。

否则的话,便一并算为原籍科考。”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听罢,只觉得这科举在皇帝心中,早就已经被划分的无比细致。

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考试移民这种现象,在嬴胡亥前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早就已经屡见不鲜了……

“那陛下,春闱在即?”蒙恬拱手出列道:“可是即刻拿出方案来?”

嬴胡亥道:“初次科举,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纰漏,这个无需担忧,等到科举考试结束以后,从考生的户籍一看,再做定论不吃。

倒是科举试题,诸公拿出来的,朕也看过。

武举为朝廷挑选将官,自然以武功取胜,弓马娴熟者优先录取。

文举,则需要以文章取胜,目前为止,我朝堂之上,看过科举试题的,也就是你六部各自的尚书。

按照科举的分流,六部各自设置分流,单独出考题,此办法不错。

毕竟,我朝朝政分流吏、户、礼、兵、刑、工,你们各自所需的人才,自然也有区别。

所以,科举开考前,你们六部也要做好各自的宣传,让天下读书人选择适合自己仕途走进去。”

李斯拱手道:“陛下,朝堂之上如此划分六部,但州郡之下,县所,如果依旧按照县令、县丞、县尉、县监划分,恐怕有所失。

何不将州郡治所,也如此划分?”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当。”内史腾拱手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只怕冗官靡费过大,到时候官员人数增多,人浮于事,反而令国立亏空,长此以往,岂非灭国之忧患?”

刑部尚书赢将闾也拱手出列:“臣也以为此举不妥,依照我大秦目前的局面来看,虽然一郡之地中,划分为郡守、郡尉、郡监三人,分别执掌一郡事务。

但是天下四十余郡之中,多数郡之中,却只有郡守一人,实则是人才颇为缺少。

而有的则只有郡尉,无郡守,更无郡监,如任嚣率军南征百越,分为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以后,此三郡并未曾设置郡守、监军更是没有。

全部归属于任嚣一人统领,统称为东南一尉。这除了朝廷对于任嚣的信任以外,便是我朝之中,其实是没有那么多可用之才。

所以,眼下想要细致划分官员,更是难上加难。

故而,如果是细致划分,恐怕也要等到科举制度选拔中诸多官员,人满为患之后,方才需要如此考虑。”

嬴胡亥沉吟片刻:“分权算是好事儿,这可以防止地方土皇帝的出现,朕这一路从东方走来,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山高皇帝远,一方县令,便为地方土皇帝,只手遮天,鱼肉百姓,为祸乡里。

但如果划分的过于细致,确实是会出现冗官问题,此举暂且不议。”

顿了顿,嬴胡亥又道:“姑且等日后再议!”

“喏!”李斯拱手入列,面如不变。

嬴胡亥却忍不住眼睛一眯,心中暗自想到:“是啊,正史上秦末天下大乱,赵佗之所以能割据一方,就是因为东南一尉的原因,他那个时候,就是整个东南边的最高长官……”

李斯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放任嚣南归啊……

嬴胡亥下意识的从自己面前的御案上伸手翻了翻,果不其然,就找一卷任嚣上奏的奏折,就是请求南归的……

嬴胡亥抬起头来,正巧不巧,李斯也抬头,君臣两人对视一眼,各自会心一笑。

“科举的事情,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诸多朝臣眼睛朝这一边上的同僚们看去,都见得各自无话,似乎是要下朝了一样。

“陛下,东胡人和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又该如何处置?”拱手出列说话的人是蒙毅:

“臣之意,东胡畏惧我大秦天威,所谓之认亲之说,实为虚幻;至于浑邪王和休屠王两人,部落中所有人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余万,可以兵锋威逼其南越阴山,归顺我大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