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书八零,疯批辣媳威震全村 > 第125章 养殖的快乐你不懂!

有了钱,如今姜恬还有了社会影响力,这也让她必须更加对自己严格要求。

买卖做到这个程度,姜恬也想先停下脚步,到了该沉淀的时候了。

生意越做越大,人心也容易也来越漂浮。

现在厂里的员工们都能够靠着工资安稳度日,开疆扩土的事情也可以暂时放一放了。

刘长河被姜恬找去,说是要在厂子里放电影。

至于放什么电影,让大家自己投票,按照票数多少,排列顺序。

“一放七天啊?”刘长河说道:“那就得赶紧找人了。”

放电影的也不是说有时间来就能来的,得提前联系,片子也不是说有就有的,都是电影院淘汰了的胶片被他们收购去的。

姜恬就说:“这个没事,直接联系电影院。放一场给多少钱就行了,片子也得是最新的,以前看过的就不要放了,没意思。”

刘长河点头,这样也是行,多花点钱而已。

“还有,最近加强思想建设,我可听说了,最近有的员工下班以后喝大酒,惹事,还得单位出面去做担保,这事得重点强调一下,不能有了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天天喝得五迷三道,上班的时候又要操作机器,真说出了事怎么办?”

“酗酒都算不得工伤,到时候人残了,他们家里人怎么办?”

刘长河也赶紧记下,这都是开大会的时候要讲的。

职工们物质追求已经满足了,开始要精神追求了,但是精神追求的范围太大,姜恬得引导大家追求点好的。

不能光为了精神自由,就把为所欲为当正经了。

贴出看电影的告示的那一天,不少人都很期待。

新上映的电影,票钱可不便宜。

年轻的职工恋爱想请姑娘看电影,可以直接把人领来,厂子不会限制。

等下班以后,大家匆匆吃饭,料理完一切后,晚上起点,厂子大食堂准时开始观影。

姜恬来的时候,食堂里已经关了灯。

食堂的凳子不太够的,职工就自己带着凳子来,桌上还摆了不少吃的,弄得很是热闹。

“厂长?快过来坐啊,我自己炒的瓜子,可香了!”

“我这有苹果,来这坐!”

有眼尖的职工瞧见了,赶紧招呼姜恬过去坐。

姜恬忙说:“不了不了,你们慢吃!”

她也不能在这看了,都已经这个时间了,再不回去,家里那俩不知道吃啥呢。

匆匆离开了厂子,姜恬回家一进门,空气里已经有了香味。

姜秀在厨房煮热汤面,顾聿辰拿碗筷,已经准备要吃了。

“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顾聿辰说道,姜恬轻易不加班的。

姜恬洗了洗手,说道:“厂子放电影,我去看了一眼才回来。”

一家三口坐下吃饭,姜秀下的面条还是挺好吃的。

姜恬有点累,吃完饭摊在沙发上像一团烂泥。

姜秀要去刷碗,被姜恬拦住了。

“回去写作业,厨房的活不用你做。”

她从不要求姜秀学厨艺学做家务,更不会灌输姜秀“女人就该做这些”的思想。

将来姜秀愿不愿意下厨房,想不想做家务,也都凭姜秀自己开心。

顾聿辰打开电视,搂着姜恬在沙发上腻歪。

顾聿辰的律所现在已经算是稳步的经营着,自由办公了一段时间,也该弄个正经的办公场所了。

为了上下班省事,顾聿辰就在附近转悠看房,没考虑过市中心的商务写字楼。

最后把新的办公地点选在距离家步行十分钟的小型商业街。

办公场所也就只是一个地址,主要的还是律所的实力。

姜恬中午抽空来律所看一看,顾聿辰正在人事部说话,见姜恬来了,就草草结束了对话。

“怎么突然来了?”顾聿辰说道:“打个电话我去接你啊。”

姜恬笑着:“就是顺道来看看,我开车过来的。”

看着律所有模有样,姜恬说道:“要不要庆祝一下?”

“倒也不用,不过二人庆祝的话,可以。”

姜恬笑着,就说:“那晚上我定饭店,烛光晚餐。”

至于姜秀……,自己在家再煮个面条也是可以的。

生活安安稳稳,日子平平淡淡,姜恬以为这样的平静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不过生活总是能开玩笑,厂子那边还是出现了问题。

当地爆发大范围口蹄疫,当地的猪牛羊几乎全都遭殃。

姜恬得到消息的时候,立即停止接订单。

卤味和火腿肠厂需要的主要食材就是猪牛羊,屠宰场的肉源都停止供应了,她拿什么生产?

现在省里挨个县市排查,最后几乎没有地方幸免,不少牲畜消杀填埋,当地的肉食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了。

因为订单停的及时,姜恬几乎是没有因为违约付出损失赔偿。

可是没有了生产食材,生产线几乎是全线躺平了。

没有生产就没有收入,职工们每天的工资还是要照发,这让姜恬很是上火。

刘长河看到姜恬的时候吓了一跳,忙说:“你不会也染上口蹄疫了吧?”

姜恬无语,忙说:“我这是上火起的火泡……”

眼看着天降横祸,姜恬也心疼流水般消逝的钱!

刘长河叹气,厂子也是倒霉,偏偏就被波及了。

本以为面包厂和薯片厂都没事,可是面包厂的原材料里需要牛奶,牛都没了,哪来的奶?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连在外面度蜜月的邱俊彦都打来电话问情况了。

“你也不用回来,反正回来也是白搭。”姜恬看邱俊彦要提前结束蜜月,觉得也是没必要。

这种瘟疫灾难是不可抗力,她这厂子受损严重,但是倒霉的厂子肯定也不止她一家。

上面查得严,不允许没有正规检疫的肉流入市场。

可是一出事,生肉基本不给检疫了。

但是不少小厂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偷偷摸摸还在生产,抓到以后大罚特罚,一夜之间,厂子都没有了。

姜恬看这情况,也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直接给工人放了大假。

工人们一看放了假,心里也是不踏实,最想开工的其实是他们。

姜恬虽然会开基本工资,但是他们的各种奖金和补贴就不用想了。

收入直接砍去一大半,他们也是很无奈。

姜恬发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过了这风波,当地的养殖场受损严重,等新一批的猪出栏,那可就什么菜都凉透了。

邱俊彦这时候打电话,过来提议从外地运输猪过去。

可是当地的检疫部门现在停工,任何猪牛羊都不可能给盖章的。

后来姜恬提议:“从外地运猪肉,检疫好的,用冷库车。”

“冷库车?”邱俊彦说道:“就冰棍厂那种?”

姜恬应声,现在这种车不怎么常见,只能从冰棍厂临时租用。

冰棍厂比姜恬这还惨,牛奶没有,冰棍厂的冰棍都没法生产了。

所以姜恬去租车的时候,冰棍厂几乎是把所有能调用的车都调出来了。

一共七辆车,姜恬出租金,剩下的油钱维修费和司机费用都是承包制,这样冰棍厂也算是有些进账。

姜恬这里租好了车,邱俊彦那边也联系好了临省的屠宰场,可以正常运输了。

第一天出发,第二天中午车就回来了。

姜恬这赶紧联系工人和批发商,生产销售恢复原样。

相关部门过来抽查,所有的检疫和相关手续齐全,自然不能妨碍生产,就这样,姜恬在大多数工厂都瘫痪的时候,恢复生产。

批发价因为成本的提高也跟着提高,但是批发商也考虑到薄利也比无利可赚要强多了,所以销售量也让姜恬的生意没有下降。

然而人红是非多,看着姜恬日进斗金,总有人红眼嫉妒。

各种谣言瞬间满天飞,说姜恬用的猪肉是病猪肉,因为花钱买通了检疫人员。

姜恬听到这传言的时候,神经立马紧绷起来。

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也是老百姓的底线了。

老百姓舍不得买高档的,可以买低档的,可是绝不会去买对健康有害的。

现在的谣言严重侵害了香林坊的名誉,姜恬当即找顾聿辰,势必要把背后传谣言的人抓出来。

顾聿辰知道了前因后果以后,就说:“这得往死里告,不然还会有其他人冒出来的。”

他见过的案子多了去了,这世上恨人有笑人无的人很多,使坏的时候多数都是鬼迷心窍一般。

这些眼红姜恬的人也未必是同行,也可能只是单纯的仇富。

一般情况下,这种传谣言的事想要找到源头也是不容易,但是顾聿辰不嫌麻烦。

谁说了,就告谁,一层一层的告,知道这人交代出自己是听谁说的。

调查了一大圈,最后发现最早的谣言是从街上对面的食杂店的老板那穿出来的。

最初那老板就是一句调侃,胡说一句,最后演变的影响那么大,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顾聿辰把那老板告上了法庭,索赔数额巨大,按老板还没等开庭,就差点跪了。

自己这小店全靠着姜恬厂子里的工人过活,如果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这让他怎么赔?根本赔不起!

“告死”的提议是顾聿辰提出来的,之后就是登报道歉和金额赔偿。

最后老板和店铺原地消失,再没人见过,只有当地一家纸媒的头版头条是关于谣言的道歉信,算是还给了香林坊清白。

虽说只是个造谣案子,但是这案子的影响不小。

姜恬背后的律师无人敢惹,也算是给众人提了个醒,随便造谣,代价很大。

度过了这场风波,姜恬歇了几天。

邱俊彦这时候从外地回来了,蜜月结束了。

“蜜月过的还好吧?”姜恬是希望邱俊彦没被口蹄疫的事情影响的。

邱俊彦点头:“挺好,本来也没想在外飘太久。”

何况厂子出了事,他也不能真的心安理得在外逍遥自在,和景雨商量了一下以后,就早早回来了。

姜恬算着日子,再有个一个礼拜,估计检疫部门的就能恢复正常检疫了。

只是当地的养殖场想要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因为这一次的风波,很多厂家半死不活,有的甚至原地倒闭。

当地的经济因此也跟着受到影响,上面的领导也很是重视,紧急开展工作。

冰棍厂倒闭了,生产的水果味的冰棍比不上外地进货的奶油冰棍,终于不堪重负,沦为历史。

不过姜恬直接收购了冷库车,当地的肉源想要彻底恢复也得几个月,什么时候当地的养殖场重新卖肉了,她什么时候才能继续进货,在这之前,姜恬也只能先靠冷库车硬挺着了。

外地运送到肉源毕竟成本大,姜恬决定转移经营品类。

原来的卤肉主要原材料改成了鸡鸭鹅,猪牛羊方面就缩小生产。

眼下只能保证不断产,但是也不能大量生产了。

只是水涨船高,猪牛羊的肉类缺乏,鸡鸭鹅水涨船高,这成本,让姜恬糟心的一批。

“从外地进牲畜吧,今年的肉源就别想便宜了,咱们自己养殖一年,等过了今年在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堵了一条,她能再开一条。

刘长河一听,就说:“养殖这玩意也是要技术的。”

“雇个技术员,没事来盯着就行了。”姜恬说道:“地址就定在咱们村外吧,饲料就以村里产的粮食为主。”

刘长河一想,这样养猪的从村里雇,猪粪也能让村里人浇庄稼做废料,等长出了作物,还能做饲料,对村里倒是好事一件。

这事既然小明白了,刘长河也赶紧去张罗,只是这小猪羔的来源,就得邱俊彦来张罗了。

邱俊彦所在的临省没有被口蹄疫波及,从那里可以引进健康的猪糕。

姜恬初步定下五百头猪,先养殖一批试试,权当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知道姜恬要开养殖场以后,不少人也动了心思,一时之间,开始了养猪热。

明眼的都猜到今年猪肉会大幅度涨价了,物以稀为贵,到时候那价格肯定飚得很高。

眼下市民们吃的肉,也都是市场从外省调控过来的,价格已经不用说了。

索性现在饲料的价格没受影响,早点下手,将来也能赚上一笔。

姜恬回村,看着村外的养殖猪舍盖起来了,算着小猪出栏最快也要八个月,倒时候又是消瘦高峰期了。

“要是能做成,以后也涉猎养殖吧!”姜恬嘀咕着。

自产自销,节省成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