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 第62章 再发公告,一力承担!

【奖励发放完毕,请宿主于系统空间内查收。】

朱允熥打开系统空间,入目便是堆积的如小山丘一般的种子堆。

看着这些小山丘般的种子,朱允熥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朱允熥将玉米、红薯、水稻等种子一一都拿出来了一小部分观察,

【优质玉米种子:成熟期80天、亩产1400斤,对土地、水源、阳关需求少,极好种植。】

【优质红薯种子:成熟期100天、亩产斤,对土地、水源、阳光需求少,极好种植。】

【优质水稻种子:成熟期120天,亩产1600斤,对土地肥沃程度有一定要求、对水源、阳光有较高需求,较好种植。】

【......】

朱允熥看着系统对这些农作物种子的解释,整个人是彻底的不淡定了。

这里面亩产最高的,莫过于红薯了!

其次便是土豆。

单单这两样,就足够供养朱允熥扩军二十万了!

如此跨时代的农作物种子现世,这让朱允熥怎么淡定啊?

压根就不知道怎么淡定!

深夜,朱允熥直接命正义去将三杨给喊了过来,也不顾他们是否已经睡下。

一刻钟后,

杨士奇、杨荣、杨溥满脸疲惫的拖着身子过来了,刚一见面杨荣就疲惫的问道:

“王爷,你大半夜的不睡觉,突然把我们喊过来干嘛?”

“难不成是朝廷那边出大事啦?”

虽然自己很困、很疲惫,但出于职业素养,三人还是强行打起精神准备为朱允熥排忧解难。

谁曾想。

朱允熥不厚道的嘿嘿一笑,

随后十分诚恳的摇了摇头:

“不是朝廷那边的事,是本王喊你们过来一起看看种子。”

“种子?”

朱允熥将刚刚从系统空间取出来的小部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摆在桌上,任他们观察。

三杨在见到这些种子的时候,顿时愣了一下。

“这...”

“王爷,你特意大半夜的将我们喊醒,就为了看这个?”

杨士奇三人一头黑线,心里已经有一万个草泥马在策马奔腾了,

但谁叫朱允熥是他们认定的王爷呢,

“不生气不生气,气坏身子无人替。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朱允熥瞧见三人这副神情显然是没看出来这些种子的神奇之处,

随即贴心的为他们简单的解释了一番。

只见朱允熥抓起一把他们熟知的水稻种子:“喏,你们都看好咯。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吧?”

杨士奇翻了个白眼,

他们虽然是读书人,但好歹也是有些生活常识的,真当他们是生活白痴啊!

“回王爷,这自然是水稻的种子。”

话音落下,朱允熥立即配合的打了个响指。

“没错,这就是水稻种子!”

顿了顿,朱允熥咧嘴一笑:“只不过,本王手中的这水稻种子,可不是一般的水稻种子,它的亩产可是可以达到1600斤!”

“......”

三杨闻言好似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

顷刻间,屋内鸦雀无声。

片刻后。

杨士气神情严肃:“王爷,你可知大明现在水稻的亩产是如何?”

原本朱允熥从小锦衣玉食,自然是不知晓这种事情的,

但这些日子朱允熥可没少下乡巡视,

都说熟能生巧,朱允熥也自然从老农的口中得知了这些最基本的农耕情况。

朱允熥耸肩道:“北方亩产本王倒是不知,不过南方水稻亩产,大概是五百斤左右。”

大明现如今的水稻亩产也不过才五百斤,

而北方只会更少。

可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熥却说桌上的水稻种子,竟然可以达到亩产1600斤。

这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比现如今大明的亩产五百斤还要多出三倍不止!

简直骇人听闻!

若是换做其他人来说这话,杨士奇他们一定会认为对方是脑子坏掉了,

他们也并不是什么迂腐之人,

农作物进步他们可以接受。

但一下子进步这么大,亩产足足翻了三倍,这未免也太过于夸张了吧!

杨荣实在忍不住,出声问道:

“王爷,你这水稻种子是从哪里得来的?”

朱允熥随意的编了个借口:“从民间一个老者手中,他是专门培育农作物方面的专家。”

杨荣:“......”

“王爷,你不会是被骗了吧。”

本来还满身欣喜的朱允熥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杨荣见状暗叫一声不好,

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尽管朱允熥将水稻种子吹的天花乱坠,但在没有将事实摆在眼前时,

一切说法都太脆弱了。

见此,朱允熥索性也打消了说服他们的念头,直接态度强硬的下令,

明日贴出告示:

“待到早稻收割后,杭州府下辖九县中的昌化县、临安县、余杭县、钱塘县、仁和县,共五县,改种新型农作物。

若有亏损,本王一力承担!”

眼看朱允熥态度强硬,并且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士奇三人也识趣的没有在反对什么了,当即退下去商议该如何润色明日即将贴出的公告了。

翌日。

正义带着数百名锦衣卫连夜誊抄出来的公告下发到公告上提及的五县,并带着一众锦衣卫下乡走街串巷的同百姓们传达公告上的内容。

大明识字普及率很低,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就算是将公告贴在他们家门口,想来他们也压根看不懂。

所以朱允熥也只能选择最费力的方式,

让正义领着锦衣卫挨家挨户的宣传最新政策,

当得知收割完早稻之后,便要换新的种子了,

五县的百姓们明显都有些不太相信。

但朱允熥在公告的最下方一栏也说了,若是新种子收成比先前还差的话,那剩下的一切损失则全权由他来补。

自打朱允熥免去百姓们两年赋税后,

朱允熥在百姓们的心中,那就是神明一般的存在!

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

那他们死心塌地的相信王爷就行了!

他们才不管那么多呢!

扛起锄头就是埋头干!

“嘿咻!嘿咻!嘿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