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 第63章 先进的制度改革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第63章 先进的制度改革

作者:零七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14 来源:小说旗

典客王喜双手捧着竹简,快步走到皇帝跟前,双膝跪下,随即呈给皇帝月氏国书。

嬴胡亥看罢,不由冷笑:“有意思,这月氏国王呈上国书,愿为我大秦藩篱,侍奉我大秦为宗主国。甚至还厚颜无耻的请求朕加封他为月氏王。”

典客王喜拱手道:“陛下,月氏使团也已经抵达咸阳城驿站。”

嬴胡亥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王喜,颔首道:“起来吧,让他们等几天,一来就召见,他们月氏人还真以为朕闲着没事做的。”

“那臣先行告退。”

嬴胡亥嘴角微翘:“急什么?你父为我大秦老臣,执掌右丞相职务多年,尽心尽力,今日朕宫中无事,就去你家走走。”

王喜面露大喜之色:“陛下莅临臣家中,实乃天幸!”

帝辇上,嬴胡亥面无表情,心中却开始琢磨起来一个事儿,这事儿也是他今天忽然见到九卿之一的典客王喜,这才发现的。

虽说三公九卿,有一些官职没有任免具体官员,但大部分官员,几乎都是朝堂上的贵胄。

诸如蒙氏一族、李氏一族,王氏一族则又分为王琯和王离两家。

尤其是冯家,冯劫为御史大夫,冯劫的儿子冯去疾,曾经一段时间取代王绾,为大秦右丞相。

毫不夸张的说,大秦朝堂之上,只怕都找不出比冯家更为显赫的家族了。

劳资为丞相,儿子为御史大夫,一门两公侯!

哪怕现在冯去疾撤下来了,依旧是九卿之一的宗正,身份依旧显赫。

其余朝臣的子嗣亲朋,则多为九卿之下的下属官员。

那这岂不是说,诺大的朝堂之上,更像是一张关系网?

嬴胡亥轻笑一声:“看样子,科举制应该提前问世了,只是这科举制问世之前,朕觉得有必要先把纸张弄出来。

如此,我大秦子民受才能都接受教育,科举制度也才有了生长的土壤。”

“那么……这件事情找谁来做?”嬴胡亥思索了片刻,随即眼前一亮:“有了,可以先这样!”

不知不觉间,嬴胡亥就已经到达右丞相王绾府邸。

此时的官员府邸,前半部分为办差之所,后半部分为居住生活之所,哪怕是咸阳城中,也就如此,只有到了后世,方才彻底分开。

当然,咸阳宫中,也设置有皇帝和大臣们处理国事的大殿。但大多数时候,官员依旧在各自府邸办差,十日一朝会,如有特殊事项,可直接求见皇帝。

或者皇帝有什么事情,直接召见响应的官员。

这样令办事效力颇为地下,而且皇帝一人虽说集权在身,可却非常劳累。

王绾听得皇帝驾临,急忙外出迎接。嬴胡亥随意看了看官署,便直接来到了王绾后府。

王绾奉茶,跪坐在嬴胡亥身侧,王绾之子王喜,也一并跪坐在王绾侧后方侍奉着。

“昔年,丞相朝议,和李斯争执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朕今日前来,还想听一听丞相对于这两种制度的看法。”嬴胡亥虚幻一言,故意引出一个话题来。

王绾摸不准皇帝是什么意思,便如实道:“臣以为,自周代开始,分封制成为联系血亲关系,宗族大宗小宗的极好办法,也便于开疆扩土。

遥想当初纣王无道,天下起而伐灭,周朝遂而占有天下。

只是那个时候的天下疆域,和我大秦的疆域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主要归功于分封制度,诸王拥有土地和军队,大肆开疆扩土。

诸如我秦国,伐灭西戎,吞并巴蜀,横扫义渠,所以才占有了函谷关西边的无尽沃土,奠定了争雄天下的霸业。

当今之世,我朝北接匈奴,南凑白越,西北有月氏,东临大海,然而匈奴之北,是什么地方,无人能知。

南越之南的中南之地,又是什么地方,照样无人能知。

西北的月氏再往西北走的西域之地,却依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至于大海,臣反而认为海洋产出丰富,无论是海鱼还是生活所需的海盐,都是非常富庶的东西。

若是有舰队能探索海洋,建立起来诸多谋生的手段,那就是天下开财源。

等到那个时候,我大秦也会更加富有!人口也将会更多。”

嬴胡亥深吸一口,这王绾的眼光很超前啊,竟然想到了开采海洋资源!

牛皮!

王绾察言观色,见皇帝脸上露出向往之色,随即道:“但正如李斯所言,分封制度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一旦宗主国衰弱下去,就会重现春秋战国的无尽战乱,到时候荼毒生灵,天下都要陷入战火中。

臣方才所说的,都是往好处考虑,如果分封国不愿意按照皇帝的意思,往北灭匈奴,南跨中南之地,东出大海,西约祁连山,反而养精蓄锐,意图反叛皇帝,岂非养虎为患?”

嬴胡亥又是一番沉思,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在他记忆里,随便一抓就能抓出一箩筐这样的事情来。

“那这么说,分封制依旧有其局限。”

王绾含笑道:“陛下无需多虑,我大秦有眼下这无尽疆土,本身就是旷古未有的事情。

更况且,我朝如此多的土地,许多地方都还是未曾开坑的荒山。

甚至于先帝在山林苑中修建的宫殿里边,偶尔都会有猛兽袭击。”

嬴胡亥颔首道:“丞相言之有理,那朕还想问问丞相,对于焚书令有何看法?”

相对于后世动辄十数亿的人口基数,大秦这几千万人口,真的是少的可怜了。

“时过境迁,朕今日所来,乃是虚心求教,问政于爱卿,无需担忧什么。”

王绾激动地连接磕头:“吾皇圣明,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自己老爹这样说,王喜吓得额头上冷汗直流,这种对话简直就是在非议先帝啊!

可,自己又怎么敢打断君王和父亲的对话?

“诸子百家诞生于近乎六七百年的纷乱之中,各项言论不说杂七杂八,但其中必定有精髓。

如兵家经典,兵法十三章;可以说是战争宝典了。

但也正是因为起言论班杂,所以不适合天下一统,可丞相李斯为法家高人,他所言之焚书令,无外乎就是焚毁除法家以外的书籍。

让法家成为我大秦主流,此为一家独大。

如果将来时儒家门徒为我大秦左丞相,倘若是儒家门徒要也建议皇帝来一个焚书令,焚毁除了儒家以外的令书。

这对于天下而言,无异议最为可怕的灾难,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嬴胡亥眼睛一亮:“那,丞相可有办法摒除这种弊端?”

王绾叹了一口气:“皇帝恕罪,老臣多番思索,终究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摒除这种眼睛看得见的灾祸。”

嬴胡亥思量片刻,遂而道:“实不相瞒,朕似乎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弊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