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199章 时光流逝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199章 时光流逝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平静的日子,往往比波折的日子过得更加快。

从胤福出生,被册封为皇贵妃,太皇太后又因为意图谋害康熙帝被废除尊位,没过多久又去世以后,曹嘉宁的后宫生活就显得很平淡了。

毕竟后宫里面并无皇后,她上面虽然还有皇太后,但是皇太后原本都和康熙帝是面子情,平时十分知情识趣,根本不会开口管事。

等到后面出太皇太后的事情了,尽管皇太后并没有牵扯进去 ,不过太皇太后毕竟是皇太后唯一的靠山,唯一的靠山都没有了,皇太后自然更加低调了。

就算是一直地位很特殊,连带着让她明知道赫舍里家族并不是真的与她交好,却也得敷衍小赫舍里氏的皇太子,也早就失去在康熙帝心里面的地位,不需要她顾忌了。

至于后宫其他妃嫔,钮钴禄贵妃虽然家世优越,但是不得宠,而且家族的掌权人从同母兄长变成异母弟弟以后,对她的支持也减少很多了。

懿妃原本倒是嚣张,却也不是看不清楚形势的人!知道康熙帝没有以前那样偏爱她了,又要为女儿的未来着想,酸言酸语免不了,却也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除了这两人,惠妃、荣妃、宜妃,还有德嫔、端嫔等嫔主也都是包衣出身,虽然家族地位有高有低,但是在宫里面主要还是靠康熙帝宠爱,康熙帝心里面对她们有隔阂了,她们自然也不敢搅风搅雨。

其实后宫妃嫔不安分,很多时候都是皇帝态度纵容出来的,知道以自己的家世或者膝下的子嗣,事发以后也不会有大事,不过就是禁足或者罚俸,才敢搅风搅雨!

皇帝的态度真的严苛起来了,不说所有人都会安分,至少大部分人心里面都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出手。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也有可能不是这个!

而是大家的年纪都渐渐上去了,孩子排行在前面的连孙子都有了,排行后面的也该考虑孩子的婚事了。

在这个年纪了,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自己去争宠的想法了,而是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把目标放在前朝了。

前朝,随着皇子逐渐长大,开始在朝堂上领差事了,各种各样的争斗就变得厉害起来,这些后宫妃嫔也开始关注起这个事情了。

终究在后宫里面,只要没有能够爬到皇后的位置立于不败之地,不管谁继承帝位,都有个太后的位置做,最后都得看儿子争不争气,能不能够母凭子贵了。

实际上就算是曹嘉宁也不例外,她就算一直表现出对康熙帝一往情深的模样,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到胤福长大成人快要到娶妻生子的年纪以后,她和康熙帝相处模式肯定还是有改变,变得要内敛一些了。

毕竟一个小姑娘,张口闭口就是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无论喜不喜欢这个小姑娘,康熙帝心里面肯定还是很受用这一份感情。

但是一个中年妇女,孩子都十分大了,还是这样一副表现,效果就不一定还是跟小姑娘时候一样好了。

所以随着胤福逐渐长大,尽管康熙帝对她还是很好,两人之间相处起来,也更多的是一种归于平淡的相濡以沫了,聊聊家常、说说孩子。

不过跟后宫的平淡日子相比起来,前朝就不一样了,不但有皇子争权夺利的白热化,也有各种好消息不停的传出。

在和沙俄的事情了结了,把沙俄兵马彻底驱逐出去以后,康熙帝就集中全力对付葛尔丹作乱。

只是因为不再只看着大清的这一亩三分地 ,对着外面的事情了解多了,康熙帝也重视起火器的发展,还特意召回因为传教士南怀仁进谗言被贬的戴梓继续研究火器。

戴梓在火器的研究上面确实很有本事,就算原本朝堂上用的那些比较先进的火器,都是出自戴梓之手。

当初要不是传教士南怀仁说戴梓和东洋人有勾结,康熙帝也不会把人问罪并且流放。

后面既然知道洋人狼子野心,传教士看起来只是传教,在心里面还是在偏向自己的国家,这个事情是传教士南怀仁故意进谗言。

康熙帝自然就赦免戴梓,并且还把人招回来继续研究火器了。

在这种大力发展火器的情况下,大清的火器自水平自然是比以前更高。

朝廷兵马手中的武器水平比其他要高上一些,这些战争打得就没有历史上那样艰难了,原本历史上要很多年才能平定的葛尔丹作乱,就提前不少年就平定了。

看到大力发展火器的效果了,就算满人一向讲究的是马背上打天下,康熙帝对火器也是更加重视了,甚至想办法吸引洋人中在这些方面有建树的人才来大清效力。

但是尽管原本需要很多年才能解决的大麻烦提前解决了,可是随着和外界的交流多了,知道的事情多了,已经开阔过眼界了 ,让康熙帝再完全固守自封也不可能 ,反而需要解决的事情还更多了。

毕竟作为皇帝,看到洋人地界比自己要好的地方,就算不愿意承认,肯定也得暗中学习,要取其精华,不能真的输给洋人。

就像现在洋人正处于工业改革的时候, 很多科技远比如今的大清要发达,有很多东西十分有用处,大清却连听都没听过 。

要是不知道这些的时候,康熙帝倒还是能抱着大清才是天朝上国,蛮夷之地的东西不足为惧的想法。

可是知道对方很多东西,自己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做出来了,就算是难免还有点觉得不屑,心里面也不可能没有触动,自然也会派人学习、研究这些。

比如知道洋人,很多国家都在四处侵占地盘,尤其是原住居民各个方面都还很落后,并没有建立起国家的那些地方。

哪怕也奇怪洋人为什么这样做,并且也觉得这样的地方管理起很麻烦,毕竟离得太远了,但是又哪能不盯着这些事情?

类似的事情,其实还不少!只要眼界放宽了 ,不觉得只有自己最好了,就会觉得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还不少。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是这样,任何一个能够立足的王朝,谁还能就没点儿长处?

有着这么多事情要操心,康熙帝也不像历史上中后期那样,觉得已经不需要再操心什么了,就开始懈怠朝政,更加注重享乐,导致出现吏治废弛、官场贪污、国库亏空。

反而是一心扑在朝堂上了,连后宫都不怎么进,朝堂上下的气氛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终究对于皇帝来说 ,还是做好一个皇帝、青史留名更加重要。

朝堂上的事情自然和曹嘉宁没有多少关系,毕竟权利这个东西没有人愿意分出来,再怎么接受外界新知识 ,也没有人愿意把手里的权利分出来。

后宫不能干政这条规矩,就算知道洋人的地盘有女子主政的事情,康熙帝肯定也不会取消。

不过即使事情跟曹嘉宁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要不是她当初故意引起康熙帝重视洋人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看着在自己举动之下,蝴蝶效应引起的这些改变,尽管只是并不算大的改变,曹嘉宁也高兴。

一个国家的改变本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达成,她又没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只能让这些人重视起来自己研究,改变自然是慢。

可是至少是在开始改变了,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有新的生机出现。

曹嘉宁就算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至少知道要比她所知道的历史要好,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只是就算再高兴,也觉得未来可期,曹嘉宁现在还是要待在深宫,处理着家长里短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