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345章 投降风波渐起,日寇想体面

四月中旬,

属于慈父最繁忙的时间。

因为快要撑不住的德子军官,开始频繁的向日不落、白头鹰沟通,似乎要向他们体面的投降。

这怎么可能?

苏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守住西线,付出了几千万人的伤亡,付出了无数的血泪。

眼看战争就要胜利了,怎么能让别人摘了果实。

必须加快进攻柏林,让德子向他投降。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鬼子军官,他们跟老美的仇恨较深,害怕向老美投降的时候会被强力的剥夺天皇职权,被剥夺高层人士的特权。

相反,战争期间与苏军的关系还不错,一直维持和平对峙状态,还拿到了不少石油矿石的资源。

如果向老毛子投降,可以赢的一份体面。

战争进行到现在阶段,败亡是肯定的,唯一不同的一点是如何体面的结束。

鬼子高层军官有意投降,提前为自己安排后路。

亦有疯狂一派,想着一亿玉碎计划,在本土展开决战。

为此的回应,那就是疯狂的轰炸跟进攻。

沿海的岛屿要塞,遭遇到老美登陆部队的狂轰滥炸。

本土各城,被李梅轰炸联队频繁的上门。

奉天地区,楚云飞部队的攻势凶猛,连续攻占多处外围阵地。

鬼子第三方面军,萌生了退意。

部队伤亡太大,在黄玮集团军的进攻下,周边各处防御战线起火,被接连的横扫突破。

日寇兵力收缩,坚守在城内,以城墙作为最后的防线。

楚云飞根本不担心他们狗急跳墙,毕竟城内也有不少侨民,不少鬼子自己本土牵引过来的侨民。

奉天他必须拿下,谁来了都保不住,我说的。

多门火炮逼近战场前线,到了这时候,鬼子的火力已严重不足,天空飞机轰炸、侦察,标记其部署位置后,下一刻炮弹便飞驰而至。

楚云飞的火炮犀利,炮火惊人,那一发发炮弹好像无穷无尽一般。

上午两万发,下午三万发。

照着这种打法,再笨的炮兵也能练成炮神。

无压力输出,鬼子的火炮刚露面,便被多倍的火力打成哑火。

在炮火的掩护之下,步兵的冲锋变得异常流畅,而鬼子的抵抗也变得微不足道。

“向钧座汇报,我黄玮兵团将对奉天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敌第三方面军抵抗意志薄弱,三天内必定拿下奉天。”

接到前线的汇报,楚云飞深吸口气,密电黄玮,务必保护奉天的工业区,尽量将战场避开工厂。

他要一座完好的工业城市,而不是被炸成稀巴烂的烂摊子。

奉天的战事顺利,那意味着廖建楚部的压力减缓,可尝试反攻,揍一揍鬼子的三个不满编师团。

“我三路战线皆有战果,日寇之末日已至。兵力匮乏,火力不足,士气低下,此乃我军之胜势。”

楚云飞心情大好,命人将关外战报向外宣发,刺激一下国内各战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不看好的联合作战,竟然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以绥军为例,安排了精锐的35军出关,剩下的部队连续接管绥远各处县城。

日伪军残余势力被清扫一空,绥远全省被傅部长占领,其担任绥省主席。大开水利建设,修补战时创伤,吸纳地方武装,兵力急速提升至8万余人。

整编、整肃,训练骑兵。

这是第一位直接受益人,不仅占领了绥远全境,还有机会向热河、蒙古、察哈尔地区渗透,扩大地盘,扩大影响力。

第二受益的则是热河地区的八路势力,根据地连成一片,十余万持枪兵力占领大片的农村、乡镇、县城,将山区融为势力的一环。

缴获大批的日械武器,用于武装民兵、游击队;清扫地方匪祸,收获民心,开展土地运动。

位于晋升的闫骂骂咧咧,他也安排了3万兵力,成了联合作战的附庸,毫无话语权不说,他本人没有任何的好处。

兵力削弱,导致晋省多处县城被八路抢占。

交通线、重要站点均有八路的势力穿插其中。

晋省到底是他闫东山的晋省,还是变成八路的晋省了。

闫东山还是低估了八路的发育能力,迅速的拉起大批的武装,虽未经过整训,战斗力比不上百战老兵,可十几万兵力摆在眼前,够头疼的。

最心疼的莫过于龙城,他几十年的老基业,仍然把持在楚云飞的手中。

正太线源源不断的运输弹药,经平汉铁路再转关外。

楚云飞六个集团军兵力,安澜调往了缅战区,廖建楚、黄玮调向了关外。廖震国一部在关外作战,一部驻扎在平津。

剩下王劲松、刘昌义两大集团军,囤积于平津站点,随时可以杀出关口。

还有十万治安军,用于驻防平汉铁路、津浦铁路、正太路,占据黄河以北的地界。

以楚云飞的名望,以他部队的名声,吸纳了大批的青壮兵力踊跃参军,由孙铭负责整编整训,编练5个预备师。

编练新军这一点,楚云飞手下的军官都轻车熟路,都接受过整训训练。

孙铭作为他的副官,更兼任了部队军纪稽查。

直接让他统领新兵的整训,作为部队的后援兵力。

方立功最近也挺高兴,拿到了五万多日寇苦力,正愁挖矿的问题,瞬间给解决了。这伙人不用考虑伙食供应,给一口饭吃就行,营养不营养的无须顾虑。

煤、铁两矿都需要大批的劳工,日寇留下的炼铁厂、炼钢厂逐步恢复生产。

前线战事持续,后方稳定疗伤。

看着日益恢复的华北地区,华中、华南不得不加快节奏,加快对日寇的反攻。

老头子更催促三大王牌主力之一,选择北上援助关外战争。

安排新一军向津唐行军,由楚云飞接管指挥,可投入关外战场。

同时抽调两个嫡系师,亦向华中地区行军。

催促胡寿山向陕北用兵,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必须遏制tg的发展。

老小子眼珠子一转,觉得先忽悠一下闫东山。

安排特派员,联络闫东山发起多八路的反击作战,他可以安排嫡系兵力配合,亦可以提供必要的武器支持。

顺便试探一下楚云飞的意思,如今的华北地区,成了他楚某人的一言堂。

只要对外的战事顺利,没有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惊扰楚云飞。

以阻碍抗日的理由,这个帽子谁都接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