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28章 是不是想简单了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28章 是不是想简单了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皇太极这个话倒是没有人反对,由谁继承汗位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议出结果来,已经到哭灵的时候,自然该哭灵了。

而且大家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真正由谁继承汗位,也不是大家在这个大殿上吵,就能吵出个结果来。

吵出来的结果,除了最后得利的人,其他人谁能认?

既然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不止一个,这些人也有各自的倚仗,想要最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肯定免不了一系列利益上的交换。

所以听到皇太极这样说,一群人也就暂停关于该由谁继承汗位这个事情的讨论了,都开始给努尔哈赤哭灵。

当然,这一次哭灵就不只是单单的哭灵了,各路人马手底下带来的奴才,都在忙忙碌碌四处奔走,交换着各自主子的意见。

因此等着这一轮哭灵结束以后,场面倒是不再像刚才那样乱七八糟了,四大贝勒各自的支持者,都在开口说自家贝勒的好,吵吵闹闹半天都没有一个统一意见。

而是大贝勒代善之子岳托率先表示,认为四贝勒皇太极文武双全,能够带领大金走向更高的位置,要支持皇太极登上汗位。

本来现在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两人,就是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现在代善的儿子都开始支持皇太极了,代善自然也开始显现弱势。

代善也算比较识时务了,看出自己不占优势,又想着刚才皇太极也保证过,就算他登上汗位了,现在的一切也不会改变,自己还能够像现在一样。

就也开口表示自己比不上皇太极优秀,不能因为占个长字,就不管自己的本事如何,汗位应该是皇太极的,说皇太极“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表明自己鼎力支持皇太极的态度。

代善一退,阿敏和莽古尔泰的优势还不如代善,私底下也得到过皇太极的保证,自然也不会傻到继续去争,就同样表示出退让之意了。

本来一开始汗位也是要在四大贝勒中推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现在其他三大贝勒自己就退了,也就没有争吵的必要了。

所有人都开始众口一词的请求皇太极来继承汗位,然后皇太极按照一贯的规矩推辞几次以后,最终还是被确定为新的大汗人选。

至于多尔衮,尽管有大妃阿巴亥一口咬定努尔哈赤临终前留下过遗命,要把汗位传给多尔衮。

可是四大贝勒的意见都统一了,在阿巴亥一系人马实力远不如四大贝勒的时候,就算有货真价实的努尔哈赤遗命,想要夺得汗位都没有什么机会。

没有实力的时候,在这个更崇尚武力的大金,谁还能听你的话?

更何况现在并没有什么实在证据证明努尔哈赤留下过这一道遗命,全部都是由阿巴亥自己在说,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就变成阿巴亥编造遗命了。

又有莽古尔泰觉得是阿巴亥害死自己额娘了,坚持要阿巴亥殉葬。

代善也觉得是因为阿巴亥,他才失去了原本几乎铁板钉钉的继承人位置,同样想发泄自己心里面失去汗位的不满。

所以最终,大妃阿巴亥还是被殉葬了。

毕竟皇太极给其他三大贝勒的许诺,就是不改变现状,不会削弱这三人手里面的权利。

而是要像以前一样,就算他居于大汗之位,有什么事情还是由他们四人商量着决定,甚至连议政的时候座位都不发生改变,依旧四人并列。

既然如此,代善和莽古尔泰都坚持要阿巴亥殉葬,事情自然也就没有转圜的余地。

不过多尔衮,因为皇太极坚持要保住,又是努尔哈赤亲子,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所以在努尔哈赤去世两天的时候,最终以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其他三大贝勒共同掌权,四人并坐,大妃阿巴亥殉葬,结束因为努尔哈赤去世引起的混乱。

听完小老鼠转述这一次宫中关于汗位之争发生的事情,曹嘉宁不由得有点儿沉默,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因为前世过得太过于顺风顺水,靠着小聪明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次也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虽然从皇太极才登上汗位的时候,是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议政事。到登上汗位第六年,才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算是真正有大汗独尊的地位这个事情上面。

曹嘉宁也知道皇太极能够努尔哈赤去世以后登上汗位,其实算是险胜了,并不比其他三人占有太多的优势。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有几个人乐意自己都成大汗了,什么事情都还不能自己做主,要与其他人商议,并且座次上都是平起平坐?

但是她也没有想到这些历史上不过是浅浅记载过几笔的事迹,哪怕是险胜却也占据着优势的事情,实际上私底下的算计数不胜数,甚至从很早就开始了。

德因出现在四贝勒府,是莽古尔泰的算计。德因机缘巧合进宫了,就是皇太极的算计了,同样也是将计就计。

双方都是在意图除掉大贝勒代善继承权的同时,再让另外一个兄弟也在里面脱不清楚干系。

而且即使有着这么多的算计在里面,也算是抢占先机了,最后都是以无数妥协,才能换来汗位。

这一次的汗位争夺,让曹嘉宁不得不想起十七年以后,另外一次也是由一群人争论出结果的皇位之争。

比起这一次两天就最终决出胜负不同,那一次的皇位之争,是在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才决出最终的结果。

要是仔细算起来,其中的激烈程度只能比这一次更严重。

主要是大家手里面都有兵马,要是稍微有点儿差错,说不定都得动兵马。

十七年以后,豪格是有机会成为皇帝,但是就算有她的暗中帮助,就一定能成吗?

从这一次汗位之争,曹嘉宁也看出来了,现在大金选继承人还是更看本人实力,而不是看其他。

其实从这些年的接触里面,曹嘉宁同样也看出来了,豪格的性格缺少一点决儿断,虽然说不是没有机会,但是想要成为继承人也不容易。

就像这一次的事情一样,其他三大贝勒也不能说就没有机会了,终究没有能够像皇太极那样人就当机立断选择妥协,才错失汗位。

并且还一步错、步步错,一开始竞争过汗位的人,哪怕选择最终妥协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好下场。

十七年后的那一场皇位之争,豪格和多尔衮两个失败者的下场,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两人不是在继承皇位的事情上选择退一步,而是像皇太极一样在其他的利益上退让,先把皇帝这个名分拿到手,也就不至于横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