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 第8章 赴宴

清穿:宠妃上位的一百种方式 第8章 赴宴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3:00 来源:小说旗

抱着这样的想法,从寺庙回去以后,曹嘉宁就恢复起自己日常的作息了。

每天给家里面的长辈请安,然后就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看书。

当然,最主要看的那本书,还是那本郎润先生诗集。

并且表现出十分喜欢的模样,经常对着身边的丫鬟讲述里面表达出来的意境,以及自己对诗的喜欢,还有对作者的崇拜。

对着上一次寺庙偶遇,她对那首荷花诗倒是也赞过几句,但是也没有其他了。

时间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曹嘉宁还坐得住,宝亲王却坐不住了 。

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又不可能在江南待多长时间,心里面自然要着急一些。

要不然的话,等回到京城以后,岂不是就留下遗憾了。

于是很快,曹家就接到此地知府家里面的帖子了,让他们去府中赴宴。

曹家接到知府的帖子以后,倒是并不算意外。

曹家盘踞此地多年,原本风光的时候,别说是知府了,就算是总督也是笑脸相迎,是这些人府上的座上宾,有个什么宴会都有一席之地。

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同于以往,曹家已经被治罪了,没有以前的风光样子了。

但是曹家的事情比较复杂,最后的处置结果只是填补上亏空就行了,并没有什么流放之类的处罚。

而且曹家败落还没有几年,还有几门高门显贵的亲戚,其他人家也得给几分面子才行。

在京里面的情况不好说,毕竟京里面的权贵太多了,就算原本的曹家放在里面,都不能算什么,更别说是现在了。

可是江南这个地界,真正显贵的人家不算多,曹家在里面也不算太差,平时有个什么聚会,也还能够得一张帖子。

只看生活在江南的曹家女眷,远比生活在京里面的那些男丁过得好,也能知道在江南地界,曹家还是有两分地位。

当然,还有资格参加一些宴会是一回事,待遇肯定比不上以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接到帖子以后,曹嘉宁就率先表明态度,“额娘,知府夫人怎么突然要举行宴会了,您去吗?我可不想去,其他人看我的目光,都像是在看笑话一样。”

李氏看着帖子,也在思考带不带女儿过去,这种宴会上面,对于女儿来说确实不算友好。

她的情况倒是还好,主要是和各个府上的老夫人、夫人交往,这些人经历的事情多,不管心里面怎么想,都不会在明面上为难她。

但是女儿的情况却不一样,在宴会上是和各个府上的小姑娘接触。

这些小姑娘都是家里面娇养着,看起来很天真,反而还带着几分残忍了,有个什么想法都是直来直去,不会隐藏。

他们的情况不同于以往,这些小姑娘不会隐藏心事,女儿和这些小姑娘接触的时候,难免就要受一些委屈,也难怪女儿不乐意参加这些宴会。

要是换在以前,李氏也不愿意逼女儿去参加这些宴会,免得女儿受委屈。

可是想到女儿现在的情况,李氏又有一点儿犹豫。

这些宴会,也是大家选婿择媳的场合,要是女儿一直不出现在这种场合,不让其他的夫人看看女儿的情况,想要找一个好人家就更不容易了。

自从开始怀疑女儿可能喜欢上穷书生了,李氏在择婿的条件下,就又放低了一些。

毕竟给平郡王做侧福晋的事情,曹嘉宁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反感了。

李氏就担心她要是坚持这个事情,女儿心里面会更念着穷书生。

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江南这些人家里面,找一个家里面条件不差,又饱读诗书,和女儿能够说得上话的人。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犹豫过后,李氏就说道:“嘉宁,别任性!知府夫人的帖子里面说,让带着家中的女儿一块儿去赏花,你要是不去的话,知府夫人不高兴怎么办!我们家的情况,不好再惹知府夫人不高兴了。”

话说到这里了,曹嘉宁自然不能不懂事,还是坚持不去参加这个知府夫人的宴会。

不过想到帖子里面特意写出来的携女参加,曹嘉宁心里面也并不是就真的那么不愿意了。

算算时间,她也应该再见乾隆一面了!

尽管说是要欲擒故纵,但是乾隆在江南也待不了多少天了,再见上一面加深印象,也很有必要。

所以到知府夫人举行宴会那一天,曹嘉宁还是陪着李氏来到知府府上了。

大家都是知府夫人下帖子请回来的客人,肯定不会被为难。

其他人家,又得给主持宴会的知府夫人面子,也不好弄出事情来。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宴会上的气氛还是很好,一群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一个地方有脸面的人家就那些,大家都是相熟之人,自然都说得上话,不至于让场面冷下来。

直到大家谈笑了一会儿以后 ,知府夫人按照这一类宴会的惯例,开口对着一群小姑娘说话了 。

“你们这些小姑娘陪着我们在里面说话也无聊,都出去玩吧!刚好我们家老爷也请了一些俊杰在前面作诗,你们要是有兴趣,也做几首诗出来,让老爷点评一下。”

这个事情,也是这种非红白喜事的宴会上,最常见的情况了。

大户人家的闺秀,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够得上选秀资格的人还好说,反正要参加选秀,好好教规矩,盼着能指个好人家也就行了。

哪怕最后没有被指婚,因为选秀规矩的严格,一般看走到哪一步才落选,也能看出个好坏来,自有合适的人家去提亲。

但是够不上选秀资格的人家,要想让人知道家中姑娘如何,就得看各种各样的宴会了。

一般情况能在同一个宴会上相识的人家,家里的情况相差不会太大,小姑娘表现如何,又能让人一眼看出来,可不就成为选婿择媳的好场合。

因为是一贯以来的惯例,听到知府夫人这样说,一群小姑娘也没有说什么,就从屋子里面退出来了。

退出来以后,一群小姑娘之间的气氛,就没有刚才那样融洽了。

在一群小姑娘里面,也是由知府家的姑娘领头。

一出来,这个小姑娘就开口问道:“你们想不想做诗,要是愿意的话,我就让人拿纸笔过来。”

对于这个事情,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

虽然说写出来的诗要是能够得到知府大人的夸奖 ,就能够得一个才女的名声。

但是这份才华,也不是人人都有,自觉没有这份本事的人,自然不愿意献丑。

而且就算是有才华的小姑娘,也有不喜欢出风头的人。

当然,才女的名声,也还是能够带来一定好处,同样有愿意出这个风头的人。

眼下,一群小姑娘里面,就有几人开口表示出想要写诗的想法了。

曹嘉宁并没有开口,她对才女的名声并不是那么看重,而且她在诗词上面有多少天赋,她自己也明白。

要是让她赏析诗词还好,反正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事情是有技巧在里面,夸其中带的感情深刻,或者用的词好这一类,总是出不了大错,就当做诗歌赏析了。

可是要自己做诗,还要做出让人觉得十分满意的好诗,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还真得看天赋才行。

再加上现在曹家的处境微妙,说起来还有亏空的罪名,她出风头也不合适。

不过曹嘉宁想低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这一群小姑娘里面,同样有想要踩她一脚的人。

通判家的小姑娘,看着曹嘉宁没有开口,眼珠子一转,就问道:

“曹姐姐怎么不做诗?我可听说曹姐姐是难得的才女,昔日曹家还住在织造府衙门的时候,曹家几个姐姐在家里面还起诗社了,流传出来的诗词,也是人人夸奖。”

曹嘉宁看了一眼开口的小姑娘,明白对方这样做的原因。

通判是正六品的官职,比起原本曹家的地位来说,自然是大有不如。

原本就连二品的总督,因为曹家有直接在皇帝跟前说话的本事,对待曹家也是客客气气,别说一个六品通判了。

这个小姑娘听从家里面的意思,在各种宴会上面,对着原主就很是讨好。

原主并不算坏,也没有欺负过这个小姑娘。

不过在原本曹家得意的时候,原主还是颇有几分清高,并不喜欢搭理这些故意讨好自己的人。

现在曹家的地位今非昔比,这个小姑娘自觉现在两人的地位已经颠覆了,就想要报昔日之仇 。

平时两人再碰上,她就不再是讨好,而是想方设法让人下不了台了。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曹嘉宁对此也早有预料,听到这个小姑娘的刁难,她也不觉得为难,只是不慌不忙的开口了。

“赵妹妹过奖了!平时在家中姐妹间做诗打发时间也就罢了!给知府大人点评,我那点儿本事,哪里敢拿出来献丑?”

对于曹嘉宁这种自谦式推辞此事的办法,小姑娘并不满意,接着就又说道:“曹姐姐的才华,我们谁不知道?今天怎么还谦虚起来了,该不会是姐姐嫌弃我们是俗人,不乐意在我们跟前做诗吧?”

这个话曹嘉宁并不好接,她瞧不上这个小姑娘倒是小事。

小姑娘间的争执,只要有点儿要脸的人家,都不会参与其中。

可是这个小姑娘张口就是我们,事情就麻烦了,毕竟这个我们都代表了谁不好说?

要是不注意的话,落在有心人眼里面,就是瞧不起今天举行宴会的知府夫人,或者是我要点评诗词的知府大人了。

刚好,原本曹家得意的时候,是天子近臣,家里面也确实比较狂妄,哪怕知府的官职比起织造要高一品,也不是那么瞧得上。

这个事情说出去,也不算是凭空污蔑,反而容易让知府想起昔日曹家的做派,心里面产生其他的想法。

墙倒众人推本就是常事,曹家败落是事实,就算大家现在还有一点儿顾忌,这点儿顾忌有几分也不好说。

不过对于曹嘉宁来说,这个小姑娘的话,倒是并不难应付。

谁都不是傻子,这个小姑娘就算话中带上其他人了,又有几个人会真的因为这个缘故出头?

她只要抓住这个小姑娘话中的漏洞 ,好好的把事情解释清楚就行了。

但是今天曹嘉宁另有目的,一个因为家道中落而受人欺负的形象,她就得立柱才行,总得给乾隆一个英雄救美的机会。

乾隆在一群皇帝中,其实算命比较好的人了,至少皇位得来没有什么波折。

哪怕没有被立为太子,在父亲成为皇帝,自己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是默认的储君人选了,没有兄弟能与他抗争。

十几年以后,二十出头,刚好可以独挡一面,不用担心幼帝登基会被权臣压制,但是又没有成长到会被皇帝忌惮的年纪,就登基为帝了。

这种不需要和兄弟斗,也不用面临权臣压制,或者父亲忌惮,顺风顺水的登基之路,让乾隆的性格,和大部分都帝王不同。

而且为帝之路的顺利,也让乾隆在其他方面没有多少遗憾,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一样。

父母有多疼爱他不好说,至少都是十分重视,寄予了厚望。

作为众所周知的未来帝王,一路走来也不会缺少爱慕者。

对于这种从小到大,在感情上并不缺少什么的人,她以前选择的攻心方法就走不通了。

一个并不缺少重视的人,她要是掏心掏肺表现出愿意为其付出一切都样子,得到的肯定不可能是感动与重视,更大的可能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本来就应该所有人都这样重视他。

所以曹嘉宁就只能另辟蹊径,根据乾隆喜欢怜香惜玉,以及自信到自大的性格,想办法让乾隆为她付出了。

按照沉没成本的说法,一个人付出多了,同样也会舍不得半途而废,可以达到她的目的。

抱着这样的目的,对着这个小姑娘的为难,曹嘉宁就只是做出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我不是这个意思!既然赵妹妹想看我做诗,我就献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