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从62年带领国家起飞 > 第349章 风洞试验

四合院:从62年带领国家起飞 第349章 风洞试验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52:28 来源:小说旗

经过大半年的研发和制造,地效飞行器的首个模型终于完成了。

这半年来,赵学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不断对地效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地效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预计在离水面10米左右。

但是,经过反复论证,赵学成认为这个高度还远远不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原因在于,地效飞行器需要长时间在海上飞行,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和大浪,10米的飞行高度很容易受到冲击。

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失事。

于是,赵学成决定对飞行高度的参数进行重新设定。

提高飞行高度是实现海上安全飞行的关键。

地效飞行器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它在逼近地面时,会产生一个高压区域,形成向上的空气动力,起到增加飞行器升力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地面效应。

一般来说,地效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具体高度取决于设计方案和飞行器用途。

如果采用优化设计,完全可以提高到几十米高度。

为此,赵学成带领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

他们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对地效的动力系统、升力系统进行改进,做了大量气动计算和模拟试验。

经过持续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地效的飞行高度终于得到显着提升,至少可以达到30米以上。

这对于抵御海上大部分风浪已经足够。

但赵学成还不满足,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100米才能基本确保安全。

因为地效不仅要面对海上大浪,还有来自各个方向的狂风暴雨,这样的恶劣环境需要一个更宽裕的安全高度。

虽然地效无法持续长时间地飞行在如此高空,但用来应对恶劣天气条件,100米已经充足。

于是,赵学成又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计算和风洞试验。

通过不断优化升力系统,改进动力匹配,他们终于找到了提升飞行高度的最佳方案。

经过两个月的日以继夜的努力,地效的最终设计方案实现了飞行高度的再次提升,最终可达到120米的高空。

有了120米的飞行高度,地效就有能力应对大部分海上恶劣环境了。

它可以灵活运用这一高度,根据海况需要选择最佳飞行高度,躲避大部分的风浪冲击。

与飞行高度优化同时进行的是,赵学成还对地效的整体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在的操作舱内安装了刚刚研发出来的电脑运算系统。

这套系统由多台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利用这套系统,地效的导航、飞行控制、动力管理等诸多功能可以实现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

它可以实时监控和处理各种飞行参数,并据此自动制定最优的飞行方案。

飞行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督和少量辅助操作。

这套数控系统大大降低了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它可以精确控制地效的动力系统,使其飞行更为平稳。

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急剧天气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运算并调整飞行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可以说,经过赵学成的改进,无论是飞行高度,还是控制系统,地效都实现了革命性的升级。

它摆脱了最初粗放的设计方案的种种缺陷与隐患,真正具备了在海上执行任务的基本能力。

正是由于前期经过了诸多改进和试验,地效的首次全面风洞试验被反复推迟。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新参数重新制作模型,并进行大量的前期模拟试验。

终于,在这个时候,地效的各项前期工作和准备终于全部就绪。

从理论设计到参数优化,从模型制作到地面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准备。

在赵学成的积极指导下,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地效的首次风洞全面试验得以实施。

……

在进行了种种准备和改进后,地效飞行器的首次风洞试验终于拉开了帷幕。

为了这次重要的试验,研发团队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们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和参数,精心制作出两种不同比例的地效模型。

这两种不同大小的模型可以进行多角度的风洞测试,相互验证结果。

研发人员在模型表面预先布置了上百个压力探头,可以实时检测气流对各个部位的压力影响。

另外还在舰体内部及翼面布置了数十个应变计,用来测量气动力对结构的载荷影响。

试验当天,研发小组内部的气氛异常紧张而兴奋。大家在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小心翼翼地用机械手将样机置入了巨大的试验段内。

随后,主试验师按下风洞的启动按钮,一股时速达200米的巨大气流瞬间吹袭向模型。

在仪表记录下,地效模型的表面压力和内部结构应力实时呈现在大型显示屏上。

研究员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曲线变化,同时调整风速和攻角,进行全方位的测量。

结果表明,在设计时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地效模型的气动参数与设计目标完美吻合,各项指标均在容许范围内,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这验证了前期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就连在过载状态下,模型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都表现出足够的余量。

这再次证明,地效的整体设计理念和详细方案都是科学合理、精妙绝伦的。

通过这次详细的风洞试验,地效各项关键参数和总体方案获得了全面验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