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书八零,疯批辣媳威震全村 > 第116章 省城副本!开启!

姜恬看着邱俊彦这个状态,感觉天都在下雨似的。

可外面明明艳阳高照……

“希望你不要后悔啊。”姜恬提醒一句:“有的人错过一次就是一辈子。”

景雨那么优秀的人,肯定追求的人特多。

失恋的时候最容易被人钻空子,说不好就让别人给追走了。

二十六七岁,还能指望景雨一直不结婚原地等着?景家父母也不会同意的!

邱俊彦低着头,那样子,姜恬觉得他后不后悔不知道,但是肯定是难受的。

抱着一大堆的文件,姜恬上了车。

回了省城以后,顺道去学校接姜秀放学。

姜秀一个人从学校走出来,和旁边三三两两一起走的人不一样,显得有点孤寂。

姜恬瞧见了,想是开学第一天动静闹得有点大,姜秀可能被人排挤了。

“没人欺负你吧?”姜恬问了一句。

姜秀摇头:“谁敢。”

班级里的确是没人和自己走得太近,不过这样也没什么。

没有朋友,自己也一样成绩好,什么都没有改变。

愿意和自己在一起的朋友才是朋友,不愿意的,她也不会强求。

姐妹俩一到家,顾聿辰难得下班早,已经在厨房里淘米了。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姜恬看着顾聿辰把菜都洗好了,心情大好。

“最近没那么忙了,不急的活就先放着。”顾聿辰笑着说。

顾聿辰加班是常态,能赶上回家吃饭都不错了。

不过不管怎么忙,能做的还是会做。

不能掌勺烧菜,洗菜淘米这种打下手的事还是会做的。

从来没有下了班就往沙发一躺,什么也不做只等人伺候。

姜恬眼下每天也没什么事做,可是人是闲不下来的。

既然想要进军省城,就得有个计划了。

因为广告打得好,省城这边和其他外县的订单也在变多。

姜恬想要慢慢地把管理层转移到这边来,县里只留负责人就好。

省城的厂房有家属楼,现在住的都是临时工。

当初从郭玉林那返聘回来的职工,那么多人是没有机会转正的。

毕竟厂房都是租用的,真是哪天有变化,这些临时工就免去安置的麻烦。

不过姜恬也没把这些临时工赶出去,一直让老样子住着。

现在管理层要搬来就得考虑怎么腾出几间来。

住了那么久,也不是说腾就能腾的。

最后姜恬把刘长河从县里接过来,这方面的事,就得刘长河出马了。

刘长河也没觉得多难,直接把两家并到一家。

中间砌上隔断,再多开一道门,就一间变两间了。

有人不同意,说什么都不搬,刘长河也摆明了道理。

“现在这家属楼本就不属于你们了,郭玉林已经把房子租给了厂长,厂长原本是有权利有资格把你们都清出去的。”

“现在让你们继续住,这么大一间房,就算住两家人,也完全不拥挤,你们也不能占便宜还嫌小吧?”

“还说不通,我也不说了,我可以当场给你们办离职,你们愿意搬哪都行,自己掏钱呗!”

刘长河说这话也半点不夸张,当初的安置费郭玉林已经给了,对这些员工,半点不欠。

现在被姜恬返聘,虽说是临时工,好歹也是一份工作。

住都是白住,竟然还叽叽歪歪?真是升米恩斗米仇了吗?

被刘长河这么一说,众人也只能乖乖听话。

他们离开家属楼,租房也是一笔开销,现在还真不能得寸进尺了。

事情很轻松就摆平了,刘长河更狠。

所有的家属楼几乎都是这么做的,这样一来,一半的房子都腾出来了。

“空出这么多?用不完吧?”姜恬问道。

管理层一共才多少?

刘长河悠悠地说:“就没有用不完的,等房子都腾好了,拾掇干净了,直接对外出租,也是一笔不小的进账呢!”

姜恬不得不给刘长河竖起大拇指,要是赚钱,刘长河还真不比自己差!

管理层能搬的都搬,不能全家搬的,就自己住过来。

刘霜梅离不开分厂,刘长河就让人住到分厂的职工宿舍,他和周兰芳两人搬来宿舍。

等到春暖花开该耕地了,再让周兰芳住回来种地就行了。

办公室转移的事情很快解决,搬家的时候厂里的车去一拉,这事就算是解决了。

省城的繁华不是县里能比的,姜恬这边一动,不少人盯着呢。

省城的食品厂也不少的,比县城更加壮观。

五花八门的经营品类让这一行形势一片大好,百家争鸣。

省城秋季食品展销,不少厂家还有农产品的商家全都齐聚一堂。

相比上一次的展销会,这一次认识姜恬的人多了不少。

姜恬站在展台,自家的几样产品虽然说不上多,但是重在精。

不过这一次她还是更关注其他的展台。

现在政策好,不少新的商家涌入市场,几乎是雨后春笋。

姜恬挨个展台走一遍,吃吃又喝喝,也是想了解一下同行们的产品都怎么样。

这边姜恬正吃着,旁边也有其他厂家在香林坊的展台吃。

与其说是展销,和来参加的客人相比,明显各家厂商才是更加兴奋的人。

这一趟姜恬也不白走,发现一家卖薯片的厂家。

品牌没有听过,肯定不是当地品牌。

薯片的味道自然是没的说,重要的是还有好几个口味。

片身薄脆,在老式的膨化食品里,算是异军突起。

“一样给我来三包!”姜恬说着就掏钱,弄了一大口袋的薯片。

姜恬打开一包,吃得正开心的时候,展台的负责人来了。

“姜老板能喜欢我们的产品,我可真是不胜荣幸啊!”

说话的是个年轻男人,看年纪,比邱俊彦大点有限。

在大家都西装革履的时候,人家穿一件夹克衫,显得很是悠闲。

“认识我?”姜恬笑着,省里的各大厂商她认识的不算多,眼前这位刚好就不认识了。

男人递出一张名片,姜恬也赶紧回赠一张,之后看着对方的名片,知道人家叫杜玉峰。

杜玉峰的厂子是外县的,地名就已经很偏僻了,是那种当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小县城。

“杜老板,幸会了,你家这薯片,的确不错,是好的产品。”

姜恬觉得自己算是嘴刁的了,这薯片能打动她,没的说的。

杜玉峰听了这话,自然是开心的。

“姜老板这话我信!”杜玉峰笑着回道。

他是真的不觉得姜恬说的是寻常的客套话,毕竟人家愿意为了这薯片掏钱,就说明他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薯片的销路实在是打不开,姜厂长要是能给指点一二,我就谢谢姜厂长了。”

杜玉峰今天不是第一次见姜恬,他是看过姜恬座谈会上发言的录像的。

同样是小县城,人家姜恬的生意就能做大做强,在省里都能站得住脚,他也想学习一下。

姜恬看着杜玉峰,就说:“指点可不敢啊,不过你现在产品不错,只要打开营销策略就行了。”

“酒香的确是不怕巷子深,可也不能光指望巷子,其他的巷子,胡同,大马路,是不是也得知道一下?”

说到底,还是知名度和宣传度的问题。

听了这话,杜玉峰面露难色。

姜恬就问:“资金问题?那就得考虑比重了,哪方面能挤出点钱来,省哪都不能省宣传,不然就是闭门造车,枕头瓤子想绣花,别人想认识你,你也不给机会呀。”

这也是为什么她在宣传方面一点不心疼钱的原因,舍小钱,亏大钱。

杜玉峰听了,的确是觉得有道理,但是道理不能当钱花,他依旧没钱。

因为资金问题,之前办厂会选在小地方办。

现在为了生产,就已经花了不少钱,如果挤出资金,那就只能在原料上下工夫。

可原料换了,这东西还能是原来的味儿吗?

好产品和好宣传,似乎二者不得兼得。

姜恬看着杜玉峰陷入沉思,姜恬多少猜到一点。

“考虑过招商引资吗?”姜恬说道:“找有钱的股东注入资金,有了钱,死水也能盘活了。”

她是觉得这薯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可以保证的,现在就是需要打出名气来。

其他的地方还好说,广告,就是贵,就是离不开钱的。

杜玉峰却是一脸苦笑,解释:“以前也请过几个老板过来看过,不过都因为是小厂子,人家看一眼就走了。”

人家打心眼里觉得小厂子做不出好东西,有了固有的偏见以后,一切就都白搭了。

姜恬觉得这还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看了看时间,就说:“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去看看怎么样?”

她是不介意搞投资的,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灵活对待。

杜玉峰先是一愣,之后惊喜。

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想放弃。

姜恬拎着薯片离开了,又继续看看,自己想吃啥,就想投资点啥。

晚上,杜玉峰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想约个时间,请姜恬去厂子看看。

如果姜恬愿意融资,那这小厂也不用面临走投无路的这一条路了。

姜恬痛快打听,第二天就把邱俊彦和刘长河都带去了。

秋凉县只是一个小县城,等姜恬到了,发现是自己乐观了。

说是县城,其实很村也没什么区别了。

几样建筑物紧挨着村里的村庄,小的不能再小。

“怪不得人家想融资的人一来就走了……”姜恬嘀咕一句,这点场面自己还是顶得住的,不至于转身就走。

杜玉峰过来寒暄几句,之后就带着姜恬几人在厂子转悠起来了。

厂子的设备还算新,职工人数不算多,但是环境和卫生做的很好。

姜恬看了一圈,就说:“现在的情况,想要引资还真不是容易事。”

首先这地点就不给力,车钱油钱也是钱,往外运输无形中就加大了成本。

至于这车油成本是算到厂家头上,还是算到批发商的头上,这就不说了,反正总得有算。

杜玉峰苦笑,看姜恬的表情,估计……悬了。

姜恬这时候问:“介意转移厂址吗?”

杜玉峰还以为没希望了,面对姜恬这样的问题,说道:“倒是不介意,只是钱……”

姜恬知道什么都不开钱,她不能现在给答复,只告诉杜玉峰:“等我消息。”

杜玉峰点点头,说:“留下吃顿饭吧……”

小地方没什么好的饭店,但是真想谈成这事,也许酒桌可以。

姜恬笑道:“我喝完就睡,啥事都谈不拢的。”

她谈生意是看利益的,也不是看酒精。

杜玉峰心里有些酸涩,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姜恬的身上。

邱俊彦是不建议投资的,小厂子太破了。

刘长河是觉得那小厂能给村子带来利益,有厂子就有职工。

姜恬思来想去,就决定先估价,投资的话,也得看看份额。

第二天,姜恬终于做出决定,转移厂址后,她要靠薯片,在省城为自己争夺一席之地。

决定了的事情,姜恬也不想浪费时间,赶紧联系了杜玉峰。

杜玉峰是没想到姜恬的电话来的这么快,一夜之间就能定下来了?

投资的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杜玉峰自己控股四成,但是可以保留子公司“第一味”的品牌名字。

姜恬说了,如果将来散伙,保留他的商标,不会抢他的。

事情交涉好以后,合同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签好了。

之后就是资金的注入,和广告的投放。

搬迁厂址的时候,姜恬同步找了设计师。

薯片的原包装有点low,她要换包装,等初稿出来以后,直接找广告公司和电视台,想把推广打上去!

杜玉峰对于姜恬的办事效率真的叹为观止。

迁厂址还没完成呢,相关的订单交涉已经在进行了?

“设备可得轻点放啊!”杜玉峰很紧张这些设备。

现在订单都开始谈了,这边要是因为设备出问题导致订单挤压,他也没脸去见姜恬。

姜恬很看重薯片的推广,甚至还亲自写了活泼的曲子,让自家的三朵金花唱了推广曲。

一包土里土气的小薯片,一下子就被包装成了明星产品。

等新的广告替换上电视台的时候的,杜玉峰已经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就在一个星期以前,小厂子因为滞销都快要断了资金链,可怜巴巴的蹲在小县城就差自生自灭了。

如今竟然成了“名牌”,名字已经在电视台响当当不说,一个星期的订单量,已经赶上他两个月了……

“怎么样?选择跟我合作,绝对不让你失望,很快第一味的名字就会在省城响当当了!”

姜恬笑着,她要用一包小小的薯片,撬开省城商圈的大门。

现在她脑得欢,下一步肯定就是要迎来狂浪,业内人士有红眼病的肯定也不只郭玉林一个!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融入,后称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