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204章 让老头子感到威胁的得意门生

花生米是史迪威给老头子起的外号。

那光溜溜的脑袋,狭蔟的外形,看起来就像一颗剥了皮的花生米。

花生米算不上真正的独裁者,他熟知**跟手下的无能,熟知人民的苦难跟痛苦。可他却什么也不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夏的军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却被一群无能的废物统领,这是极大的讽刺。

老美一直想加大支援,用以缓解华夏战区的紧张,牵扯更多的日寇兵力。

史迪威建议用己方的军官以及60个师的军械援助,组建强大的军队,足够反推战线,彻底解决华夏战区的侵略者。

前提是,这些军械不能让花生米触碰。

在这之前,史迪威一直在搜寻合适的人选,有一定的影响力,具备不俗的战斗经验,能够很好的控制跟合作。

从内心而言,史迪威认可孙抚民,这位说的一口琉璃英语的家伙。

但从能力而言,史迪威不得不承认,楚云飞才是美帝最好的合作伙伴。

拥有缅战区的话语权,拥有目前国内最强的部队。

重新整训的青年军,再度表现出对日寇的统治力。

双方在曼德勒的合作愉快,极大的削弱了日不落的殖民统治,如今的缅战区,大部分交通要道在远征军手中。

工厂、原材料、劳动力被牢牢的把持。

就算逐步成气候的独立军,背后也有楚云飞的影子。

想要解决远东问题,楚云飞是一把好用的武器,是一把锋利的剑。

目前这把剑没有心思搞定远东问题,只想解决汉水与长江之间的所有鬼子。

58师团被灭后,鬼子在江北的兵力空虚。

下野一霍之前驻扎地是应城,护卫十一军大本营的北部,也就是防御大洪山方向。

师团主力被全歼,意味着应城方向只有治安军跟伪军驻扎,兵力非常空虚。

十一军的主力又在华容、安乡地区,集结了第三师团、独立混成17旅团、40师团一部。

意味着江北没有任何人能够拦住楚云飞的步伐,可以直接东进,杀向江城,夺回这座中心城市。

横山勇的不得不督促鄂西作战部队,以最快的时间完成战术安排,并向后方撤退。

江北大片地区,

江汉平原的所有地带全部放弃,

收敛兵力防守于汉川等地,依托水利、山势构建防御。

再度派出他娘的眼瞎的轰炸机,向楚云飞部执行轰炸任务,拖延其兵力东进的速度。

这片地区已经没有任何日寇主力,再怎么瞎眼也不影响了。

“出击出击,迅速出击。”

鬼子的飞行集团迅速出动,这是横山勇唯一能够派出的阻击兵力,延缓青年军向东的攻势。

没有地面部队组织,根本挡不住部队推进速度。

楚云飞数个团向东逼近,占领主要的交通路口及关键乡镇。

清扫汉奸,清除伪军。

部队的主力逼近监利、蛟子河、沙子滩、汴河镇,截断日寇向江北的退路。

鬼子的主力陷入被动,陷入了被包围的境地。

南部有精锐的74军,东部是第六战区十八军,北边是长江天险跟楚云飞的青年军集团,唯有西部的岳阳是安全的。

长期驻扎岳阳的是独立混成17旅团,其目前在华容、安乡附近,止住了攻势。

横山勇命令独立混成17旅团的高品彪少将,务必坚守华容-君山这条撤退线路,同时协调湖面部队,在洞庭湖区域进行配合作战。

十一军此次西进计划严重受阻,主力不能再出任何的问题。

要保证主力第三师团、40师团安然无恙的撤出鄂西。

时间一天天过去,

从三月二十八日,58师团被歼灭的影响发酵,向江北撤退的路线被截断。留守的几个中队被楚云飞横扫,不得不乘船撤离。

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被青年军迅速击毙,尸体扔进江水当中,追着鬼子的运输船,向下游飘去。

数百尸体陈列在江面上,血水染红了大片区域。

逃窜的日寇,不得不停下船舶,打捞自己人。

江北已经彻底被楚云飞的青年军掌控,从监利滨江往上的河段,截断了日寇的活跃范围。

鬼子的攻势减缓,不得不提前终止西进的作战计划。

楚云飞的作战指挥部内,气氛异常的奇怪。

江北的战斗已结束5日之久,第六战区、第九战区还未发起反攻,截断日寇的退路。这是放任敌寇进出鄂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战机摆在眼前,围剿十一军主力的机会稍纵即逝,偏偏两位战区长官均没有行动。

而青年军中,得到了来自山城的新的调任命令。

楚云飞不再担任编练教官,由罗长官接任。

强悍的远征军在楚云飞手上,另一只强悍的青年军万万不能让他掌控着。

青年军防守的地界是夷陵、荆州、监利一带,向西可顺长江直达山城。

老头子睡不着觉,早就说好了,这是给太子准备的禁卫军。

太子不争气,可他还是太子。

得意门生再争气,始终差了一些。

指挥部内,两位军长的表情玩味,其余师长则眼观鼻,一动不动的坐着。

这种事情是上峰之间的较量,小小的少将师长如何干涉。

“致电山城,以我楚云飞的名义,问问老头子想干什么?这就想摘我的职务?告诉他,罗长官身体不适,难以升任前线战况,需另择人选。”

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以这么回电报吗?

学到了,真的学到了。

楚云飞的毫不客气,无异于跟老头子掰开了面子。

你愿意体面,我帮你体面,你若是不想体面,现在就可以封了滇缅公路。

前线战事吃紧,后方是争权夺势。

这次鄂西一战,让楚云飞内心再次凉凉,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政权,不败才怪了。

若是齐心协力,虽不一定能胜日寇,也绝不会这般的被动。

譬如南线的74军,号称中央军的精锐,向北切断华容,截断鬼子的退路。

坚守公路沿线,给楚云飞渡江的时机,有机会,也有能力吃掉剩下的第三师团跟40师团。

即便拼成两败俱伤,日寇十一军也必然损失惨重,被围堵在鄂西地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偏偏没有动作,让楚云飞搞不清第六战区、第九战区的判断。

两个集团军,20多万兵力,难道还吃不下三万多日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