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469章 两线作战,开启移民策略

这年头赚钱的还是军火,殖民地解放的动静越来越大,以往的海洋强国留下末日余晖。

荷兰作为同盟国之一,以胜利者的身份来拿回自己的东西。

印尼一开始就是他们的殖民地,让小鬼子抢了去。

现在干翻了小鬼子,我要拿回来的时候,你小小的印尼不干了?要对外宣布独立了。

问过大老爷没?商量过没?你说独立就独立?给你两巴掌。

这就是印尼荷兰战争的起始原因,作为胜利国,收拾一个殖民国家还不是手到擒来?

真正打起来才发现,实力不够,从45年打到现在,反而开始劣势了。

打一群拿着竹签跟日械步枪的原住民,竟然打不下来。

印尼土着凶,一开始认为荷兰强大,真正打起来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只要胆子大,寡妇休产假。

一群光脚的,还能怕穿鞋的。

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为了增强土着权益,开始大规模的排斥华人,甚至制造了种族屠杀的惨案,有大规模排斥外族人的手段。

一万多个岛屿,几千万接近亿的人口,不好控制。

在过去的年份里,荷兰人选择用更精明的华人来协助掌控,意图控制这片大殖民地。

而独立运动兴起以后,双方均成了印尼排斥的对象。

看来想对它动手,还不能客气了,得上强度,上手段,不行直接蘑菇弹好了。

楚云飞在逐渐改变对东南亚的策略,这些从殖民时代挺过来的民族,想要瓦解他们,难度很大,还不如用直接的手段,战争平推。

只有华夏人的数量超过他们,一点点的消磨他们,才能稳定统治。

结束温泉一行后,楚云飞的脸色阴沉。

“安澜,我们的动作要快一些,荷兰人的实力不够,印尼的纷争很可能会在明年结束。我不希望面对一个结束了纷争的国家,它越乱,对于我越有优势。”

“微微调整一下策略,联合部分马来华人,扶持印尼内的一些势力,让局势乱起来。”

“一万多个岛屿,我不信他们能铁桶一块。”

安澜聊聊点头,只要钧座同意,他随时可以介入东南亚局势。

马上就能安排数万人的武器进入,搅乱浑水。

越乱越好。

中盟的动作很快,得益于海军的增强,能够护送商船进东南亚地区的港口。一批新式武器在黑市上流动起来。

手枪、步枪、冲锋枪、夹杂着火箭筒跟掷弹筒、45毫米小炮。

曼德勒军工出品,质量值得信赖。

量大管饱,迅速在黑市流通。

而华人亦或者能说汉语的,可以拿到8折优惠。

这无疑是利好某些人群的,将他们的利益跟中盟绑定在一起。

枪声猛然的激烈起来,凶狠的土着也会流血,也会死去,面对冲锋枪手里的竹枪毫无优势。

楚云飞的介入,令弱势的华人突然加了一剂强心针。

三方势力混战,分别是荷兰军队、上层华人、印尼土着。

其中荷兰与上层华人的利益是一体的,都想继续掌握印尼大权。

这才算两方相争,打的再激烈一些。

回到曼谷,楚云飞已经准备乘坐飞机返回海参崴,接下来要关注国内局势。

东北的战事已经平定,他可以重新拉起哈市、牡丹江一线的工业建设,同时加快东北地区向外东北的移民。

国内人心惶惶,货币混乱,经济崩溃,该找老东西谈一谈,开放一些机场,楚某人要开始大规模的迁移人口。

一部分是各军人的家族成员,给足够的移民好处,安排房子、工作,并给足量的安家费用。

既能稳定军人,又能拿到人口。

另一部分则是主动愿意来海外发展的,躲避国内的乱战,避免被抓壮丁。

果军失利,恨不得把所有青壮征收上来,全部填到战线上去。

飞机降落在海参崴,楚云飞回来的时间点是11月3号,恰好是东北战况结束的第二天。

以锦州为核心的决战告一段落,老东西输得一塌糊涂。

百万野战军即将杀入平津地区,解放更多的地盘,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双方实力的天平开始从倾向于国府那边,现在转到了这边。

中原地区尚有精兵80万,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以徐州为中心,老头子亲自参与策略的制定,令杜光亭务必打好这一仗。

提前跟金陵方面打了招呼,楚云飞将在11月中旬到达金陵,商量一些要事。

这一次不是乘坐飞机,而是调动第一舰队随行,至沪城,再至金陵。

楚云飞这个时间点来国府,恰到好处。

中原战事刚刚开启,花生米从平津至徐州做了一应部署。

前线忙着部署,后方却频频着火,沪城打老虎,打了一个寂寞。大太子跟宋夫人之间闹出了不愉快,孔家、宋家那是紧发战争财。

已是危急存亡之秋,却还在囤货奇居。

全都是发战争财的资本家,还有依托关系的不法商人。

关键很多关系直达天庭,宋夫人在这里边起了多大作用,谁又清楚呢。

“喂,达令,我在前线做紧要部署,无论什么事,放在之后再说。”

“我不管,你今天必须回来,给我一个交代。侄女被人打,不了了之;侄子要被人关监狱,你还不管不顾,是不是要让我死了才安心?”

反腐要亡一批人,不反腐,国府就要没了。

这场打老虎的动作是他亲自批准的,由大太子来执行,务必要在会战前稳定经济。

否则经济崩盘,还打什么仗,打什么决战?

挂掉电话之后,

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的诸多手下。

“我不明白,大家都在讨论项羽,这中原之战场,注定我们要凶多吉少?”

“20年前,我就在徐州开启了第二次北伐,秋海棠叶归于一家,本军所到之处,无不夹道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20年,这里要成为我葬身之地了么?”

“不管如何,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动员完成之后,

急匆匆的踏上飞机,临行之前,不断的嘱托杜光亭。

“光亭,东北失守已成定局,我党国之存亡放于你手,务必打赢决战。”

杜光亭能说啥,赢是够呛能赢了,打个平手也来不及了,象征性的搞一搞,抓紧撤退吧,保存主要兵力,还能考虑划江而治。

不行请老美下场调和,一人一半也能接受。

当然那是心里话,嘴上还是说着请上峰放心。

心里已经判断出不对劲儿了。他本来接手中原兵力的时候,提出了反攻济南的策略,结果半路拉去东北救火。

火没救了,返回徐州后,发现部队集合在徐州东西南北铁路线等着。

刘大将军的理由还很直接,“我指挥不了这么多军队作战,只能等你回来喽。”

杜光亭还是有点能力的,在战事之初就提出了兑子的操作,能够换掉中原精锐,地盘还是国府的。

一步慢步步慢,一步错则步步错。

如今他能想的,就是等战事一发动,想办法带着徐州的三个兵团撤退,挑选跑路的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