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68章 谁能出头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68章 谁能出头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跟曹嘉宁母子还算稳得住,二阿哥弘昀有八爷的鼎力支持,也觉得自己一定能让康熙帝另眼看待不同。

雍亲王府里面其他几处,气氛就显得比较焦灼了。

侧福晋年氏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心里面升起了一股生不逢时之感。

明明她比府里面其他人都要强,和爷的感情也好,按理说这种事情怎么也该她的孩子出头。

偏偏膝下的两个孩子,大一些的福宜也才一岁多,小一些的福慧更是才几个月,年龄太小了。

这样两个孩子,再聪慧也表现不出来,想要让万岁爷另两相看,事情谈何容易?

当然,事情再不容易 ,年氏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这个事情的好处,大家都能够看到,谁又愿意在一开始就放弃?

才几个月的福慧,连话都还不会说,年氏是没有办法了。

知道害怕孩子哭闹起来麻烦,这个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见到康熙帝都不一定。

就算是能够见到,也最多是由乳母抱上去请个安,就会被抱下来。

但是已经一岁多的福宜就不一定了,到时候上去说几句吉祥话,背几句诗,万岁爷觉得孩子聪明,说不定就会夸几句!

所以抱着才一岁多的福宜,年氏就在不停的教导着:“福宜,跟额娘说…………,你要记得,见到皇玛法的时候,就要这样说话。”

至于钱格格处,倒不是钱格格着急了,而是四阿哥元寿自己在着急。

“额娘,你说皇玛法来别苑以后,我要跟皇玛法说什么,要不要把我做的诗给皇玛法说一下,让皇玛法点评。”

作为皇孙,尽管说跟康熙帝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不过四阿哥元寿还是很崇拜康熙帝,十分在乎这个事情。

钱格格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她的野心并不算大,对于她来说能有一个儿子,使自己终身有靠就好了。

雍亲王府里面的小阿哥虽然说不多,但是除了她的四阿哥元寿,还有耿格格的五阿哥天申,全部都是侧福晋所出。

在这种情况下,钱格格也没有想着自己的儿子能出头。

侧福晋是上了玉牒的人,侧福晋所出的阿哥,和格格所出的阿哥能一样吗?

只是看着四阿哥元寿一片高兴的样子,她又不忍心泼冷水,只能点点头,“好!”

钱格格说了好,元寿反而又觉得不好了,“皇玛法什么才子没见过,而且自己也很有文采,我在皇玛法面前做诗,是不是显得太卖弄了,我还是………………”

比起这两处,耿格格那里的情况倒是要好一些,母子两人都不算太卷。

两人自然也想要在这一次康熙帝来别苑的时候,天申能够脱颖而出。

只是耿格格的性格和钱格格一样,属于比较有自知之明的样子,觉得自己的儿子,在一群兄弟中确实不算优秀。

五阿哥天申的想法,和耿格格这个额娘差不多,也觉得自己比起前面几个兄长来说,没有什么优势。

所以母子两人尽管也在做准备,这也只是一些常规准备,心态还是要安稳一些。

在这种气氛之下,时间很快就到康熙帝来雍亲王府别苑赴宴那一天了。

女眷们,除了四福晋要操心宴席上各种菜色,以及关心奴才的规矩这些 ,其他人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待着不能出门。

至于府里面的小阿哥,倒是都陪着四爷在门口迎接康熙帝。

于是康熙帝一下龙辇,见到的就是四爷,以及四爷膝下的六个儿子了。

因为是家宴,康熙帝也算和蔼,叫起以后,就挨个的问起话来。

要算起来,大家的准备都没有白费。

不过康熙帝问过话,神色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把还由乳母抱着的福宜、福慧打发下去了 。

倒是让留下的四个人,心里面都有一点儿惴惴的,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后院里面,他们的额娘同样也拿不准,但是因为也没有表现不对的地方,也只能说是带着忐忑在等消息。

只有年氏的两个孩子因为年纪小被抱下来了,算是彻底没有机会,所做的准备也白准备了,脸色并不好看。

她是大选指婚进府做的侧福晋,举行过婚礼那些,肯定也有嫁妆、陪嫁这些。

现在其身边陪嫁进来的丫鬟,就劝道:“主子也别太担心,两个小阿哥只是年纪小,又不是真的比不过上面的兄长了,今年没有能够在万岁爷面前说话,明年万岁爷再来赴宴,福宜阿哥年纪大一些了,自然能让万岁爷知道福宜阿哥的聪慧。”

年氏的脸色并没有好转,雍亲王府的女人出身本来大多数就不高,就算是嫡福晋的娘家也败落了,真正得用的也就年家了。

作为年家女,年氏就算是在府里面得不到什么消息,也能从娘家得到消息,她自然明白如今是什么意思形势 。

眼下万岁爷是日落西山,王爷却是潜龙在渊,这个机会今年能有,明年还有没有都不一定。

等到王爷这个潜龙不需要再潜着的时候,一句先帝曾经夸过的好圣孙,不知道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优势。

所以她就摇了摇头,“你不懂!有着万岁爷的看重,孩子未来的路不知道要好走多少。”

丫鬟确实不懂,但是她有自己的理解。

“主子,咱们家又不像李侧福晋、曹侧福晋都是破落户出身,没有其他支持,有着老爷、大少爷、二少爷他们的支持,福宜阿哥、福慧阿哥需要担心什么?”

想到自家父兄在朝堂上的地位,尤其是跟着十四阿哥在西北的二哥年羹尧,年氏心里面也没有那么担心了!

是啊!她又不是没有娘家的人!

现在她们年家举全族之力支持四爷,四爷得偿所愿以后,难道还能翻脸不认人?

到时候他们年家靠着从龙之功更进一步,在朝堂之上权势更甚,远远比现在万岁爷的一句夸奖更顶用,终究是人走茶凉。

年氏这里想开了 ,前面四爷带着几个儿子和康熙帝举行的家宴,还在继续。

对着府里面的几个小阿哥,康熙帝在普普通通的问话里面,也确实是暗藏考验。

虽然说康熙帝已经决定要抬举一个,表达出对四爷的重视,但是肯定还是得选一个满意的孩子才行。

要说只看孩子本身,康熙帝确实是对弘暄最满意,觉得这个孩子很出色。

就算是他曾经还精心教导过的弘晰,在很多方面也比不上这个孩子。

不过想到其额娘的身份,康熙帝又有一点儿犹豫。

但是其他几个孩子额娘的身份也不算高,也犯不着因为这个事情就换人。

心里面纠结着,康熙帝在宴后游园的时候,就有一点儿走神,突然就脚下一滑,要滑倒了。

这个变故来得很突然,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反应不及。

还是弘暄反应最快,快步上前扶住康熙帝。

不过却也没有一直扶着,看着康熙帝站稳了,就退开了。

“皇玛法,现在天冷,地上可能会有冰,你小心脚下。”

看到弘暄懂分寸,又恰到好处的关心以后,康熙帝心里面倒是做出决定了。

很多时候,一瞬间的想法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终归只看康熙帝后宫的情况就能明白,康熙帝说是重视身份也重视,但是说不重视也不重视。

至少现在的后宫高位妃嫔,出身高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同样也不是没有从江南来的美人。

做出决定以后,康熙帝看着弘暄就说道:“好孩子,朕知道了!你也别站那么远,站到朕身边,给朕介绍一下园子里面的情况。”

然后又看着四爷问道:“朕记得弘暄是四十四年生的,也该指婚了!老四,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对着孩子的终身大事也不上心,怎么没上折子让朕指婚!”

要说皇孙少的时候,康熙帝可能还记得谁该指婚了,现在都一百多个孙子了,他肯定是弄不清楚这些了。

所以皇孙指婚,也和普通宗室人家一样,要自家上折子提醒,如果有满意的人选,也可以暗示,但是能不能成功就不一定了 。

弘暄按照现在的说法都十七岁了,自然是该指婚了,毕竟像四爷他们这些皇子都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指婚了,有些人还要更早。

四爷在膝下的几个儿子里面最喜欢的就是弘暄,自然不可能连孩子的终身大事都忘了,在上一届选秀的时候,就打算上折子。

不过被曹嘉宁阻止了!

毕竟在她看来,十四五岁成亲还是早了一些。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她也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

最主要的是以皇孙的身份指婚,还是以皇子的身份指婚,福晋人选的身份高低肯定完全不一样。

皇孙的数量多,宗室子弟的数量就更多了,其中也不乏各个王府的世子,嫡子嫡孙这些。

弘暄以一个王府庶子的身份,在其中还真不一定能够够上最先挑选的那一批,就算有皇孙身份加持也一样。

要是没有机会挨到那个时候也就罢了,但是弘暄明显只要拖过这一届指婚,就能等到成为皇子以后再结婚了。

再加上儿子晚几年成婚,对于曹嘉宁来说也不是大事,反而还要更合她的意。

曹嘉宁自然要想办法达成这个目的 ,就特意找了四爷,说了不愿意让弘暄那一届指婚的目的。

四爷因为疼爱弘暄,同样也觉得要是被宫里面随便指一个福晋委屈了,再等一届说不定有转机,才没有上折子。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要是在上一届选秀的时候,他直接上折子让宫里面给弘暄指婚,需要赐婚的皇孙、宗室数量也不少,弘暄可能会受一些委屈。

但是现在康熙帝亲自问到这个事情再来指婚,就是想要给恩典,指婚的人选就怎么也不会差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做法也代表着看重,就算人选略有不合适之处,在这份代表意义之下,都不是什么大事了。

所以四爷就一脸自己没有想到的样子开口了,“皇阿玛教训的是,是儿臣不对,都没有注意到弘暄该指婚了!等到下一次大选的时候,儿臣就上折子。”

闻言,康熙帝的脸上就带了几分恨铁不成钢,“本来就晚了,你还要等下一次大选?上一次大选还有几户人家没结婚,我看西林觉罗家的一个小姑娘就不错,你觉得怎么样?”

宫里面大选留牌子的小姑娘,也不是大选一结束,所有人就马上会有一个结果了。

虽然说大选结束以后,谁留在宫里面,谁被指婚,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前程马上就会被定下。

但是也有一些小姑娘,无论是家世还是本身素质都不错,落选肯定不合适,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到应该怎么安排,就会先把牌子留在那里,等到哪日皇帝想起了怎么安排,再来安排。

运气差的小姑娘,或者是刚好倒霉这一段时间家世败落的小姑娘,直接被宫里面彻底遗忘,直到老死家中都没有一个安排,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然,这种情况很少!

能让皇帝都拿不准一时怎么安排,却又没有落牌子让家里面自由婚嫁的小姑娘,家里面肯定有关系,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

就算运气差真的皇帝给忘了,家里面也会想办法找人提醒皇帝,不会让小姑娘真的老死家中,宫里面没有旨意,自己也不能嫁人。

不过这话就说远了,只说现在康熙帝提到的这个西林觉罗家小姑娘,就是这种大选留下牌子,一时半会儿又没想到安排的情况。

并且她的情况,也符合大部分这种留牌子的情况,属于出身太好,才让康熙帝没有马上指婚,也没有落牌子让人回去。

于是对于康熙帝的这个指婚,四爷和泓暄两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四爷赶紧就谢了康熙帝的恩典。

“皇阿玛都看好了,自然是好!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弘暄紧随其后,也赶紧谢了恩,“多谢皇玛法的恩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