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191章 该做决断了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191章 该做决断了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不过虽然有心思的人很多,并且因为太皇太后的地位摆在那里,暗中找上太皇太后想要取得支持的人也不少。

但是太皇太后的心意倒是没有改变,她还是像一开始那样,决定扶持皇太子登基。

毕竟皇太子的优势也很明显,占据着名正言顺的正统,她开口扶持皇太子,谁也挑不出错来?

反而还要感叹她这一辈子为大清付出很多,接连扶持三位帝王登基。

要是扶持其他皇子,事情总没有这么名正言顺。

而且皇太子生而丧母,不像其他皇子还有母亲,她也不用担心日后麻烦。

于是看着各种乱象,太皇太后也怕夜长梦多,在这天带着后宫一群人去探望康熙帝的时候,就开口了。

虽然太皇太后担心有人留在康熙帝身边侍疾,说不定就会冒出什么遗诏之类的事情,并不让后宫妃嫔以及皇子守着康熙帝。

却也不至于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探病,终究没有合适的理由,太皇太后肯定也不会落人口舌。

而且现在康熙帝是生病了,就算太医已经下诊断醒不过来了,终究还好好的活着,她作为祖母不闻不问也显得太过于冷血。

所以每天太皇太后还是会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前来乾清宫探病,然后再借口有御医守着康熙帝,后宫妃嫔也来侍疾,瓜田李下容易出事,并不让这些后宫妃嫔多待。

今天太皇太后带着一群人给康熙帝探过病以后,让一群后宫妃嫔离开了。

她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对着一群同样也是来表达自己对皇帝关心之情的王公大臣开口了。

反正以太皇太后的年纪,也不需要和外臣避嫌了。

“皇帝这样,哀家也很痛心!只是一直这样也不成,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皇帝虽然还在,却也没有办法处理事情!尽管有太子监国 ,但是很多事情没有皇帝出面也不行,你们都是国之重臣,看看事情应该怎么办?”

太皇太后这话一出,一群围在乾清宫表示关心康熙帝的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明白太皇太后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只是却没有人敢马上接话,连太皇太后都是开口询问大家的意见,其他人就算是傻子,也不会主动出头说。

“既然皇帝好不了了,一直这样拖着也不好,不如让皇帝退位好好养着,咱们另外立一个皇帝。”

这个事情本来由臣子开口就不怎么合适 ,哪有普通大臣开口就是废立皇帝的事情?

而且还有风险,万一康熙帝日后好起来了,就算已经退位,要对付一个臣子还不容易?

前明的时候,英宗土木堡被瓦剌俘虏,皇太子年幼,由郕王监国,最后因为没有皇帝终究不能稳定人心,以于谦为首的大臣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原本的皇帝为太上皇。

虽然一众臣子此举也没有私心,纯粹是为大局考虑,如果朝堂上没有皇帝立着,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处理,就算有人监国也一样。

监国的人和皇帝比较起来,手里面的权力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些事情上就不能做决定,十分耽搁事情。

最后的结果呢?尽管是以于谦为首的大臣力挽狂澜,没有让瓦剌真的靠着手握皇帝攻打进来,甚至因为手里的皇帝已经变成太上皇没用了,还把英宗放了。

可是在英宗复辟成功,再次成为皇帝以后,不还是记恨以于谦为首的这一群大臣当初不想办法营救自己,反而拥立新帝的事情,把于谦等人给杀了。

有着这种前车之鉴在,普通大臣哪会主动开口说让康熙帝退位好好养病,他们再重新立个皇帝的话。

只是这些王公大臣不想主动开口说,太皇太后也不想第一个说起这个事情,哪怕最后也需要以她的名义下旨。

第一个开口说起这个事情的人,和跟在别人身后附议的人,或者是无奈之下同意的人,终究还是不一样。

所以太皇太后就把视线看向索额图了。

索额图倒是没有这些顾忌 ,反正在康熙帝眼里他和皇太子本来就是一起的,如果皇太子不能坐稳皇位,他今天有没有开口 ,都不可能有好下场。

只是也正因为他和皇太子的关系太紧密了,由他开口也不合适,显得皇太子太过于迫不及待,对康熙帝不孝顺了。

当然,既然太皇太后和索额图早有联系,对于今天的事情他还是有所准备。

很快一个看起来和索额图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肯定有关系的大臣,还是出列开口了。

“太皇太后所言甚是!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万岁爷龙体不虞,为天下百姓着想,微臣恳请太皇太后以万岁爷为太上皇,再让皇太子登基,以固国本!”

这话一出,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由得看向索额图和皇太子。

尽管这人看起来和索额图、皇太子没有关系,可是谁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要是真没关系 ,就不会出头说这些话了。

不过更多人却把目光看向了太皇太后,在如今这个时候,索额图和皇太子有什么心思都不奇怪,不动心才奇怪,重要的是太皇太后的反应。

对于太皇太后早就决意要扶持皇太子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自然就想知道太皇太后会不会同意这个事情了。

太皇太后今天提起这个事情,本来就是担心夜长梦多,肯定不会反对。

只是她既然摆出了一个询问意见的模样来 ,也不可能只听一个大臣说几句,就马上同意了。

所以太皇太后也只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然后又看向其他王公大臣,“你们呢?哀家久居深宫,对朝堂上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 ,你们都是皇帝信任的心腹,哀家就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看到太皇太后这样情真意切的模样,再加上现在表态也能对新帝示好,尽管说有风险,收益却也很大,便就有不少人开始跟着请求太皇太后做主,立皇太子为新帝,现在的皇帝为太上皇了。

面对着这一声声请求,太皇太后倒是又想起当初康熙帝年幼的时候,很多事情也是由她做主的肆意了。

那个时候虽然有四大辅政大臣在,可是很多事情做臣子都不能决定,都是由她在做主,操持国柄。

心里面甚至还有一点儿后悔,她就是太顾念祖孙情意了,要是早这样做,哪里还用过这十几年的憋屈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