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454章 卫长官登场,连换三将

楚云飞人在海参崴,早已经提醒陈辞修脱身了,结果他还是拖了两个月。

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何至于呢。

他身边是孙铭、龙文章两人,近卫装甲师就在海参崴驻扎,留守在楚云飞周边,以备临时调动。

“东北的局势不太正常,双方火力逆转,这里边都是老毛子的问题。他们在往东北输送重武器。”

龙文章很敏锐的观察到这个点。

既然可以输送重武器,是不是也可以输送兵力?

这句话可点醒了楚云飞。

光顾着看果军的热闹了,忽略了慈父这家伙,并非是省油的灯。

“安排平津地区的兵力撤退吧,没有意义了,应向热河转移,与兴安岭沿线防守部队汇合。转移过程中,可细化兴安岭地区各路线,制作详细地图。”

“你与黄玮兵团整备,搞不好我要在冬去春来之际,对贝加尔地区用兵,拿下贝加尔湖至外东北一线。”

听着楚云飞云淡风轻的语气,廖建楚内心却已激荡起来。

训练了许久的装甲兵团,总要到战场上检验一番,到底能不能攀登上陆军第一的宝座,就看这一战了。

“钧座,外贝加尔是苏军主战兵团,这是一块磨刀石,我陆军第一兵团定要骑在他的头上,以此扬名。”

廖建楚磨刀霍霍,早就想挥师西进了。

干掉了海参崴20万远东军后,他的进攻**以及兵团组织能力都大幅度提升。

“秘密筹备兵力,准备弹药,调配备用坦克。上一次打掉毛熊远东,这一次打掉他外贝加尔地区的触手。

传我军令,令吴子强、李士龙汇报兵团整训情况,以及装甲师整训情况。第四兵团、第五兵团作为二路兵团,执行封锁围剿任务。”

楚云飞的目光在于贝加尔湖地区,拿下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赤塔。

西伯利亚平原一马平川,正是闪电战的最佳战场。

要一举粉碎贝加尔湖地区的精锐,打残慈父在远东的触手,令他三五年内无力向远东用兵。

这一切的契机还要等一等,等东欧与西欧局势突变,等关外优势尽显,等辽沈出现战役的萌芽。

陈辞修这边正着急呢,他刚刚给老头子下了军令状,愿意与奉天共存亡。

结果马上打了脸,想要撤出东北,赶紧逃离这个火坑。

军事调动上不用想了,让自己的老婆走宋夫人的内线,称自己病重下不来床,需要到美国去治疗。

关外是有毒么?

杜光亭去待了一年,病重跑去治疗了。

你陈辞修才过去几个月,也说病的动不了,要去治疗身体。

老头子发愁,碍于宋夫人说好话,陈辞修让老婆给宋夫人送了大礼。塞了不少钱财,算是获得了老头子同意,让他去治疗身体。

又安排人去请暂时没什么主要职责的卫,卫长官从抗日时期就落了猜忌,一直安排到无关紧要的地方,要权没权,要兵没兵的。

气的卫夫人破口大骂,“争权夺势的时候一个个往前冲。现在知道关外是火坑了,逃避责任,一群什么东西。”

不管如何,

卫长官到了奉天,换回了“重病不起”的陈辞修,与陈辞修一批离开东北的,还有几辆卡车的财富。

要么是地方军统孝敬,要么是军内有人搜刮的民财。

升官发财让他们玩明白了。

卫初到地方,难以掌握军队,手下军官又不服他,对于命令阳奉阴违。他本人还是希望能够力挽狂澜的。

而卫长官又是国府内少有的几个擅长打逆风仗的指挥官。

奈何他拿到的作战图太被动了,经过了陈辞修之后,关外战局从火坑变成了火海,没有人可以脱身其中。

跳火坑这种事情可能属于国府的传统,杜光亭跑路的时候,已经反复申请过援兵。

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结果陈辞修来了。

现在陈辞修跑路了,卫长官又跑过来接力,似乎非要在火坑里找水,找那个不自在。

基于当前局势,他做出的判断是死守城池,与101部队僵持。

能够用40万部队牵扯70万东北野战军,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若是关内能够迅速结束,集中兵力可以缓和关外情形。

如果是关内都歇了菜,他再怎么折腾也回天无术。

野战军不是擅长围点打援嘛,只要我不支援,就不会被围点打援喽。

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不制造问题。

该说卫长官破罐子破摔呢,还是说他别有用心。反正兵力进一步收缩,囤聚在重要城市内,相互之间也不管不顾。

这时候老头子坐不住了,认为关外不能继续打下去了,抓紧把兵力往锦州调,找机会撤入关内。

而且楚云飞把平津地区让了出来,他已安排七路半的兵力抢占平津重要路线,贯通山海关,令东北主力撤出来。

最高长官的意思是撤,但卫长官的意思是守,务必守在奉天。

已经打不了野战了,出城就是死,这时候往锦州撤,可能保留一些兵力,但主力绝对会大受损失。

老头子一连几通电话,电话不通以后就发电报,命令卫立马组织部队撤向锦州。

撤退,为什么不撤退。

从奉天撤退到锦州,一切都可以操作,为何几封电报下去,毫无动作,毫无反应。难不成卫投了敌军?

人在金陵心慌慌,突然发现自己的命令不管用了,给老头子急得够呛,气的也够呛。

从战略角度而言,撤退到锦州确实是比较高的抉择,关键是谁来执行。

谁有勇气出城,带着关外三十多万精锐部队撤向锦州。

以目前低劣的士气,怕不是一出城直接跑丢一半。

还没打,估计军队就跑光了。

不撤退补给怎么办?

坚守大城市的决策一下,周边路线被野战军切断,公路铁路阻断,粮食如何运过来。

就算是空投?得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

卫长官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可以解决后勤问题。待部队在奉天休整一番,调整一下士气,便可以着手安排撤退。

既然如此,老头子也没好办法,先这样试试呗。

卫还是挺有信心的,不仅找自己曾经的旧部过来接手军队,还拉拢之前被杜、陈两人排挤的军官。

以此来增强对部队的掌控力。

同时又借着面子,跟老美那边申请援助。

本来断了援助的白头鹰,看东北局势不对劲了,也找了个台阶,愿意帮忙运输物资,同时可以补充10个师的美械装备。

这样在卫的调整之下,东北果军恢复到了55万兵力,尚有一战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