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443章 关外争雄,内战风波起

五月份,关外的动作极大。

楚云飞的精锐部队放弃核心城市,选择向外、向边境抽调。

这对外释放了一个信号,他将放开东北战场。

伴随着大量的工业设备、工业设施向外撤走,伯力一线、海参崴一线的工厂开动。

更加证实了这种猜测,楚某人的主力已经到达了外东北。

谁来接手东北?又或者谁谁能插手东北,成了双方纷争的焦点。

老美安排了海军,协助杜光亭运输兵力。

这位新晋的保安司令,刚到营口,便迫不及待的接管奉天。并跟地方的解放势力交火,枪声弥漫在城市外,战火一触即发。

关内,果军部队突然对中原地区发动了猛攻。

抽调10万兵力,对中原解放区展开进攻。

内战起,老头子重手一挥,大军压境。

老美是希望远东继续乱起来的,本来是楚云飞跟慈父的纷争,现在变成了老头子跟解放区的纷争。

慈父也高兴了,东北局势有变,远东战争的二阶段是否可以搞一搞了。

在楚云飞手上吃的亏,也可以找机会找补找补了。

唯有一个人是清醒的,那就是真心想帮着老头子的魏德迈。

他认为东北问题绝不是果军能处理的了的,不如继续留给楚云飞,选择自治。又或者托管给联合组织。

放弃关外,全力守备关内。

这时候谁劝得动,拥兵四百多万,振臂一呼足以投鞭断江。

正值意气风发之际,怎么可能选择和平共处。

一切敌人,一切对手,一切不听话的因素,通通抹去。

五个月平定关内,一个月结束东北。

楚云飞对兵力的调动了如指掌,率先放开营口一线,令杜光亭的十个军部队在营口登陆。他的兵力则在周边布好口袋阵。

口头上表示允许果军入境,实际上则在一开始就周密部署,将战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禁止其扩大到难以收拾。

另外则是提前通知了101一方,做好迎战的准备。

既然决定了保持相对的独立,便跟双方达成协议,不管怎么打,他楚云飞绝不下场参与。

获胜者,再讨论联合治理东北问题。

他本人已挪步至海参崴,全盘参与海参崴的布局。

此处作为远东重要的一处港口,要好好的规划调整一番。充分发挥我华夏人的基建能力,充分发挥手上几十万免费劳动力,广开建设之门。

关内外的纷争引得更多人想至外东北,来这一片净土,躲避纷乱。

趁着这恰好的时机,楚云飞要在外东北吸纳百万移民。

海参崴城市内,军队驻扎维持治安。

港口附近,海军一众接受整训,编练船只,在近海区域展开演练。

战车工厂、飞机工厂已经开始筹备生产工作了。

上万空军部队,在辽阔天际演练,飞机不断冲上云霄,对目标海域执行轰炸进攻。

廖建楚跟在楚云飞身边,一起视察坦克旅的扩编工作。

“钧座,就这样放开东北,让他们搅个天翻地覆,岂不是浪费了我军的精心布防?”

楚云飞皱起眉头,

望向东南方位,那里正有枪炮声,果军的精锐部队正不断的开进锦州、奉天一线,向内部突进。

六月不是个安定月份啊。

“说不舍必然是有,但楚某人更不愿意背上一个分裂国土的罪名。我在东北之基业已迁移七八成至外东北。既已如此,逐步将势力撤出来便是。”

安心建设兴凯湖工业基地、伯力工业基地、阿穆尔工业基地三部分。其中伯力工业区、阿穆尔工业区接收了老毛子的遗留,再加上楚云飞新规划建设的各类工厂,手上的工业实力并无多大损耗。

需要1-2年时间,将外东北打造成重工业区。

对此廖建楚不愿多提,钧座自有自身的考虑。

再者外东北的工业底子也不弱,亦有大片的平原地带,如今在阿穆尔州修建防线,积蓄实力,伺机向贝加尔湖方向。

他本人还保留着跟苏联钢铁洪流争雄的想法,在争雄之前,必须把装甲部队训练成精锐。

“前数日跟黄玮司令商量,计划从德子方面引入教官,对我坦克装甲部队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指导。用不了多久,我方装甲部队,将让世人高看。”

“希望如此,接下来数月,把全部心思放入战术革新中来。为我编练三十五个坦克旅,5个重型坦克旅。”

楚云飞之兵力,

集中于外东北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库页岛、北海道。海军从海参崴至北海道构建海上运输线。

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

将这边的物资高价转入日岛,从日岛抽取到工业相关的技术、设备。

奉天军工厂拆解之后,基本转移至海参崴。

楚云飞已令厂内技术人员,参照苏式、美式、德式半自动步枪,构建设计己方的半自动枪械。

打造属于他楚军的制式步枪。

标准按照56式半自动,以目前的技术,实现起来并不难。

同时准备批量引入Stg44自动步枪,也被称作mp44突击步枪。配合坦克装甲部队突击作战。

它会逐步的取代冲锋枪的效用,两者同在部队内服役。

而半自动仍然用加兰德,在新制造的半自动步枪生产出来之前,没有更换的必要。

他手上几十万部队,且这个数量一直在增长。不断有系统兵、预备役、守备部队整训。任何军械的列装,都影响巨大。

他楚云飞是移动的军火库不假,可也要考虑后勤运输问题,减少各部队手上的武器类型。

尤其是守备部队手上的日械步枪,全部更换成半自动步枪。

轻机枪沿用勃朗宁自动步枪,重机枪则是mG42通用机枪、勃朗宁A6重机枪、m2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

冲锋枪既然已经大批量用m3了,没有再调整的必要。

德子的mp系列冲锋枪确实精良,但m3也不算差,继续保持原样。

火炮种类也比较繁琐,目前增设了自行火炮,基本以德式火炮为蓝图,走精良路线。那么自行火炮走德式路子,手上的牵引式火炮,依然沿用老美的东西。

争取在接下来的3-5年内,在原有基础上更新换代,研制自己的武器装备。

没有最好的武器,只有最适合部队的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