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209章 横山勇:太过分了,欺负到我头上来了

按照整体的整训计划,要到6月份结束整训,既然鬼子也没有太大的动作,楚云飞便没有大的作战计划。

虽无大型攻势,

却有整编、整训、蚕食任务。

汉水以北,驻扎应城的58师团已经被全灭,导致此处的兵力空虚。

此处的位置关键,

向北是大洪山游击区,向东则可以逼近日寇所占据的京汉铁路沿线,威胁其南北铁路线。

横山勇无论怎么龟缩,一定会派兵增援铁路线的防守。

考虑将150、149师,由廖平师长亲自前往汉水以北,争夺应城。

149师、150师曾经在大洪山打游击战,熟悉当地的地形。

如今换了新装备,补充了足够的兵员,再去打兵力空虚的京山、应城,不会有太大问题。

楚云飞其余兵力,则继续向江城方向逼近,策应北部大洪山的战斗。

占据大洪山,从北向南进攻,无须考虑诸多河流问题。

若是从云梦泽由东向西进攻,道路繁杂,且全是无险可守的平原,难以开展攻势。

除了主力150师外,

黄玮军各师需有意向汉水逼近,一旦北部作战不利,随时可以越过汉水支援。

至于进攻京山的作战细节,命令廖平及其师部参谋尽快整理报告,提交上来审阅。

部队打了胜仗,

楚云飞自然要表示一下,各师但有难处,尽可一提。

除此之外,军饷、物资、枪械全部补齐。

关于人员任命,亦有调整。

廖震国担任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兼任44军军长;

擢升虞啸卿担任44军副军长,晋升为果军中将;

150师廖平,兼任44军参谋,晋升为中将;

其余所属将校人员,均有勋章、奖赏;

不在会上一一陈述,由各师长宣读。

第三集团军按作战会议之精神,严格遵从楚云飞之命令,展开新的部署及动作。

稳住主要兵力整训的同时,精锐兵力向东北跨汉水行动。

部队的动作不小,两个师的兵力向京山进军,先锋部队跨过汉水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朝伪军头上杀去。

治安军、伪军、宪兵队自顾不暇,面对楚云飞精锐师的攻势,除了节节败退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十一军司令部,

横山勇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在他对面,是十一军的参谋佐官。

“可恶,楚云飞欺负到我头上来了,这是要骑在铁路线上,骑在我横山勇的脖子上肆意妄为。”

“向华夏派遣军高层汇报,需外援兵力,南北夹击。”

“最好安排两个师团兵力,从豫州向南,江城兵力从南向北,扼守铁路沿线。”

参谋长贯武治中大佐难得的沉默。

这位以“稳健”着称的参谋官被狠狠的打脸。

已经在十一军内丢失了话语权。

但此时此刻,横山勇没有太好的办法,放任楚云飞占据应城,意味着北部不稳。

鬼子只能收缩回江城,在重城周边布防,活动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没遇到如此难缠之事,更未遇到如此难缠之敌,偏偏还打不过。

更让他头疼的则是老美的飞行集团,与鬼子的空中力量血斗,双方均有损失。

为数不多的那点战斗机,被击毁26架。

倒不是心疼损失的战斗机,而是有了空中对手,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发动轰炸。

只要看到成编队的轰炸机,会立马有战斗机升空拦截,阻止你撤回飞机场,迫使你没办法降落。

飞机总不能在天上飞着,一旦被拦截,总要损失的。

相较于轰炸的那点战果,损失的成本更高。

“大佐,说说你的看法。”

“将军,我不敢乱说,谨听将军阁下的高见。”

贯武治中表现出非常谦虚的模样,一如当初的稳健。

横山勇皱眉,

不需要你的时候,叭叭叭叭的可愿意表现了。

需要你提出一点意见的时候,你又没半点屁话了,要你何用?

“盘点我们现有的兵力,能抽调多少与其对战。”

十一军目前仍有第三师团、34师团、40师团、68师团、116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三个飞行集团,总兵力十五万余人。

如果真的不惜代价,抽调所有兵力,还是能跟楚云飞血拼的。

抽调所有兵力,意味着日寇放弃江城周边地盘,及驻防的城池。

这个代价怕是横山勇难以承担。

除了楚云飞的第三集团军,这片区域尚有20余万果军,依托山势地形坚守。

一旦抽调兵力,必然会遭遇反扑。

譬如岳阳、咸宁一线,一旦把驻扎在咸宁的40师团调走;驻扎在岳阳的独立混成17旅团必然会被围堵。

一旦把驻扎九江的68师团调走,会立刻面临第九战区的反扑。

看似有十五万兵力,

扼守江城的只有第三师团,以及伪军跟治安军。

意思是能够调动的只有一个师团呗?

横山勇气的拍了桌子,他当时在第一军,手下只有一个师团加两个支队。

调到了十一军当司令,手下数个师团,可实际能指挥调动还是仅有一个师团。

调来调去,有屁用?

楚云飞拿应城,似乎只能让伪军跟治安军坚守,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洗洗睡吧,毁灭吧,累了。

横山勇无视地方的求援电话,命令宪兵队坚守,援军稍后就到。

实际上,第三师团的主力根本没有调动。

那廖平可是玩嗨了,

先锋部队连续攻克鬼子的据点,甚至都不需要火炮,以狙击步枪连续狙杀宪兵队的机枪手。

宪兵队的鬼子一死,伪军那更没有抵抗的心思,纷纷缴械投降。

一天内连续攻克数个据点,逼近京山地区。

当地的游击力量也迅速响应,展开反扑攻势,策应150师的主力靠近。

枪声响彻大洪山区域。

一听说楚云飞的部队来了,立马有多支游击队响应。

人传人、书传书,关于第三集团军抗击日寇的故事,都编出不少话本传开了。

楚云飞击毙日寇十余万,这份战果,这份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谁见到了不竖个大拇指。

现在他的部队来到大洪山痛击日寇,距离赶走小鬼子不远了。

对于抗日军民而言,这是希望,胜利的火种在人心底熊熊燃烧,不曾熄灭。

连廖平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策应作战。

当地的居民跑过来告诉日寇、伪军的逃窜方向,更有胆大的亲自引着,带路去杀鬼子。

天时地利人和,我军民之一心,此战必胜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