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125章 现在急了?早干嘛去了

“军座,前线战报!”

方立功提着战报走进第三军临时指挥部,部队还在不急不缓的靠近边境。

“鬼子已占领仰光港,多股兵力向同古、腊戌、萨尔温江地区进军。前线局势不太明朗,英缅军及200师均有被包抄的风险。”

畹町小镇很清净,如果不是前线紧催,楚云飞还想在这里多待两天。

局势糜烂的速度太快,

英缅军几乎是毫不抵抗的放弃了大片土地,颇有那位少帅一半的风光。

“打听到鬼子的主力师团了没?”

方立功呵呵一笑,

“鬼子主力为15军,下辖33师团、55师团。”

33师团?

楚云飞也忍不住笑意,重新碰到了老熟人。

33师团就剩下一个荒木支队,在此基础上抽调兵力,顶多算一个加强的鬼子联队,到不了师团规模。

至于55师团,

之前并无遭遇。

鬼子甲种师团之后,楚云飞并不放在眼里。

连甲种师团都照旧揍了两个,名古屋师团被打的吃哑巴亏,大阪师团被压得不敢进攻。

寻常的乙种师团,已经不被他放在眼中。

满打满算4个联队的兵力,夺取仰光港之后,蓄意向北推进。

鬼子高层下令,无须等待援兵,可伺机向北推进战线。并主要针对华夏军,以最快时间完成歼敌。

这是当下的开场局势,仰光港丢失,英缅军溃败,200师率先开拔上去救火。

其余各部还在边境集结,轮番进入战区。

一步慢,步步慢,救人如救火,你英国佬现在着急了,早干嘛去了?

“真是憋屈,我若是杜光亭,此时仍然按兵不动,让英国佬全死光才好。集结兵力,向腊戌逼近。”

方立功连忙询问,

“是不是请示一下上峰,我军至腊戌,属于极大之调动。”

“不必请示,让部队抓紧准备。以目前之局势,前线指挥会催的更紧,恨不得所有部队飞到腊戌,杀入境内作战。”

楚云飞这则命令有点预知的感觉,部队刚刚开拔,从远征军司令部下达了全线进军的命令。

要求第五军、第三军、66军向腊戌推进。

要求各部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前线战场。

一开始不让进境作战的是他们,现在着急忙慌的求救兵的还是他们。

真够狗的。

相较于楚云飞的第三军,其余各师的行进速度很快,着急上前救火。

楚云飞也不得不安排24师率先急行军,辎重物资及第三军主力随后。

远征军各部开拔前线,

缅战区的布局逐渐显现起来。

西路以英缅军、英印军、装甲旅位于卑谬一带;

中路曼德勒附近部署6个果军精锐师(还在路上);

东路部署3-4个精锐师兵力,借助山势防守(也还在路上)。

史迪威中将命令各军于二月底、三月初这几天时间内必须赶至战场,贻误战机者,严惩不贷。

速度最快的依然是第五军200师,机械化部队放弃了战车,全部轻装上阵,意图以最快的速度杀至前线,与英国佬联合起来,抵住鬼子攻势。

只要挡住第一波攻势,其余部队便可迅速赶来。

最让人放心的自然是第三军,

这支定海神针在,无疑给了安澜师长莫大的自信。

楚云飞的汽车不急不慢,带着如此多的辎重跟人员,想快也快不了。

炎热跟燥热的天气,遍布的雨林跟茂密的植被,严重影响行军速度。

同时还要保证后勤,万一战线拉的太长,后勤崩溃,兄弟们都得吃土。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人,

长期遭受英国佬的压迫跟殖民,天真的以为小鬼子过来是帮助他们的。

这种思想宣传的非常有效,地方不少军队加入鬼子,一起殴打英缅军。

天时地利人和,

在地方关系方面,已经丢失的一塌糊涂了。

这就更要考虑后勤,毕竟地方已经冒出反英殖民的风声。

楚云飞招揽了一批向导跟翻译,配属到各团,方便于地方交流与行军。

他本人懂一部分日语、英语,想要无缝交流尚需协助。

作战指挥部比较特殊,保密性要求较高,需要从国内找一位靠谱的翻译过来。

三军以电塔互相沟通,确定各部队的行军位置。

杜光亭催促楚云飞的第三军,到达腊戌之后,迅速向曼德勒突进。

可以协调铁路帮忙运输兵力。

前线战事并不乐观,

真让他说对了,对入境作战要以最坏的打算。

楚云飞不认可杜光亭的催促,

越是这时候越要稳重,考虑清楚,而非仓促行军。

初到地方,

水源、食物、地形都是陌生,别的不说,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喝水,让兄弟们怎么活。

万一处在危机四伏之地,军队溃败,一发不可收拾。

战局越乱,为将者越应该冷静。

“孙铭,给第五军致电,我部已全力向曼德勒靠拢,务必阻敌于外。弟有十足御敌之信心,望兄多多争取物资补给。”

孙副官立马领命,去找通讯兵发电报。

楚云飞从车上下来,松了松衣服扣子。

这边潮热的天气,衣服就跟湿布,贴在胸前背后。

兄弟们的忍耐力很强,

抬头望了望天,还是下令于阴凉处小憩。

保存体力,稳步前进。

骑兵与运输卡车,可继续向前。运输队往复几次,向曼德勒运输兵员。

远征军司令部,

两位外国指挥官以及杜光亭站在地图前,

以曼德勒铁路为界,西边为英缅军的防守区,东边为华夏远征军的防守区。

史迪威看向杜光亭,面色不善,他不太喜欢这个强势的代理司令。

“mr·杜,我希望你的第五军尽快到达同古,部署防御,完成阻敌。”

“这一点放心,我国人之部队,绝不会一枪不发的溃败。”

杜光亭这话是针对英国佬,

仰光港至关重要,五万多部队仓促的撤退下来,就等着他的第五军上去拼命。

从一开始,对方就打起了好算盘,指挥官哈罗德·亚历山大就是靠着撤退成名,以逃跑成名。

最擅长组织部队撤退突围,俗称英跑跑。

对此哈罗德无话可说,他手下的老爷兵养尊处优多年,是高贵的绅士,怎么能死在远东的战场上。

小鬼子作战凶狠,拼命的打法让这群老爷兵胆寒。

驻扎卑谬的同时,已经秘密的修缮路段,准备向印撤退了。

未战先谋退路,果然符合英跑跑之名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