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206章 制度问题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206章 制度问题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皇太子既然已经做出起兵逼宫的事情了,认错的态度再好,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哪怕是康熙帝心软了,开始对着皇太子不忍心了,也不能不处置皇太子。

毕竟事情闹得这样大,康熙帝要是不处置皇太子,怎么给其他人交代?

而且连逼宫造反的事情,如果康熙帝都轻拿轻放,皇太子没有接受到应有的处罚,谁知道后面还会干出什么事来。

再加上也要防备着其他皇子有样学样,就更得在这个事情上杀鸡儆猴了!

所以在把皇太子幽禁于毓庆宫以后,康熙帝就在朝堂之上,以皇太子起兵逼宫,毫无忠爱君父之念,不堪重用,不配做皇太子为由废掉皇太子了。

并且对着和皇太子一块儿谋划着这些事情的大臣,也都是全部从重处理了 。

虽然事情是大事,不过也没有人敢给皇太子求情,皇太子都起兵逼宫了,谁还敢替皇太子求情啊?

事情也算是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只是康熙帝的情况反而不怎么好。

本来就是在病中,还没有彻底养好的时候就发生了这种事情。

再怎么样也是两个真心疼爱过的儿子,康熙帝生气归生气,又哪能不伤心?

强打起精神把事情处理了,康熙帝就又病了。

当然,情况肯定没有疟疾严重,却也不怎么精神就是了。

曹嘉宁在一旁看着,自然就要安慰康熙帝。

“万岁爷,不管怎么样,你也得保重自己的身体啊!身体最重要!”

对于皇太子和大阿哥的事情,毕竟是康熙帝的亲儿子,外人说起来,分寸很不好拿捏。

曹嘉宁倒是不好说什么,所以她也就只能劝说康熙帝保重身体了。

康熙帝苦笑了一声,“嘉宁,朕知道你是关心朕,也知道为这两个逆子的事情伤心不值得!只是也不知道朕做错什么了,好好的孩子 ,怎么就养成这样了?”

“朕自幼没有父母缘,对着膝下的这些孩子一向都是疼爱有加,还请名师大儒教导,怎么教出来的孩子,还比不上当初皇阿玛对我们几兄弟不闻不问的时候!”

“保成埋怨朕!保清也怪朕!他们都觉得是朕这个皇阿玛没做好,才让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你说,朕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才让这两个孩子都这样?”

就是你教导的太用心了,偏偏皇子又只能待在京城,没有其他的出路,才会出现这些事情!

听到康熙帝的感慨,曹嘉宁忍不住在心里面想到。

皇位只有一个,每个皇子都教导得文武双全,觉得自己坐在皇位上也不会差什么,却并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日后能不能站在朝堂上,都还得看新帝高不高兴,哪里还会甘心?

要是这些皇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教导,或者有其他的出路,不说个个都能安分守己,至少大部分都会安心的吃喝玩乐,要不然就是在自己的封地上面发光发热,当个土皇帝,就像前面那些朝代一样。

虽然也难免会有不甘心想要争一下的皇子,至少大部分皇子还是很安心在过富贵日子,或者真正的在封地上面做实事,不会有太多的皇子都牵扯进皇位之争里面。

不过曹嘉宁肯定不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说是康熙帝做错了。

其实康熙帝也没有错,皇家继承人要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一个人,不准备几个备胎培养,完全不给其他皇子机会,倒是不容易发生皇子争权夺利的事情呢!

却容易让皇权旁落,要是这个继承人不争气,或者出点儿什么事情早早没了,都是一个大麻烦。

就像明朝的时候一样,继承人之争倒是不怎么严重。

反正是严格执行嫡长制度,除了长子和嫡子以外,其他皇子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皇子从谁的肚子里面爬出来、上面有没有兄长,就完全决定命运了,根本就没有奋斗的机会和必要。

只是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现一些木匠皇帝、蝈蝈皇帝、几十年都不上朝的皇帝。

就算把皇子全都拘于京城,不让这些皇子去其他地方发光发热,实际上也算是总结过前面历朝历代失败的经验 。

就像是唐汉时期,皇子都是有自己的封地,小小年纪就要就藩,根本就没有机会在京城争太子的位置。

可是真的碰上心有大志的人,也不会愿意只偏居一地,做个土皇帝,还是会打其他主意。

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手里面的地盘大,只会嫌手里面的地盘小。

自己的地盘治理好了,总会打其他地方的主意。

可能一开始的皇帝不会介意这些,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孙,谁更有本事,谁来执掌天下也行。

等到过个两三代以后,双方的血缘关系远了,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低了,就又是一个麻烦了!

皇帝想要削藩、藩王造反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这种动兵马的事情,就是生灵涂炭,远比皇子在朝堂上的相互攻奸造成的损失要更大。

所以清朝的皇子都没有封地,甚至没有康熙帝的旨意,都不能离开京城,也算是一种防范了。

只是牵扯到皇位的事情,再怎么总结经验也没有用,一个问题防备到了,总会有新问题冒出来。

追根究底,只要有皇位的存在,有争权夺利之心的存在,皇位之争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避免,所以也不能说康熙帝的做法就有错。

曹嘉宁肯定不能跟康熙帝分析是因为封建社会皇位传承制度问题,才导致这一切发生。

所以对着康熙帝的疑问,曹嘉宁只能安慰道:“万岁爷,您可不能这样想!您对阿哥们的用心,臣妾都看在眼里!这不是您的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